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悠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19/5387160.html从卖履小儿到盖世英雄“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在宋宁宗“开禧北伐”前夕,写下了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这首词里面,辛弃疾提到了一个人物——刘寄奴。刘寄奴,便是中国历史上,南朝刘宋王朝的开创者、宋武帝刘裕。根据《宋书》记载,刘裕的祖先和刘邦是兄弟——刘裕的祖先是西汉楚王刘交,刘邦的弟弟。不过,这个身份对刘裕来说没什么用处,因此刘裕少年时代,和刘备是一样的,都是要靠卖草鞋为生。而当时是东晋后期,东晋朝廷内部,有权臣桓温及其后继者弄权,而东晋民间,轰轰烈烈的天师道大起义,大有倾覆东晋朝廷的架势,而东晋外部,姚秦和南燕,也对东晋虎视眈眈。而这个环境为刘裕提供了机遇。刘裕投入军旅生涯后,在频繁的战争中,屡立战功——消灭桓楚势力、打败卢循起义军,灭亡南燕和姚秦。从刘裕的这些战功来说,用盖世英雄来形容刘裕是不为过的。甚至在晋安帝在位后期,刘裕已经成为了东晋政权得以延续的主要基石。而在刘裕屡立战功的过程中,刘裕也逐步夺取了东晋的最高权力,最终,刘裕迫使东晋末代皇帝司马德文禅位给自己,并建立刘宋王朝,拉开了南北朝的序幕。刘裕坏了规矩刘裕建立刘宋不久,按照传统史官,刘裕开了一个恶例,并坏了一个好的规矩:那就是将已经退位的司马德文家族灭门。将前朝天子家族灭门,从汉朝以来,到刘裕时代,是史无前例的——王莽篡汉,对西汉宗室没有迫害,曹丕篡汉,对汉献帝也给与很高的待遇,而晋武帝对魏蜀吴三国末代皇帝,都进行了善待,也让三国末代皇帝得以善终。而唯独刘裕对东晋末代皇帝司马德文家族大开杀戒,也因此,后世传统史官谴责刘裕:开了一个恶例,导致之后历代末代皇帝,很少得到善终的。那么,刘裕为什么要当这个恶人呢?刘裕的无奈作为一个草根天子的刘裕,何尝不想给自己留个好名声?但是虚名和实利面前,刘裕选择了后者,因为刘裕目击了并参与了一个历史事件——那就是桓楚的灭亡。在刘裕之前,东晋权臣桓温和刘裕一样英雄盖世。桓温也为东晋立下赫赫战功,桓温的后人桓玄在桓温的经营以及桓温留下的威望下,一度也掌握了东晋的最高权力,并利用这个条件,迫使晋安帝禅位给自己,随后,桓玄建立桓楚政权。桓楚政权虽然建立,但毕竟东晋已经是百年正统,东晋版图内支持司马家族的势力已经很庞大,此外,还存在大量以支持司马家族复位而实现个人追求的野心家(当时的刘裕就是靠这个事件起家的),最终,在这两者势力的联合下,桓楚政权土崩瓦解,晋安帝复位,东晋复国。作为桓楚政权覆灭的目击者和亲历者,刘裕靠打击桓楚起家,也深知,自己建立刘宋,也会有人重演当年对付桓楚的手法来对付刘宋,而刘宋想要避免成为桓楚第二,那就是从根源上,断绝东晋复辟的可能。而想要断绝东晋复辟的可能,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灭掉司马德文的满门。这事情很残酷,但残酷之余,也是无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