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的纷繁复杂很大程度上是朝代、政权频繁更迭的产物。那些国祚动辄两三百年的大一统王朝固然主导了古代中国的发展方向,可那些国祚仅有二三十年的政权也曾在诸多方面留下浓墨重彩。譬如,南梁政权就曾于梁武帝的带领下在南北朝杀出一条血路——可作为一个短命政权,南梁的弊端也多不胜数。至少在“延续”这事上,南梁就最终败给南陈。
一、废梁立陈的波折
南朝齐中兴二年(),篡夺南齐大权的萧衍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南郊设坛祭祀天地,正式取代国祚仅有二十四年却历经七帝的南齐。然也不知萧衍是否曾有设想:自己建立的政权,在不久以后也会被人以类似的手段取代。且自己还曾对那人青眼以待。
南梁太平二年(),无论萧衍多年前是否有过预料,曾得其欣赏的陈霸先都如当年的萧衍一样在建康南郊宣布称帝。南梁末代皇帝萧方智也在陈霸先称帝后被杀。
作为萧衍之孙,萧方智的皇位并非从其父萧绛(萧衍第七子)手中获得,而是依赖陈霸先的全力支持。当然他最后也死于陈霸先之手。而梁武帝的其他子孙,如长子萧统、四子萧绩等是英年早逝;三子萧纲、六子萧纶等亡于政治斗争;七子萧绎、八子萧纪先是各自称帝,后又战败被杀;孙子萧詧、萧庄,前者建立西梁,后者在北齐的支持下自立,却也凄惨收场;后代萧铣在隋唐之际自立为梁王,拥兵四十万,但也为李唐所灭……
在连年的内争外斗中,萧衍活下来的后代其实并不算多。但他留下姓名的后代却又不算少——这只能说,论“质量”,这些子孙还是不愧为萧衍的后代。不过若与取代了南梁的陈霸先相比,陈氏宗室的发展终究还是更胜一筹。
二、陈氏崛起的依凭
在成为统治者之前,陈霸先其实就已经是吴兴豪族的代表。南北朝时,豪族并非传统意义上拥有地望且经营百年的士族门阀,而是依靠强大的军事或经济实力而拥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势力。陈霸先,及侄子陈蒨、陈顼、陈昙朗等,或精通武艺,或学富五车,或长于谋略,在南陈建立前都已是军、政方面的活跃人物。
同时,其他吴兴豪族,如周文育、胡颖、章昭达、沈恪,在陈霸先篡位前后都是支持陈氏的势力。这群数量庞大且又对陈氏忠心耿耿的豪族,在陈氏脱颖而出的过程中曾发挥重要的作用。且在南陈建立后,吴兴豪族仍与陈氏维持着亲密的关系——这既在一定时期内巩固了南陈的统治,也为陈氏在南陈被灭后留下了一线生机。
三、陈氏宗族的延续
作为南陈政权的开国之君,陈霸先史有所载的儿子共四人,其中三人早逝。唯一长大些的陈昌,后也被陈霸先的侄子陈蒨残害。故而陈霸先一脉就现有的资料来看早已断绝。可就像南陈的建立离不开吴兴豪族,作为南陈宗室的陈氏也远不止陈霸先这一脉。陈霸先的侄子陈蒨、陈顼后来都做过南陈的君主。而他们的子嗣,就要比陈霸先的子嗣多得多。
陈蒨一生共有十三子及两女。陈顼则足足有四十二子及六女。在取代侄子陈伯宗(陈蒨之子)而为帝后,陈顼并未将兄长诸子赶尽杀绝,而留下了大部分。陈顼的嫡长子即后来的陈后主陈叔宝。除了铲除意欲夺位的弟弟陈叔陵外,陈叔宝也并未伤害其他宗室。故而至南陈灭国,陈氏宗族已十分庞大,且与其他吴兴豪族维系着千丝万缕的姻亲关系。
同时,南陈宗室还频繁出镇地方。在南陈后期,出镇地方的宗室多达二十九人,既涉及扬州、南徐州、荆州、江州等繁华之地,也涉及广州等岭南边陲。这些或许并无真才实干的宗室子弟之所以肩负出镇地方,维系中央统治的重担,正是因为帝王对他们持有信任。不过或许正是因为南陈认亲不认贤,在面对势如破竹的隋军之时,出镇荆州、湘州等地的宗室陈慧纪、陈叔文等人就选择了主动投降。
诚然,陈叔文等人出让军事要地的行为加速了南陈的灭亡。可他们投降的举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保留了陈氏的血脉:陈慧纪在隋任仪同三司(散官),在长安安享晚年;陈叔文入隋后任宜州刺史。加之南陈宗室的一部分子弟在亡国后也被押解至隋都长安,并由此在长安继续发展。这便形成了后来的长城陈氏。另外,陈叔明(后主陈叔宝之弟)一脉后定居于江州,形成了同样不俗的义门陈氏。
相比于亡国即亡家的梁武帝一家人,陈霸先的一大家子虽然没能让南陈的国祚长于南梁,也没能让南陈的疆土大于另外三个南朝政权,但南陈宗室的家族在往后反倒繁荣千百年——如此,也算是南梁宗室彻底败给了南陈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