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古称广陵,在历史上是一座多灾多难的城市,南宋时期,金军大举入侵,“烽火扬州路”;清军入关后,又在扬州大肆屠城。在南北朝时期,这里也发生了一次屠城事件,不过与之前的有所不同,这次屠城不是两个政权之间的战争,而是因皇室内斗引发的,结果却连累数千无辜百姓遭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宗室贤王
广陵屠城源自一场叛乱,而发起这场叛乱的人名叫刘诞!年,宋文帝刘义隆的第六子出生,取名刘诞。十年后,刘诞被封为广陵王,食邑二千户,此后刘诞多次镇守一方,并被改封为随郡王。年,宋文帝派出三路大军北伐,结果两路兵败,只有刘诞指挥的西路军屡战屡胜,“克弘农、关、陕三城,多获首级”。
年,宋文帝想要废掉太子刘劭,结果却被太子刘劭“反杀”。消息传出后,武陵王刘骏自江州起兵,并派人联络刘诞。与此同时,刘劭也派人拉拢刘诞,但是刘诞最终还是支持了武陵王刘骏,他起兵响应,并在曲阿的奔牛塘之战中获胜,大破刘劭的军队。刘骏称帝后,对刘诞进行了封赏,“进号骠骑将军,加班剑二十人,改封竟陵王,食邑五千户“。
二、功高震主
宋孝武帝刘骏登基后不久,他的叔父、南郡王刘义宣就在荆州举兵造反了,同时江州、豫州、兖州的守将也起兵响应。刘骏十分害怕,居然想要让出皇位,“欲奉乘舆法物,以迎义宣”。刘诞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于是孝武帝就让刘诞负责平叛事宜。在刘诞的指挥、调度下,刘义宣的这场叛乱被彻底平定,孝武帝的皇位终于坐稳了。
然而,孝武帝并没有彻底放心,因为他发现刘诞已经成为新的威胁。刘诞建造的府邸,“穷极工巧,园池之美,冠于一时”,同时他还网罗各方面的人才,制造各种精致的武器、盔甲。于是,孝武帝将刘诞外放到了南徐州,可是他仍不放心,又下旨将其调到南兖州,坐镇广陵。刘诞也深知自己遭到猜忌,于是以北魏寇边为由,“修治城隍,聚粮治仗”。
三、广陵屠城
此时,民间的舆论已经沸沸扬扬,“道路常云诞反”,一些百姓甚至来到京城上书告发刘诞谋反。于是在年,孝武帝终于决定对刘诞下手,不过他的偷袭计划并未实现,前去偷袭的人以失败告终。于是,刘诞在广陵举兵,“焚烧郭邑,驱居民百姓,悉使入城,分遣书檄,要结近远”,孝武帝则派大将沈庆之率军讨伐。
这场战争持续了数月之久,大军最终攻破了广陵城,刘诞被杀。同时,孝武帝还颁布旨意,“命城中无大小悉斩”。沈庆之认为太过残忍,极力向孝武帝争取,孝武帝这才改变旨意,饶过五尺以下的男子。根据史料的记载,“城内女口为军赏,男丁杀为京观,死者尚数千人”。这场兄弟之间的内斗,居然以屠城的方式的结束,实在是太过残忍。
参考资料:1.《宋书》;2.《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