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刘云涛/21900249衣食住行,构成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必须。其中住房是压在许多人身上最重的负担,在当今社会,一套房的价钱动辄百万以上,甚至上千万。有人抱怨错生了时代,觉得要是生在古代就不用担心高房价了。事实真的如此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古代的房价。一、汉朝大汉朝是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个文明高峰,大汉朝的强大不仅体现在“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上,还体现在房价上。两汉时期的房屋价格因时代先后和地域差异,价格差距很大。据出土的居延汉简中的“礼忠简”和“徐宗简”显示,礼忠宅值一万、徐宗宅值三千。而当时的收入是多少呢?当时普通人的工资大概是“月直四百廿四”,也就是说月薪钱,年薪;收入较高的“积四月,致二千八”,算下来年薪钱,由此可见,除去日常开销,两三年便能买套房。居延城在汉朝时位于长城附近,现在在内蒙古和甘肃交界处,在汉朝属于边郡,房屋价格相对很便宜。敦煌汉简记载“买宅三万”,敦煌在汉朝相当于是内郡,至少是二线城市。东汉时期的汉中城可以算是一线城市,按照《金石萃编》卷3收录的《郑子真宅舍残碑》碑文记载,东汉后期汉中城的房屋有一万钱的,有二万五钱的,还有七万钱的,看起来似乎还是蛮高的,实则不然,因为东汉后期货币贬值严重,房价虽高,但居民收入也高,《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当时级别最低的公务员(佐史),每年也能领到96斛米,折合钱。这样的年薪除去日常开销,两三年下来在汉中城里买一个小户型是完全不成问题的。所以呢,如果回到汉朝,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几年内买房是没有问题的。二、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混乱时期,贫富差距极大,当时的房价高到什么程度呢?南北朝时期的都城建业的房价最便宜的也要上百万钱,而居民收入呢?据《南齐书》记载,“其民资不满三千者,殆将居半”当时的老百姓的收入不到三千钱的有一多半,普通百姓即使踏实工作,一辈子也买不到一套房。所以当时很多人都选择回农村,自己盖一套房子住,连陶渊明都想要“不如归去”,要回归田园生活,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神仙生活。三、唐朝唐朝的时候,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但是,唐朝前期和后期的房屋价格相差十分巨大。唐玄宗时期是唐朝国力最强盛的时期,据朝廷拍卖国有房产的碑文拓片显示:一座拥有39间房屋、占地2.9亩的大宅子,成交价格是贯,也就是13.8万文钱,以粮食的购买力为标准来计算,当时的洛阳米一斤一文钱,如今普通的大米一斤三块钱,那时的13.8万文就约等于现在的41万人民币。41万就能在长安城买到占地2.9亩的豪宅,不可谓不便宜也。初唐时期房屋价格还是很好的,毕竟当时百姓不太愁吃穿,但是后期的价格就越来越贵,像是一些小官根本买不起。诗圣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的乱世时代,一生穷困潦倒,买房子对他来说是不可能的。要知道杜甫草堂那可不是雅称,去过成都的就知道,那真的只是几间茅草屋而已。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最后更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呐喊。白居易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而在他的官宦生涯中,竟然租了十八年的房子,直到五十多岁才攒够钱买了一幢属于自己的房子,还是在长安城远郊,更作诗感叹“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嚣尘”。四、宋朝宋朝的房价可谓是历史上最贵的时期了,朱熹曾吐槽:“百官都无居住,虽宰执亦是赁屋”虽然身为宰相,可也是在租房居住,可想而知房价高到何种地步。当时一套房差不多要1万贯,而普通人一年的收入才3贯多。我们再来看看著名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苏洵在京当了十几年官,买不起房子,一直都是租房子住,到老死,除了老家的老宅,没能在京城购置一处房产。苏轼和苏辙两兄弟来到京城后,步了父亲的后尘,照样买不起房子。甚至苏轼儿子结婚的婚房都是向一个好朋友借的,苏轼在当了几十年的官之后,才在郊区买了一套房。苏辙比起他哥哥就更惨了,苏辙在诗中写道:“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到老了还没有房子,只能住在几个儿子的家中,诸儿子对他都颇有怨言,不过晚年的苏辙东拼西凑还是在汴京买了一套房子,据说花了贯钱。可想而知,古代不同时期的房价相差特别的大,即使是在唐宋盛世时期,大多数老百姓也是买不起房子的。诚如唐代有人说的“道得个语,居则易矣”,不管是古还是今,安居才能乐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