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骗了青楼曾经不是妓院

新近读了一首诗——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

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

本来只觉颇有些旖旎风光的气氛,谁知道见了这首诗的作者,才正式惊掉了大牙。

先不说作者,只看诗名,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且从这名字上看,各位大约猜不到是谁的作品。

哈,是大名鼎鼎的诗中圣人,便是那“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少陵野老,杜工部,杜甫。

从诗词内容来看,大约发生在天宝未乱的年代,彼时杜甫在长安谋求仕途,一句“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很叫人忍俊不禁,好像看到了杜甫被逼无奈却无可奈何的模样,可谓“被迫营业”。

然而,我们之所以这么吃惊,实在是后世将青楼这个词污名化了。

青楼,最开始专门指帝王居所,豪贵之家,《晋书.卷八十九.忠义传.曲允传》记载:“与游氏世为豪族,西州为之语曰:『曲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

《南齐书.卷七.东昏侯本纪》:“世祖兴光楼,上施青漆,世谓之青楼。”

这时候的青楼可与后世所知截然不同,非豪门大户不可居住,有词“朱门”大约是一个意思。

至于后来如何发展成下等风月场所的代称,大约要责怪那些素质不断下降的仕宦文人。

三国时期,曹植写《美女篇》,里面说: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这里说的青楼,开始作为女子的居所,但与风月无关。

不过据闻到了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分裂,北方有五胡十六国,南方有宋齐梁陈,前后更迭换代,民不聊生,人民水生火热,便有人将一些那些抱受战争遗祸孤女搜集起来,建造楼宇供其居住,又请朝廷官员为其教授琴棋书画,因此,逐渐开始吸引不少文人墨客前往观赏。

大约是这样的开始,青楼逐渐成了风月之地。

中国文人喜欢风花雪月,喜欢诗情画意,而这些受到高等教育的女子们正好满足了文人墨客吟风弄月的情思,因而,文人们喜好留恋在青楼之中。

当然,这时的青楼尚未成为再后来的“窑子”,而是极其高雅的文化交流场地。

中国的女人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大概是就造成文人们在家找不到共同话题的原因,而这些青楼女子往往琴棋书画样样皆通,沟通起来可以畅所欲言,没有忌讳。

因此,文人留恋烟花之地,反倒成了风流的美谈。现今存留的唐诗宋词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与青楼有关,其中不乏名作。

白居易的《琵琶行》堪为写青楼文化的第一佳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可谓道尽其中三味,文人墨客在这里,暂时抛却了壮志难酬,暂时远离了人间烟火,只剩下“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的雅致欢愉。

这时的青楼女子,大多卖艺不卖身,比之一般女子,有才艺傍身,颇受文人阶层的欢迎。尤其那些惊才绝艳的花魁,更是为后人所称道。

到了宋朝,市民阶层壮大,商业更加繁荣,因此出现了“勾栏瓦舍”作为娱乐文化的固定场所。

据《东京梦华录》卷二称,汴京“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

不过一开始,勾栏瓦舍是唱戏的地方,从唐代勾栏已同歌舞有联系,这时成为官方规定的民间娱乐文化场所。

《王建宫词》说:“风帘水阁压芙蓉,四面钩栏在水中。”

李商隐《倡家诗》又说:“帘轻幙重金勾栏”,这里的的“倡家”,就是擅长歌舞的伎艺人。

“勾栏”本词到了明朝逐渐成为我们理解的青楼同类词。

说起宋朝的青楼文化,有个人不得不提,此人便是“奉旨填词”的白衣卿相,柳永,柳三变。

他的作品,大多与秦楼楚馆相关,当然我们认为“艳而不淫”,如《雨霖铃》《鹤冲天》等都流传千古。

不得不说,留恋风月的才子佳人,大约给了柳永很多的灵感,故此能创作出这许多的妙不可言。

词人与虫娘分别,“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令人伤情,回首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大约将文人才情与青楼女子的风情,一语已殆尽。

以至于后来的文人再不能说出令人汗毛耸立的绝妙青楼诗词。也有人说,是宋以后,中华文脉走了偏道,连带青楼诗词都衰弱了。

是以,明清时期,士族文人阶层风骨渐衰,原本的青楼勾栏所承担的角色逐渐污名化。

这一时期,青楼楚馆的文化功能也随之削减,秦淮八艳大约是青楼文化最后的回光返照。这其中又当以柳如是才名最盛。

所以能说出:“中原鼎沸,正需大英雄出而戡乱御侮,应如谢东山运筹却敌,不可如陶靖节亮节高风。如我身为男子,必当救亡图存,以身报国!”

清朝时期,市民文化非常繁荣,但与前代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秦楼楚馆,勾栏瓦舍文化功能大约已经完全堕化,不过与之相应的,妓馆文化大为发展,《孽海花》里说:

青楼别院依装饰的高雅程度和女子或相公的才艺及素质,可分为四个等级。

“清吟小班”为四级之首,此等烟花女子擅长琴棋书画,吟诗作对,其秋波明媚,颦笑情深之态,往往令名流士绅、权贵富商趋之若鹜。

“打茶围”是这里最高雅的活动。

“茶室”则为次于小班的二等风尘聚所,茶室亦属于较为高尚的风化场所,室内的装饰、雕花艳染颇为讲究。

当时茶室这一等级的莺莺燕燕,其擅画精唱之艺,虽然不及小班艺女素质之高,但仍不乏年轻貌美、识文尚艺之质。

三等的称作“下处”,则无前两者楼院之美,室内装饰简单,烟花女子相对年龄较高,貌质一般。

至于最下等,俗称的“窑子”,则房屋极为简陋,室内更没有清吟小班或茶室里内室中常有的条案、八仙桌和各式筒瓶画器,一般仅有简桌铺炕,而来者多为脚夫;车工和苦力之流。

北京的胡同千千万,八大胡同称风流,其地方如今犹在,不过已经与文学才华无关,仅仅是花街柳巷的代名词了。

由此观之,青楼的文化功能大约是逐渐升高,然后降低的,至于为什么当时能承载不少佳作的出现,大约还是和社会文化的自由度有关。

比如文化自由,文人思想开放,佳作便可以频出;及至思想禁锢,文化衰败的时代,佳作便消失了。

青楼所承载的初始文化交流含义,也被世俗的变迁而掩盖,时至今日,大约没机会重现这些了。

——往期文章精选——

+这个“戏子”不简单,钱多到抗美捐飞机

+历史上名媛私生活实录(堪比言情小说)

+古代女子变美图鉴(辣眼慎进)

你快点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