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竹简里记载的上古祝由术,竟然已经记载

北京中科白癜风怎么样 http://nb.ifeng.com/a/20180419/6515562_0.shtml

《周易》的《兑》卦中,有一句“章兑未宁,介疾有喜”。

这句话,信息量很大,透露出上古时期人们用祝由术治病的习俗。

不信?不妨细细读来。

一、“兑”与“夺”

在马土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中,《兑》卦的名字被写成了“夺”。

抢夺的夺。

习惯了通行本的人一般都认为,“夺”只不过是“兑”字的通假,“兑”字才是真正的卦名,而“兑”的含义是喜悦。

兑,说也,物得备足皆喜悦也。——《释名.释天》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兑卦最早的名字应该是“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夺”的古字——“敚”!

“敚”字的本意,就是强行夺取。

敚,强取也。——《说文》

“敚”和“夺”字本通,比如《尚书》里面的“敚攘”又写作“夺攘”。

“敚”和“兑”亦相通,所以我们看到的帛书本把“兑”写成“夺”,实际上更接近卦名的原始含义。

所以,我们在阅读《兑》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敚”字原本的含义——强取。

二、包山楚简中的“敚”与禳夺之术

“敚”,在古代是一种常见的巫术。

简单地说,是一种禳除术。

1987年1月,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在荆门包山二号墓中发现了448枚战国竹简。其中,祭祷简共54枚,内容是三年之中为墓主人贞问吉凶祸福、禳夺鬼神和请求先人赐福的卜筮和祭祷记录。

包山楚简是迄今所发现的保存最好,体例最完整的战国卜筮祭祷记录。这些记录中,有一句话竟然出现了19次:

“以其故敚之”。——包山楚简

这些筮词里面的“敚”字,无一例外,都是禳夺之意。

《说文》曰:“禳,磔禳祀,除疠殃也”。

禳又通攘,攘同样也有侵夺之意。如《庄子》中有“擅相侵攘,以残民人”之语。

据《说文》记载,“禳”的这种方法,始于燧人氏。

古者燧人禜子所造。——《说文》

在古人的观念中,疾病和灾祸大多都是鬼神作祟造成的,可以通过禳的方法却病消灾。

齐有彗星,齐侯使禳之。——《左传》

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荆楚岁时记》

善禳恶,正胜邪,此病者所以瘥也。——《南史》

据包山楚简的记载,“禳”的方法主要有“攻解”、“攻祝”两种。

所谓“攻”,在《周礼.大祝》里面已经有解释,它是一种巫祝祈祷之术:

掌六祈以同鬼神,一曰类……五曰攻,六曰说。

郑注曰:“攻、说,则以辞责之”,也就是说,以巫师口头责让鬼神的方式来进行,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祝由术”。

所谓“攻解”,就是以口头祝由的方式来解脱鬼神之祟。

《方言》曰:“解,捝也”。《说文》曰:“捝,解脱也”。

所谓“攻祝”,同样也是以祝由术的咒语来除祟脱罪。

“祝”,本身就是咒语之意,与“咒”相通。如

否则厥口诅祝。——《尚书》

侯作侯祝。——《诗经》

民或祝诅上。——《史记》

三、“敚”与疾病

从“敚”字的本义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兑》卦原本与巫祝之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为兑卦之象,与巫史和口舌有关。

兑为巫,为口舌。——《说卦》

在《兑》的覆卦《巽》爻辞中说到“史巫纷若”,便是因为下互兑卦,有巫祝之象,故云“史巫”。

在古人的观念中,疾病大多与鬼神作祟有关,所以禳除(“敚”)的巫祝之术是治病的重要方式之一。

歧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黄帝内经》

正因此,《周易》的《兑(敚)》卦中说“商兑(敚)未宁,介疾有喜”,实际上也反映了古人以禳祝之术来“敚”疾的观念。

本文为抱雪斋读易笔记系列不造第几回,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下回分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