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大宋,中国古代面食的巅峰,宋朝的饮食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是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比较繁荣的王朝,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帝王、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追求积极、自由的生活,注重之中的享受,这造就了两宋在物质生活上的辉煌。与此相适应,宋代有着颇为发达的饮食业。宋代有谚曰“巧媳妇做不得没面”,其意等同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见面食已成为当时的重要主食。两宋三百年,在面食的制作上,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可谓是面食的极致时代。

清明上河图上繁荣的宋朝

肥美经久话胡饼

饼、饵,指不同的食物,但常被联系在一起并称,如刘熙《释名》云:“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可见饼乃是面制成的食物。汉代时,人们就开始使用石磨制作各种细粉,出现了各种丰富的面食,有了专门的卖饼商贩。刘邦当了皇帝后,请父亲到关中居住,结果老父住不习惯,遂迁丰、沛地方上的屠户、沽酒、卖饼商人,另立新丰县。县成之后,刘邦之父一时竟不能辨认何处是故乡。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胡饼,有几个重要特征:一是其上撒有胡麻,外形呈圆形。关于胡饼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认为胡饼是中国自生;另一种说法认为,胡饼乃是从胡人中传来。因为汉灵帝喜欢胡人事务,吃穿住行,一切均加以模仿,京师皆效法之,一起吃胡饼。

胡饼

二是胡饼的大小并不固定,可以极大,也可以很小。南北朝《十六国春秋》中记载一事,僧人让用面粉制作大胡饼,“形径一丈”。饼制好后,僧坐在上,先食正西,次食正北,又次食正南,所余者卷而吞之,吃完即走,一语不发。

三是胡饼烧烤而成,耐久存。唐代鉴真出海前往日本,就以胡饼作为干粮。明代徐霞客旅行时,常携带胡饼充饥,旅途中,时常“出胡饼啖之”。《徐霞客游记》中载,在云南旅行时的一个中秋夜,徐霞客先从顺宁买胡饼一枚,预备赏月时食用,不想月为云掩,于是怀饼而卧。

徐霞客

唐代的文学作品中,多有用炉烤制胡饼的描述。如唐代沈既济的传奇小说《任氏传》载,长安升门里门旁:“有胡人鬻饼之舍,方张灯炽炉。”唐人吃胡饼,通常在其中夹以肉食。豪门饮食,以羊肉一斤,铺垫在巨大的胡饼上,在夹层中放入椒、豆豉之类,再将饼放入炉中烘烤,待肉半熟即可食用,称为“古楼子”。

《虬髯客传》中李靖与红拂夜奔太原,住灵石旅店时,邂逅虬髯客。虬髯客道:“饥甚。”李靖到街市上买了胡饼,“客抽匕首,切肉共食”。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出逃,到了咸阳望贤宫时,官员们早就跑地没影了。宦官四处征召官吏民众,却找不到,到了中午,唐玄宗粒米未进,饥肠辘辘。杨国忠脑子快,跑到街市找了一家店,买胡饼献上。之后有民众送来粗糙的饭食,吃惯了美味的皇孙们,“争以手掬食之,须臾而尽,犹未能饱”。唐玄宗见了,忍不住掩面而泣。

影视剧中的唐玄宗

王安石任宰相时,媳妇娘家萧家的儿子来京师拜谒,王安石便约他一起吃饭。萧子心想,宰相请客,必然隆重,盛装出席。到了吃饭地方,一直等到中午,也没看到饭菜上来,又不敢走,继续苦熬。良久之后,王安石才出现,坐定后,桌上不见果蔬,斟过几次酒后,即上胡饼二枚,猪肉几块,随即上饭,下饭菜不过菜羹而已。萧子过惯了奢华生活,看了这些食物,没法下筷,就将胡饼中间有馅儿的部分,掐出来吃了少许,留其四边。王安石将剩下的胡饼取了吃掉,萧子惭愧而退。

不过南方普遍食用胡饼,还有个时间段。到了南宋,随着宋室南渡,北方的饮食开始全面影响南方,各种面食也纷纷南下。陆游记录,集英殿设宴款待金国使者,其中有白肉胡饼、膸饼、白胡饼之类。白胡饼,大概是纯面制成的无油胡饼或胡饼。南宋时的《都城纪胜》中记录了临安的社会百态,其中也有面食在临安的风行。“其余店铺夜市不可细数,如猪胰胡饼,自中兴以来只东京脏三家一分,每夜在太平坊巷口,近来又或有效之者”。到了明代,胡饼的外延被放宽,凡用炉烘烤而成的,均称胡饼。

胡饼

“太学馒头”饱诸儒

蒸饼,汉代即已有之,但因尚未掌握面粉的发酵技术,那时的面,乃是死面。面粉的发酵技术,要到南北朝才出现。《南齐书》载,西晋永平九年,规定太庙祭祠用“面起饼”。宋人程大昌在《演繁露》中解释,“面起饼”是“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发酵技术大大提升了蒸饼的口感。

在中国古代,蒸饼其实类似于今日实心无馅儿的馒头,而馒头,则类似今日有馅儿的包子。关于馒头,最早的记录见于西晋。《晋书》中记录,开国元勋何曾生性豪奢,帷帐车服,穷极绮丽。何曾的厨师精于烹调,其滋味尤胜过帝王家的饮食。皇帝每次请吃饭,何曾嫌弃宫中食物难吃,皇帝无奈,就让他取用自家烹调的食物。在家吃馒头时,“蒸上不拆作十字不食”,馒头不裂成十字形即不吃。此时的馒头,乃是发酵过的,上笼蒸后,会裂出十字纹。每日虽在饮食上耗费万钱,何曾却哀叹“无下箸处”。何曾在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晋王朝的过程中立下大功,虽然奢华骄纵,却被司马炎所宠幸。

影视剧中的司马炎

在宋代,馒头乃太学儒生们日常饮食的标配,而馒头的质量则直接引起了皇帝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