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氏得姓始祖李利贞的避难地,因《北史》载为“伊侯之墟”,所以之后的典籍等资料俱据此引之。可这“伊侯之墟”所指何地?史书中没有确载,现在所称的属地俱为后人据“伊尹相汤”的故事所作的研判,因而出现诸如“中国李姓出自洛阳偃师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偃师民声网)、“伊侯之墟当因伊河而得名”(李姓源流考)、“伊尹空桑在郡北伊侯山”(泽州府志)和伊尹出生或封地的“伊侯国”等说法不一的观点。
什么叫“墟”,字典的解释是“有人住过而现已荒废的地方”。这就是说,“山”和“水”是不可能成为“墟”的;而一“国”成为废墟,也难免存在牵强附会之嫌和捕风捉影之虚。据《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十大谋臣》称:“伊尹,商初大臣,名伊(另说名挚),尹为官名,今莘县人。”若此,伊尹则与“伊侯之墟”亦无涉。至于伊川,《历史地名百科》称“即伊河”,而真正成为治所所在地的伊川可能是在隋开皇初“析置伊川县”。可见,李利贞逃难时并没有“伊川”之城,没有曾经的繁华和辉煌,何以成“墟”?也就是说,伊侯之墟子虚乌有。
那么,《北史》中的“伊侯之墟”从何而来呢?
汉语字典里有个古老的汉字:殷,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其义第五项为“中国朝代名,商代的后期,由盘庚起称‘殷’:殷墟”;第六项是“姓”。作为姓氏,“殷”起源于黄帝时期。《通志·氏族略》载:殷氏起源于子姓,出自帝喾嫡子殷契之后;商朝君主盘庚将国都从奄(今山东曲阜)迁于殷(今河南安阳),故称“殷”或“殷商”;殷商灭亡后,遗民不忘故国,以国名为姓,称殷氏。殷氏早期读音作yī,春秋末期改作yān,唐朝后亦混淆改姓氏读音作yīn。据《礼记正义》载:“衣读如‘殷’,声之误也。齐人言殷声如‘衣’,虞、夏、商、周氏者多矣。今姓有衣者,殷之胄欤?”《康熙字典》不仅对此字作了同样解释,还在“衣”下作“齐人言衣声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胄欤”的介绍;又“郼”下也有“高诱注:‘郼,读如衣。今兖州人谓殷氏皆曰衣’”的解释。可见“殷墟”的“殷”本来是读“yī”的!我们知道,《北史》的作者李延寿是唐朝人,而这时的“殷”已经读作“yīn”了。因而可以判断,如果不是《北史》作者李延寿根据原来读音而误写成了“伊侯之墟”,则是后人转抄时误将“殷”写成“伊”了。
“殷侯”是人称,这里是指商纣王儿子武庚和微子启等。《礼记正义》载:“时武王封纣子武庚于殷墟,所徙者,微子也,后周公更封而大之。”商亡周立,周武王根据当时“灭国不绝祀”的原则,继续保留殷人的祭祀,便将殷商故地先后封给商帝纣辛之子武庚及微子启等为殷侯,即殷都之侯。“殷墟”是地名,古本《竹书纪年》载为“后世对殷都故地的称呼”,“故址在今河南安阳市区西北”。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此,周灭殷后,渐趋荒芜,故称。商朝虽然频繁迁都,但从盘庚到康丁,在安阳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商代立都时间最长的都城。直到盘庚时期,才将国都二迁于沬邑,至商纣王执政时期才将沬改为朝歌(今鹤壁市南)。因此,作为立都时间最长的殷墟,经过长达近三百年的建设,一定具有了相当的规模。而在都城迁走二百多年后,也一定会变得十分荒凉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殷墟”。
可见,只有“殷墟”才有所指,实为“殷侯之墟”的简称;李利贞避难地为“殷(yī)侯之墟”无疑,而非并不存在的“伊侯之墟”。
▌图:张凤兰
▌编辑:张凤兰
▌审核:李珊珊吴炫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