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出土17卷宋书,曾因为太新遭

浙江武义有座龙王山,这里自古被誉为“风水宝地”,因此历代古墓星罗棋布,到今天也成了考古队经常到的地方,自然也引来了“土夫子”的注意。

年,龙王山来了一批陌生人,这队人盗发了一座宋墓,可因为“货少”,几乎算是白忙活了一场,仅从墓里带出了17卷“崭新”的宋书。

奇怪的是,宋书虽有“一页黄纸一两金”之称,土夫子却卖不出去这17卷宋书;但在文物专家眼中,这17卷宋书可是国宝级文物,其价值超过了10亿。

“龙王山”附近有个胡处村,因为先人的墓也在山中,这里的人对保护古墓非常上心;年,他们发现村子附近忽然出现了几个生面孔,带头的是业内知名人物,“程二”。

说起“程二”,他在圈子里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据说此人曾受高人指教,对“阴阳风水”颇有研究,能“观星辨墓”、“听雷定位”、“抓把土都能闻出有没有货”。

实际上的“程二”没那么神,但确实有点本事,也因此成了公安部门的重点观察对象;这次来到“龙王山”,程二早就踩好了道,目标是山里一座7、年前的宋代古墓。

这次来到“龙王山”,土夫子们挺惊奇,若在平时,程二在地面上指挥一下“从哪里下铲”就算不错了,他本人一般是不下墓的。

但这次不同,“程二”居然亲自下墓,不用多想,这座古墓里一定有“大货”。

“程二”现场指挥打洞,但还是遇到了麻烦,这座墓竟然是用“三合土”包裹起来的,人工几乎挖不动。

“龙王山”附近可有人家,这要被发现了,程二这帮人想逃都来不及;情急之下,土夫子用上了炸药,总算炸开了墓顶。

这次“程二”亲自下墓,本以为会有什么大发现,但令人失望的是,这座“包裹严实”的宋墓并没有想象的豪华,狭小的墓室一览无余。

土夫子在墓室中搜索了半天,仅发现了印章、砚台、古币等,虽说拿出去也能估个好价,但离预期还是相差甚远,“程二”这次走眼了?

古有“贼不走空”之说,程二废了老大的力气,光是踩点就去了龙王山七八次,又好不容打开一座宋墓,这要不带走点东西,实在是不甘心。

程二亲自指挥“开棺”,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金银财宝”,最明显的是棺椁内放着一卷被蜡封起来的东西,难道这东西才是真正的“宝贝”?

下墓的土夫子纷纷围过来,好奇地想看看是什么“大货”,结果却令众人大失所望,竟然是最没用的“书”。

圈内有“秦铜、汉玉、唐金、宋书”之说,如今这座墓正是宋代的,墓里的“宋书”应该非常有价值才对,土夫子怎么会“大失所望”呢?

如果从考古的角度去看,无论什么年代、主人是谁的古墓,出土文物中最珍贵的并不是金银玉器,而是“文字”,尤其对佐证、研究历史有着深远意义。

但从“土夫子”的角度去看,这些人可不为了研究历史,他们眼里的“大货”就是容易出手的金银玉器;年代久远的“古书”,即便有土夫子将其带出墓,由于氧化作用,书也很难保存,而且不容易出手。

如果再被相关部门盯上,那土夫子的成本就太大了,因此“书”成了土夫子最不待见的东西,程二为首的这帮人一看是书,多数人气得跳脚。

程二心里也不舒服,但他比较聪明“能被蜡和油纸层层包裹,这卷东西定有非凡之处”,不如带出墓给自己留个后手。

就这样,程二将这卷东西带出墓,这帮人匆匆离开了龙王山。

出墓后,程二也曾研究过这卷东西,外面是用蜡密封起来,里面又层层包裹着油纸,看样子“墓主人”生怕这卷东西受潮;程二心说“这卷东西难道是传说中的‘兰亭序’?”

“兰亭序”可是传说中的宝贝、书圣王羲之的“墨宝”、历代帝王的心爱之物;但据说,“兰亭序”被李世民(或唐武周)藏进乾陵,如今又怎么会出现在宋墓里呢?

再等程二将封蜡和油纸一层层打开,里面并非字画,竟然是17卷古书;更令人惊奇的是,这17卷古书穿越7、年,再出世后依然“崭新”。

这次程二生气了,这么新的书,哪像7、年前的东西,就当“宋书”卖也没人相信!

至此,程二将这17卷“宋书”扔进角落,再没搭理过。

此后6年里,这伙土夫子逐步瓦解,骨干成员一个个被抓,为了避风头,“程二”不敢轻易露面。

但“程二”往日挥霍太大,真到了关键时刻,他又没钱逃跑;无奈之下,又想起6年前的那17卷宋书。

逼急了,程二将古书拍照后,开始在圈内兜售;按理说,“宋书”价值不菲,出手应该不难,但这次却恰恰相反。

理由很简单,程二手里的17卷“宋书”太新,新的不像7、百年前的东西。

几乎谁都知道,丝绸、纸张在地下很难保存,更何况是近千年前的东西,就算保存下来一些,那也是吹弹可破、残破不堪,这才是正常“宋书”的品相。

程二知道真相,但在这“紧张时刻”,他又不敢明说古书的来历,只能独自郁闷;这时他还不知道,由于自己的“兜售”行为,早被警察盯上了。

没过多久,程二也落网了,连同他的17卷“崭新”宋书一起被带走,并进行了文物鉴定。

最初,连鉴定专家也认为这17卷古书的价值不高,或许压根就不是“宋书”,理由仍旧是“太新”。

可没想到,这17卷古书被“郑嘉励”教授看到,他可是业内著名的宋代历史文献专家。

初时,他听说这17卷古书是“宋书”时,也曾产生过怀疑。

郑教授心想“这么新的书,明显不符合‘宋书’的品相,但土夫子为什么一口咬定它们是‘宋书’呢?难道‘程二’这样的人物,会不知道宋书的样子吗?”

实事求是地说,民间的一些“专家”,某方面的能力是超过官方专家的;像“程二”这样的业内行家,对文物的研究未必弱于鉴定专家,他说是“宋书”,一定有他的理由。

至此,郑教授开始对17卷“崭新”古书进行反复鉴定和研究,并最终将其确定为“宋书”,这就是如今的国宝级文物,“徐谓礼文书”。

郑教授确定“宋书”,理由可不仅是品相,还有17卷古书的内容。

顾名思义,这17卷宋书的作者叫作“徐谓礼”,浙江武义县人,是南宋的一名官吏。

简单来讲,这17卷古书是“徐谓礼”一生为官的总结记录;内容从嘉定十四年(年)至淳祐十二年(年)的差遣任命、考核、迁转等,约4万多字。

“徐谓礼”在历史上并不是知名人物,但他的17卷“总结记录”却是目前发现的最系统、最完整的宋代“文书”。

记录内容包括政治、相关领域等南宋中后期的真实史料,涉及地方至中央、从低级到中级历官及其政务全过程的细节记录。

说白了,这17卷“宋书”对研究宋代历史有着非凡意义。

再从“价值”的角度去看,如今的宋书几乎都是以“页”来定价的,一张品相好的“宋纸”,其价值能达4、5万,如果再是“蝴蝶装”、“雕版印刷”,那价值就是另一个说法了。

比如年的嘉德春拍,一本宋代刻版书以万的天价成交,再加上中介费,其最终成交价达1.亿。

年,宋版《王文公文集》、《宋人信札册》,更是拍出了2.亿的天价。

如今的“徐谓礼文书”多达17卷,“徐谓礼”虽然算不上知名人物,但这些宋书“够新”,这一特点也为其润色不少,因此有人估价,17卷“徐谓礼文书”的价值甚至超过了10亿。

当然,如今的“徐谓礼文书”是国宝级文物,其价值可不是一串数字就能体现的;对此你怎么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