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为上计的意思是什么,是逃跑吗体面的撤退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518420286668560&wfr=spider&for=pc

有这么一句众所皆知的俗语,“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其意思大概就是在告诉世人,如果在《三十六计》中的前三十五计都无法取胜,那就赶紧撤退吧。“走为上”是《三十六计》中的最后一计,计语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中的:“檀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中,除此之外在我国古代的其他兵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例如《淮南子·兵略训》中就有着“实则斗,虚则走”的军事思想。其中的“实”指代的是敌方的力量是否强大,“虚”指的是我方在面对强敌时寡不敌众的情况,因为在战场上敌我差距悬殊的情况也是十分常见的。

汉高祖刘邦的雕像

“走为上”这一计在《三十六计》的原文是:“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这里面的“师”在广义上指代的是在战争中的一支军队,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在一场站战争中要仔细的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在发现局势对于我方来说极为不利的时候要及时撤退和回守。只有这样才能保存我方的势力,从而避免和强敌正面交锋,同时也避免了自己的失败和灭亡。换句话来说,就是以退为进,撤退并不是一种可耻的事情,相反则是一种明智的举动,在古往今来的战争中“走为上”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计谋。

古代战场的图片

但是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走为上”并不是在战争中最好的计谋,而是一种处于劣势时的无奈之举。上文就提到了在战争中敌强我弱的情况不在少数,在这些情况里留给我方的选择无非就是投降、求和,亦或是强攻、强斗,最后一种就是撤退。在以上列举的几种选择中投降和求和都意味着我方要低头妥协,强攻和强斗虽然听起来十分的振奋人心,但是战场和现实都是十分残酷的,在面对强敌时一味的拼死斗争只会换来更大的牺牲和损失。所以只有暂时性的撤退,才能在最大的程度上保护自己。

项羽的雕像

另外“走”并不等同于“逃”,两者虽然在行为方面都差不多,但是在本质上却是大相径庭。“走”是在我方观察局势后选择保全自己的一种明智之举,而“逃”则是代表了未战先逃,胆小懦弱,只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便失去了斗志。战场是瞬息万变的,所以在战场上再高明的将领都无法确保会有必胜的把握,那么就要求要时刻保持警惕和戒心,随机应变,知晓变通。在一场战争中,一时的得势并不代表着最终的胜利,最终的胜利往往属于能够坚持到底的人。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公元前年的时候刘邦先入关灭秦,随后驻守在了咸阳,并调遣了兵力前往函谷关对抗项羽的西进。当时项羽率领40万大军攻破了函谷关,然后进驻在了洪门,也就是现在的陕西临潼的东北方,准备蓄势待发进攻刘邦。刘邦在知道自己的兵马不足以对抗项羽,于是将自己在咸阳所得的一切原封不动地献给了项羽。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劝说项羽要将刘邦赶紧除掉,于是项羽就设下了著名的“鸿门宴”,想要刺杀刘邦。当时项伯和张良交情甚好,于是将项羽的计谋告诉了张良和刘邦等人,刘邦在无奈之下只能按时赴约。在宴会中刘邦以一跪化解了项羽对他的怨恨,在后来便出现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后被项伯和樊哙替刘邦解了围,最后刘邦借着如厕的机会成功逃脱。

谋士范增

在这一著名的历史典故“鸿门宴”中,刘邦在知道和项羽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没有选择和项羽硬拼,而是采取撤退的办法化解了项羽对他的怨念,从而避免了和项羽的开战和保存了自己的实力。

鸿门宴

所以从中便可以看出为什么要采取“走为上”的策略:第一点是避免以卵击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鸡蛋碰石头,一味地硬拼只会配上我们自己;第二点就是知难而退,其中的“难”指的是并不是一味的消极应对,一遇到困难就想退缩,而是在确定了事情实在是难以做到后选择保全自己的办法;第三点就是要把握时机,在面对敌对势力的时候要准确地分析出双方乃至多方之间的差距,从而做到进退自如。

走为上计

那么在现实社会中,如何应对敌方使用此计呢?主要分为以下的三点:其一是要时刻注意敌方的动静,以切断他想要撤退的念头。对于已经是囊中之物的敌人一定要尽快的解决,不给予敌方一点喘息的机会,否则就会放虎归山。其二就是表面上先放敌人撤退,实际上在敌人撤退的路上设下埋伏圈,然后伺机行动将敌人一网打尽。最后一点同样就是先放纵敌人撤退,等到敌人洋洋得意和放松警惕的时候选择良机,出奇制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