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治京口;-年,治广陵;-年,治盱眙;-年,治广陵。
沿革
永初元年(年),省南青、并州并入南兖州。
元嘉八年(年)六月己卯,始割江淮间为境,治广陵。(江北为南兖州,江南为南徐州)
元嘉八年(年)八月丁未,割豫州秦郡属南兖州。
元嘉二十八(年)年,南兖州徙治盱眙。
元嘉三十年(年)正月,省南兖州并入南徐州;六月,复立,还治广陵。
大明五年(年),以东平郡并入广陵郡。又侨立新平、北淮阳、北济阴、北下邳、东莞五郡。
泰始七年(年)四月甲辰,于南兖州置新平郡。
泰始七年(年)十二月丁酉,分豫州、南兖州立南豫州。
元徽元年(年)十月癸酉,割南兖州之钟离、豫州之马头,又分秦郡、梁郡、历阳置新昌郡,立徐州。
南兖州刺史
檀道济(-年)
刘义欣(-年)
刘遵考(年)
刘义宣(-年)
刘义恭(-年)
刘义庆(-年)
刘义宗(年)
刘诞(年)
刘义季(-年)
刘义宾(-年)
徐湛之(-年)
刘浚(-年)(南徐、南兖二州刺史)
刘骏(年)
刘义恭(-年)
沈庆之(-年)
刘延孙(年)
檀和之(-年)
刘子尚(年)
刘休仁(-年)
刘诞(-年)
沈庆之(-年)
刘子勋(-年)
刘子仁(-年)
刘祗(年)
刘休范(年)(南徐、南兖二州刺史)
张永(年)
刘景素(年)
沈攸之(-年)
刘韫(年)
萧道成(-年)
沈怀明(-年)
张永(年)
萧道成(-年)
李安民(-年)
黄回(年)
萧映(-年)
兖州-,-年,治滑台;-年,寄治彭城;-年,治瑕丘;-年,寄治淮阴。
沿革
刘裕平河南,于滑台置兖州。
元嘉十三年(年),治邹山,又寄治彭城。
元嘉二十年(年),省兖州,分郡属徐、冀州。(此处疑为元嘉三十年,无实据。)
元嘉三十年(年)六月复立,治瑕丘。
大明元年(年)八月戊戌,于兖州立阳平郡。
宋末(泰始二年,年)失淮北,侨立兖州,寄治淮阴。
兖州刺史
徐琰(年)
竺灵秀(年)
郑顺之(年)
申宣(年)
徐遵之(-年)
王懿(王仲德)(-年)(徐、兖二州刺史)
王方俳(-年)
刘遵考(年)(徐、兖二州刺史)
赵伯符(-年)(徐、兖二州刺史)
臧质(-年)
徐琼(-年)
刘骏(-年)(徐、兖二州刺史)
萧思话(-年,年)(徐、兖二州刺史)
徐遗宝(-年)
夏侯祖欢(夏侯祖权)(年)
申坦(-年)(徐、兖二州刺史)
垣阆(年)
《宋书·》(孝武帝纪、垣护之传、刘诞传)皆作兖州刺史,有观点认为,垣阆此时应为南兖州刺史,其可能据刘诞传“……上将诛诞,以义兴太守垣阆为兖州刺史,配以羽林禁兵,遣给事中戴明宝随阆袭诞,使阆以之镇为名。阆至广陵,诞未悟也。……”此段中“以之镇为名”推出,但垣阆之镇兖州路过广陵亦在合理范围内。今从宋书。
夏侯祖欢(夏侯祖权)(-年)
沈僧荣(-年)
薛安都(年)
殷孝祖(-年)
申纂(年)
毕众敬(年)
王整(-年)
崔平(年)
周宁民(年)
刘休宾(-年)
崔公烈(年)
李灵谦(年)
孟次阳(年,年,年)(本纪载三次为兖州)
吕安国(-年)
《宋书》本纪,记载为元徽二年为兖州刺史。《南齐书》吕安国传,记载为元徽三年。应是三年方到任。
李灵谦(-年)
垣崇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