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修史的传统,对于修订国史这一项目都是国家的重点项目,从未疏忽。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问世,两千多年来,朝代更迭不断,官修史书未曾断绝,至清乾隆四年(年),《明史》定稿,乾隆帝下诏历代官修史书,合称《二十四史》,编入《四库全书》史部。民国初,史学家柯劭忞笔耕三十年作《新元史》,大总统徐世昌将其定为正史,于是有人称《二十五史》。
司马迁民国初年,年,北洋政府开始筹备建立清史馆,开始官修清史工作,以赵尔巽为馆长,成员大多是清朝遗老,专注史学的人物,但由于护国战争,袁世凯病逝及往后的北伐等原因,修史遇到了很多困难,年,在赵尔巽的期盼下,《清史稿》出版,同年,赵尔巽去世。《清史稿》汇集了比较丰富的清史资料。由于清朝灭亡时,清廷档案、私家著述和文化典籍保存得比较完整,这就为编写《清史稿》提供了充实的原始资料。但同时修史人员多是清朝遗老,在史观上多褒扬清朝,贬低革命及郑成功,太平天国等事实,同时还有诸多时间,地点错误,即便如此,它仍是后世研究清史最宝贵的财富。
赵尔巽年9月,执政的张作霖恢复该馆,并聘请清史馆总纂柯劭忞、王树枏分任馆长和总纂,编纂出若干篇列传。次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入北京,国史馆被解散。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史馆,开始修清史,但此时,内战正在进行,政府摇摇欲坠,几经迁馆到重庆,最终史馆材料由新中国接收。到了台湾的国民党当局没有放下修史的工作,在年为纪念“民国五十年”出版了《清史》,但是这版《清史》因为成书仓促,多有错漏,毁誉参半,岛内沸腾,要求重修,后来他们又着手进行了《清史稿》校注,直到今天,还在进行着清史工作。但是他们编撰的这些在我们大陆方面是不会被承认的。
新中国建立后也很重视清史编撰工作,建国初百废待兴没有提上日程,之后三年灾害,文革十年各种原因未能正式实施。改革开放后,又因意外事件搁置,年,清史纂修小组正式成立,戴逸先生任纂修组主任,国家专拨款项维护。
《二十四史》纂修之速未有如《元史》者,可能是政治原因,朱元璋称帝第一年就开始下令纂修《元史》,后经改稿,定本共用天,但史家对其质量多有批评。最长时间属《明史》,近一百年的时间,被史家认为质量上乘。再从一个王朝灭亡,到该王朝正史修订完成讲,《汉书》成于东汉初年,期间除莽乱并无长时间分裂,《后汉书》成于南朝宋,距东汉灭亡约两百年,《三国志》成于晋朝统一,时间上没有搁置,唐时编撰《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其中属《晋书》距离王朝灭亡最久远,约年。五代时修《旧唐书》,宋修《新唐书》及《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五代分裂时间不长,正史成书较快。元于仓促之间修宋辽金三国国史,距他们亡国已经一两百年了,朝代正史定本的时间长短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两个大一统王朝无缝衔接,没有较长的分裂期,政局稳定,成书较快。第二,国家大分裂时期,政局混乱,朝代更迭迅速,往往就到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着手修史了。第三,并不是说,乱世时就没有好的国史著作定本,只是在质量,政治各方面筛选下,往往不被认可。第四,王朝更迭,如有遗留问题,前朝正史定本工作将会向后延续。
戴逸今两岸修史,在大问题上还未解决,确定《清史》正本事宜必将影响全局工作,由此在大问题解决前,《清史》官修定本时间将还会往后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