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的两对世仇高欢宇文泰,一个死

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合称,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年隋灭陈而终。南朝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作为西魏时期的当朝权臣,宇文泰遇到了生命中的宿敌,他就是高欢。

高欢本来是北魏末年的重臣,也是后来东魏的实际掌权人。高欢拦在宇文泰的前途正中央如同铁索横江,阻碍并折磨了宇文泰二十余年,成了宇文泰心头上的顽石,压得宇文泰根本喘不过气来。北魏末年,孝武帝常年受高欢钳制,积郁在心头的怒火最终爆发,向高欢宣战。

可惜,孝武帝却根本不是高欢的对手,屡次被高欢压制。无奈之下,孝武帝不顾危险,选择向另一个权臣宇文泰靠拢。宇文泰与高欢一样,都是朝中野心滔天的重臣,孝武帝希望能挑起两条猛虎之间的战争,借此从中渔利。高欢见皇帝转投自己的对手,大为光火,将矛头转移到宇文泰身上。

自此,两人结下了不死不休的世仇,也开始二人长达二十余年拉锯战的序幕。

宇文泰野心膨胀杀害了孝武帝,拥立新皇登基,是为西魏,而高欢凭借着雄厚的实力同样找来一个出身北魏皇室的傀儡皇帝建立新政,是为东魏。

众所周知,不论东魏还是西魏,皇帝根本没有什么发言权,朝廷中,两个权倾朝野的大臣一手遮天,接手朝中大小事务。西魏唯宇文泰马首是瞻,东魏则以高欢为龙头。当时的天下群雄割据,倘若,不算盘踞在南方的南梁,那么,东西魏有点像刘邦项羽争霸时期。有趣的是,楚汉两国曾以鸿沟作为分界,而东西魏之间的分界线也恰恰是一条巨大的鸿沟。

与楚汉局势更相近的是,在双方开始争霸初期,盘踞在东方的势力始终要压过西方一头。而盘踞在西方的势力则稳扎稳打坚守不出,到了战争末期这种局势却陡然扭转,双方互换攻守。西方势力逆转局面对东方势力穷追猛打,而东方势力则只能龟缩无力反扑。

比如:楚汉之争起初,项羽一方有着压倒性优势,所以始终采取猛攻的战术,而刘邦则实力不足,只能在防守中等待时机。到了后期,刘邦在化解了项羽的诸多攻势后厚积薄发,一举逆转战局,一路高歌猛进将楚势力逐步吞并。而项羽则根本无力对抗所向披靡的汉军,最终,在垓下放弃了东山再起的机会,一代枭雄就此沦亡。

两魏相争的发展态势恰似楚汉相争,最开始的时候,东魏的高欢趁着宇文泰尚未崛起采取了强硬的攻势,宇文泰由于兵力不足只能一步步退缩。后来,西魏逐渐积蓄了实力,加上,高欢的死亡,两魏逐渐形成势均力敌的掎角之势。西魏甚至有一度赶超东魏的势头,险些覆灭东魏成为一统江山的政权。

宇文泰挟天子建立政权后,高欢趁着西魏形势动荡,发兵猛攻。

双方虽说打了个势均力敌互有胜负,但是,高欢始终处在进攻的态势中,多次乘胜追击打得宇文泰割须弃袍丢盔卸甲,有几次甚至险些被东魏士兵擒获。如今,我们完全可以站在后来者的角度说,高欢就是宇文泰一生的克星,只要高欢或者,宇文泰就永远无法如愿。

所以,一想到高欢,宇文泰食不甘味,睡眠不良。

高欢率兵十万对西魏玉璧城发动猛攻,遇到宇文泰手下一员悍将韦孝宽。虽然,高欢攻势不停,但是,韦孝宽自幼熟读兵法,深知守城要诀,据守城池长达五十余天。仗着人多势众希望能以雷霆之势摧毁玉璧的高欢根本没料到敌人会如此顽强,龟缩在弹丸小城中使自己付出了七万多士兵的代价却毫无进展,这场著名的玉璧之战最终在高欢的撤军中潦草收场。

高欢的惨败成就了韦孝宽的彪炳战功,而高欢由于无法攻克城池心中抑郁加上积劳成疾在撤军的半路上就病死了。

高欢不明不白的死了,当这个消息传到宇文泰耳中时,宇文泰在朝堂上高兴得欢呼雀跃,接连询问了三遍:“高欢真的死了吗?高欢真的死了吗?高欢真的死了吗?”在得到士兵们三次肯定回答后,宇文泰手舞足蹈,接连拍手叫好,甚至,情绪失控到抱着前来传信的士兵又亲又啃,根本没有当朝大臣的样子。

当宇文泰放开传信的士兵后,心思稳定下来,突然乐极生悲,趴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任谁都拦不住,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苍天不公啊,既生宇文泰,又生了高欢处处制衡自己,身为权倾朝野的重臣居然被高欢这等人物活活压制了二十几年,如今终于解脱。

西魏恭帝三年宇文泰病危,他托孤于侄宇文护:“我的儿子们都还年幼,如今外敌强悍,内部对手也很多,今后国家之事,都由你决定,你一定要努力完成我的志向。”宇文泰卒于云阳,时年五十岁,葬于成陵谥号文公。是月,其子宇文觉嗣其位为太师、大冢宰,由宇文护辅政。

次年,宇文觉称帝,国号周,是为周孝闵帝,自此北周建立了。

参考资料:

『《南北朝史》、《周书·卷十四·列传第六》、《南北朝时期的两对世仇——高欢、宇文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