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6417_0.shtml南北朝时期,东魏西魏经历过第一次大战,潼关之战后,东魏并未停止西征的步伐,在战败后不久,高欢抓住关中发生饥荒的机会,集结了号称10余万大军西征,渡过黄河,兵马尚未集结的宇文泰被迫应战,在沙苑一带,宇文泰所率的西魏军,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击退东魏大军,斩俘7万余人,在重创东魏的同时,也快速的扩张了西魏的兵力,可以说此战之后,在军事上,东魏原本对西魏拥有的绝对优势已经不存在了。东魏天平四年,西魏大统三年,即年,宇文泰在潼关之战中,首先击败了窦泰所部,其他两路西征的东魏军也相继撤退了,此战之后,西魏有过短暂的战场主动权,毕竟东魏新败,就算实力强也需要时间调整,所以东魏只能采取守势,而也给西魏扩充实力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周书.文帝纪》八月丁丑,太祖率李弼、独孤信……等十二将东伐。至潼关……遣于谨居军前,徇地至盘豆。东魏将高叔礼守栅不下,谨急攻之,乃降。获其戍卒一千,送叔礼于长安。戊子,至弘农。宇文泰在年击退高欢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后,趁机东征,一直打到了弘农,大致是今河南省灵宝市东北黄河沿岸,最主要的是,这里算是个粮仓,所以在打下弘农,西魏军队可以在此补给粮草,为进一步东进,打入洛阳创造条件。不过高欢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啊,他是不会坐视宇文泰壮大的,哪怕一丝机会都不会给宇文泰,加上关中发生了饥荒,所以可能存在东魏准备不足,或者仓促出征的情况,高欢率10余万大军直趣关中,这可能是宇文泰没有想到的,毕竟当时是西魏进攻的时间,宇文泰想把高欢引到洛阳战场,可是没想到,高欢率主力准备渡过黄河攻入关中,宇文泰只能回防关中。沙苑之战由此拉开帷幕,此战中,宇文泰作为弱势一方,但是在战术上,他选择了“进”,而高欢作为强势一方,反而选择了“退”,这一“进”一“退”之间,也就让高欢丧失了最后一次绝佳的机会。《周书.文帝纪》齐神武惧,率众十万出壶口,趋蒲阪,将自后土济。又遣其将高敖曹以三万人出河南……时战士不满万人,闻齐神武将度,乃引军入关。齐神武遂度河,逼华州。刺史王罴严守。高欢率部向蒲阪挺近,也就是今山西省运城永济,并且在此渡河,同时高昂从洛阳一带西进,围攻弘农,也就是切断了弘农和关中的联系,进一步加重关中饥荒的危机,宇文泰率部回防关中,同时也面临着尴尬的问题,那就是西魏的确对于此次东魏的大举西征准备不足。宇文泰率部抵达渭南后,其正调的各州部队尚未抵达战场,但是东魏军已经是尽在眼前了,可以说西魏的立足,多亏了两处军事重地一直没有给高欢拿下,也就是潼关和华州,华州就是今天的陕西大荔,历史记载中没有表明是谁驻守潼关,但是驻守华州的是王罴,可以说王罴和那个不知名的驻守潼关的将领,堪称是西魏的“哼哈二将”,守住了西魏的东大门。《周书.王罴传》及齐神武至城下,谓罴曰:「何不早降?」罴乃大呼曰:「此城是王罴冢,生死在此,欲死者来。」齐神武遂不敢攻。《周书.文帝纪》知不可攻,乃涉洛,军于许原西。太祖据渭南,征诸州兵皆未会。高欢率部渡过黄河后,想要拿下华州,但是王罴死守城池不降,高欢见一时无法拿下华州,就转到许原,今陕西大荔南部,兵锋直指长安,但问题是,有华州的存在,东魏军就不能完全放心,毕竟东魏10万人的后勤线就在驻守华州的西魏军威慑之下。也就是说,王罴坚守华州,的确限制住了东魏军的手脚,不敢大规西进,可以说,要是王罴直接投降了,高欢自然直接突袭长安了,也不会去搭理宇文泰,战事也就结束了。此时的高欢并未选择激进的战法,而是渡过了洛水,进一步试探宇文泰的行动,可以说高欢太过稳重了,太想求稳,希望依靠自己兵力上的优势,稳稳的打赢一战,就可以拿下关中了,问题是他忘了他的对手,总是可以在危机中抓住机会的人。《周书.文帝纪》诸将咸以众寡不敌,请待欢更西,以观其势......即造浮桥于渭,令军人赍三日粮,轻骑度渭,辎重自渭南夹渭而西。冬十月壬辰,至沙苑,距齐神武军六十余里。齐神武闻太祖至,引军来会。面对大举西进的东魏军,宇文泰属下大多建议,静观其变,以静制动,说白了也就是等待其他各路援军的到来,但同样的问题是,高欢的确持重,可是若宇文泰一直避战,那么说不准高欢就真的派兵奇袭长安了,长安若失,那么宇文泰集团在关中的根基也就被连根拔起了。所以宇文泰选择了“进”,率万余人渡过渭水,和东魏大军直面相对,将高欢牢牢地吸引在了沙苑一带,这时的宇文泰也是把自己当做了鱼饵,钓到了高欢这条大鱼。面对主动应战的宇文泰,有人建议高欢保持和西魏的对峙态势,不主动进攻,待西魏军粮草耗尽的时候,在出击可以轻松获胜,那个搅动南北朝局势的侯景也是建议高欢,分兵而进,但是都被高欢拒绝了。《北齐书.斛律羌举传》羌举曰......今揣其情,已同困兽,若不与其战,而迳趣咸阳,咸阳空虚,可不战而克。拔其根本,彼无所归,则黑獭之首悬于军门矣。这里也是可以理解高欢想法的,持久对峙的确在很大概率上对自己有利,但是同样变数也大,不代表不会出现不利于东魏的因素,在东魏军兵力占优的情况下,高欢还是倾向于一战定胜负,而拒绝侯景的建议,包括后来斛律羌举的建议,其实无论是侯景的分兵而进,相互照应,还是斛律羌举的分兵直取长安,高欢都是难以下定决心的。毕竟之间的潼关之战,就是因为分兵,自己的大将窦泰被宇文泰突袭战死,东魏三路大军西征的计划破产了,所以这一次高欢是咬死了绝不分兵的原则,自信于西魏绝没有能力吃掉自己的这支主力部队。相比于宇文泰敢于主动渡过渭水北上的做法,高欢持重的打法其实是“退”,战场之上任何时候都没有十拿九稳的事情,尤其是对手很狡猾的时候,你越不想去冒险,也就代表着你失去了越多的机会。《同州府志》沙苑在县南洛渭之间,亦名沙海,沙泽其中盆起者曰沙阜。东跨朝邑,西至渭南,南连华州。《新唐书.兵志》唐之初起,得突厥马二千匹,又得隋马三千于赤岸泽,徙之陇右,监牧之制始于此。这里就必说一下沙苑之战的战场,相对减弱了东魏军的优势,弥补了西魏兵力不足的劣势,沙苑在于华州之南,洛水和渭水之间,后来唐朝初期实施监牧,最早就是在赤岸泽,也就是沙苑一带,主要的是这一带有着茂盛的芦苇丛,这使得在平原地带,也有了打伏击战的好地点。《周书.文帝纪》李弼曰:「彼众我寡,不可平地置阵。此东十里有渭曲,可先据以待之。」遂进军至渭曲,背水东西为阵。同时李弼沙苑以东的渭曲布阵,抢险占据了地利。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渭曲相比于沙苑,洛水渭水之间更加靠近,加上土地泥泞,本身上就不利于东魏大军的展开,而且西魏军背水列阵,相当于是后路被切断了,西魏军将士只能死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斗志,毕竟当时战事发生在秋冬季节,在寒冷的天气下想要强行渡河保命,绝对是找死,水流的力量以及极低的水温,都是可以要命的。所以说在宇文泰选择激进的战法,而高欢选择保守的战法时,高欢反倒是让自己陷入了不利的处境,本可有更好的办法应对,但是却被宇文泰牵着鼻子走,10余万东魏大军被宇文泰牵扯在沙苑一带,而且还在宇文泰选择的战场开战,显得高欢有些“掉价”啊,再怎么也应该是,怎么打自己定,在哪打也自己定啊,怎么可以让宇文泰牵制自己走呢?《周书.达奚武传》齐神武趣沙苑,太祖复遣武觇之。武从三骑,皆衣敌人衣服。至日暮,去营百步,下马潜听,得其军号。因上马历营,若警夜者,有不如法者,往往挞之。具知敌之情状,以告太祖。宇文泰同时也派达奚武去监视东魏军营的情况,可以说为西魏军最后的伏击打下了基础,知彼知己才能取胜嘛,相对来说,高欢持重推进的同时,还有些过于自大了,自恃兵力强盛,拥有压倒性的优势,所以不在乎宇文泰军的情况,可能他不认为宇文泰会有什么办法击败自己吧,尤其是看到宇文泰率部抵达渭曲的时候,高欢应该认为宇文泰是瓮中之鳖了。有意思的是,在决战前,高欢还说过要焚烧芦苇,趁火势进攻西魏军,但是最终没能执行,当时侯景彭乐建议生擒宇文泰,最终东魏军也是选择了正面强攻,其实既然宇文泰已经被围困,完全可以分兵去攻打长安了,那样的话,宇文泰就算是向救援也来不及,但是东魏显然从上到下弥漫着已经稳赢了的想法,即便个别人能提出正确建议,也难以得到大家的支持。这也是高欢在战术上选择“退”的“后遗症”,一路求稳,到最后发现宇文泰自己跳到一块“死地”了,大家开始有抢功的想法了,什么功劳能够比得上生擒宇文泰呢?可以说谁生擒宇文泰,谁就是高欢集团的第一功臣,结果就是大家都失去了应有的战争警惕性。在东魏军来到渭曲战场的时候,发现西魏兵力太少,东魏军争相进攻,一度造成了东魏军军阵混乱,也没有兵力防备周围可能出现的伏兵,大好局势瞬间反转。《周书.文帝纪》齐神武至,望太祖军少,竞驰而进,不为行列,总萃于左军。兵将交,太祖鸣鼓,士皆奋起。于谨等六军与之合战,李弼等率铁骑横击之,绝其军为二队,大破之。《周书.李弼传》与齐神武战于沙苑,弼率军居右,而左军为敌所乘。弼呼其麾下六十骑,身先士卒,横截之,贼遂为二,因大破。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的混乱情况,急求求战的东魏将士扑向了西魏军阵,一心认为这场战争结束了,西魏战败只是时间问题,结果东西埋伏的西魏军一同杀出,按照《周书.李弼传》的记载,李弼率60人就杀出了一条血路,虽说李弼身后还有西魏军队,但是但凡东魏军是保持军阵向前推进,李弼带着60人的先头部队,绝对是有去无还,正是因为混乱才给了李弼机会。随着李弼所部分割了东魏部队,西魏军群起围攻,失去统一指挥的东魏军快速溃败,这种局面不是任何人可以控制的了的,唯一能做的就是逃命,尽快逃离战场,而且这种情绪是会迅速蔓延的,一个人跑就能带动十个人跑,十个人就能带跑一百人,之后向滚雪球一样,直至全局失控,在这种局面下,兵力无力多占优势,装备无论多么优良,都是无用的,所以当时东魏将士要么成功逃走,要么就地投降,此战宇文泰也是斩俘7万余人,这对高欢来说堪称是耻辱,而本来势在必得,要灭了宇文泰的高欢,只能仓皇逃离。《北齐书.神武帝纪》周文军于沙苑。神武以地厄少却,西人鼓噪而进,军大乱,弃器甲十有八万,神武跨橐驼,候船以归。就沙苑之战的过程来看,本欲趁关中饥荒攻入关中的高欢,在兵力占有绝对优势,但是过于持重的他,在战术打法上没有宇文泰那么敢于冒险的思维,屡屡求稳,反倒是一步步掉入了宇文泰的圈套中,宇文泰的“进”面对高欢的“退”,一步步减弱高欢的优势,最终也是在一次令高欢铩羽而归,最主要的是,此战之后,东魏西魏双方的军事差距已经没那么大了。参考资料《北齐书.神武帝纪》《北齐书.斛律羌举传》《周书.文帝纪》《周书.达奚武传》《周书.王罴传》《周书.李弼传》《资治通鉴.梁纪十三》《同州府志》《新唐书.兵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