袜业源流史连载二十四

第六章,释“袜”字一、“袜”字源流考“袜”是“袜”的现代简化字,同时也是一个古代简体字。袜,在古代写法很多,一般认为“袜、韈、倯、袜、帓、靺、韎、鎟、俗、忉、袜”都是同义字或者异体字。在这些与“袜”相关的文字中,其原意又不尽相同,故在涉及到古文献原文时,则采用原文献相同字形为例。关于“袜”的源流演变,一般认为“袜”字是“袜”的正字,是最早的源头,《玉篇》:“袜,亡发切,足衣,亦作袜。”《说文·韦部》中只有一个“袜”字:“袜,足衣也。从韦,蔑声。”“足衣”就是指袜子,古来基本上没有异议。顾炎武《日知录》:“古人之袜,大抵以皮为之。”“韦”和“革”都是指皮子。就其区别而言,“韦”是熟皮子,“革”是生皮子。《正字通·韦部》:“韦,柔皮。熟曰韦,生曰革。”袜、韈、倯、靺、韎、鎟、俗这些个形体,反映了古人曾用皮子制作袜子的状况。因此,“袜”的早期写法应是以“韦”和“革”为义符的。这也是许慎的《说文解字》以“袜”为正字的原因。除了皮子外,也有用布帛制作袜子的。袜子属于衣着一类,所以也写作“袜”或“袜”。《淮南子·说林》云:“钧之编也,一端以为冠,一端以为袜。冠则戴致之,袜则碾履之。”这是说用白色的帛做袜子。曹植《洛神赋》:“陵波微步,罗袜生尘。”罗袜就是丝罗做的袜子。关于袜的语源,《释名·释衣服》中解释说:“袜,末也,在脚末也。”似乎有一定道理。不过综合“蔑”“末”两个声符来看,袜因“覆蔽”而得名的可能性更大。从“蔑”得声的字有“覆盖”的含义。覆盖物体用的巾帕叫“幭”,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幭者,覆物之巾,覆车、覆衣、覆体之具皆得称幭。”《说文》:“幭,拭灭貌。”《广韵·末韵》:“幭,涂拭。”“拭灭”就是将东西覆盖掉。“抹”从末得声,有涂抹义,与“瀎”相同。袜子把脚覆蔽了起来,故称为袜。上述文中提到的这些与足衣有关的古汉字,其起源与演变不一,兼有声符和表义的作用,这是汉字表义性特征的一种体现。我们对这些汉字通过相关的史料进行考察和分析比较,大致如下:韈,同“袜”,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五:“袜,或从革作韈。”《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文王伐崇,至凤黄虚,韈系解,因自结。”《新唐书·刘子玄传》:“韈而镫,跣而鞍,非唯不师于古,亦自取惊流俗。”《实录》曰:“自三代以来有之,谓之角韈,前后两相承,中心系之以带。洎魏文帝吴妃乃始裁缝为之,即今样也。”倯,《集韵·月韵》:“袜,《说文》:‘足衣也。’或从皮,亦作袜。”袜,《广韵》:“望发切,入月,微。”亦作“袜”,袜子。汉·张衡《南都赋》:“修袖缭绕而满庭,罗袜蹑蹀而容与。”《晋书庾峻传》:“以释之之贵,结王生之袜于朝,而其名愈重。”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袜》:“三代及周着角袜,以带系于踝。至魏文帝·吴妃,乃改样以罗为之。后加以彩绣画,至今不易。”帓,有两个义项,其一,音mò。《广韵》:“莫辖切,入辖,明。”它的意思是“巾,用以包扎的织物”。即帕首(束额巾)。唐·韩愈《送幽州李端公序》:“司徒公红帓首,鞾袴握刀,左右杂佩,弓韔服,矢插房,俯立迎道左。”原注:“帓,或作帕。”其二,音wà。《集韵》:“勿发切,入月,微。”同“袜”。《西游记》第一回:“扯葛藤,编草帓;捉虱子,咬又掐;理毛衣,剔指甲。”靺,有三个义项,其一,音mò,见靺鞨,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其二,音mèi,同“韎”。我国古代东方少数民族的音乐。其三,音wà。《龙龛手鉴》:“亡发切。”即袜子。《宋书沈庆之传》:“上开门召庆之,庆之戎服履靺缚裤入。”《隋书礼仪志六》:“(皇太子)赤舄,绛靺。”唐·温庭筠《咏寒宵》:“宝靺裴回处,熏炉怅望时。”韎,亦作“靺”,同“袜”。《集韵·月韵》:“袜,足衣也。亦作韎。”《宋书·沈庆之传》:“上开门召庆之,庆之戎服履韎缚袴入。”《南齐书·徐孝嗣传》:“孝嗣登殿不着韎,为治书御史蔡准所奏,罚金二两。”俗,同“袜”。《集韵·月韵》:“袜,亦作俗。”忉,有二个义项,其一,音wà。同“袜”。《集韵·月韵》:“袜,《说文》:‘足衣也。’或从衣,亦作忉。”《续汉书·舆服志下》:“五郊,衣帻绔忉各如其色。”其二,音mò。束衣的带子。《集韵·末韵》:“袜,所以束衣也。或从纟。”汉·刘向《古列女传·母仪·鲁季敬姜》:“昔者武王罢朝而结丝忉绝,左右顾无可使结之者,俯而自申之。”汉·无名氏《杂事秘辛》:“足长八寸,轻跗丰妍,底平指敛,约缣迫袜,收束微如禁中。”袜,有两音两义:读为wà的“袜子”义,读为mò的“抹胸,兜肚”义。《汉语大词典》认为“袜”读为wà时,只为“袜”的简化字。“袜子”义的“袜”字借用了“兜肚”义的“袜”,从而构成同形字关系,“袜”的“兜肚”义是本字本义。而实际上,“袜”之“袜子”义应为本义,“袜”字两音两义之间并非没有联系,它们不是同形字关系。因为表示“足衣”的“袜”更能体现所造字与所指事物的关联。《隋书礼仪志二》:“祠讫,皇帝乃服通天冠、青纱袍、黑介帻,佩苍玉,黄绶,青带、袜、舄,备法驾,乘木辂。”“袜、韈、倯、袜、帓、靺、韎、鎟、俗、忉、袜”这一组字,从“蔑”的“袜”“韈”“倯”“袜”是形声字,从“末”的“帓”“靺”“韎”“鎟”“俗”“忉”“袜”是形声兼会意字,应该说形声兼会意的从“末”之“袜”更符合旱期人们的造字心理。关于“袜”字,杨树达在《积微居小学述林·释韈》中做了详尽的阐述:“《说文·五篇下·韦部》云:‘袜,足衣也,从韦,蔑声。’(望发切)按《释名·释衣服》云:‘袜,末也,在脚末也。’余按刘成国以末明袜之语源,是也,而云在脚末,则非是。今按古人谓四肢为末:《礼记·乐记》云:‘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郑注》云:‘奋末,动使四支也。’《素问缪刺论》云:‘布于四末。’《王注》云:‘四末谓四支也。’《左传·昭公元年》云:‘风淫末疾。’《杜注》云:‘末,四肢也。’《管子·内业》云:‘气不通于四末。’《房注》云:‘四末,四支。’末蔑古音同,足谓之末,故衣足之袜谓之袜,非谓脚末也。袜字或作韈,从革与从韦同。有或作忉:《淮南子·说林篇》云:‘钧之缟也,一端以为冠,一端以为忉,冠则戴攱之,忉则蹍履之,’是也。又或作俗:《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三云:‘古文袜或作俗二形。’余按从心,义不可通,盖从巾之误;俗从皮,犹之从韦或从革也。袜受义于末,则从末之忉帓俗直表受名之义,二袜韈之从蔑乃假音字也。盖古人于形声类,但求音合,不泥字形也。《说文·三篇·上部》云:‘諙,会合善言也,从言,昏声,’或作譮。按諙义为会合善言,则从会之譮当为正字,而諙之从昏者为假音字也。《六篇上·木部》云:‘柄,柯也,从木,丙声,’或作棅。按柄可把持,秉从又持禾,则从秉之棅为正字,而柄之从丙者为假音字也。韈或作忉帓俗,正諙譮柄棅之类矣。或问曰:‘子明袜受名于末,可谓美矣,然古人称四肢为四末,则手亦末也,古人制字独不以此为嫌,何也?’余曰:辨哉问也,盖古人制字但取其本事之相合无违,他非所计也。足为末,故名足衣以袜,至手亦为末,彼制字者固不暇问而斤斤求避之也。抑颠末为对文,人顶在上而足在下,人顶谓之颠,则足当为末也。制字者或兼取此义,未可知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