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晋唐易学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主敬以立其本

魏晋时期,提倡清净、无为、简易的老庄学说十分流行。

魏晋士族学者,在老庄学说的影响下,解释古代典籍以简明为主。由此,易学也迎来了转折——两汉易学逐渐转向以老庄玄学解易的道路。

到了隋唐,局面又为之一变,出现总结前人成果的局面。

1.

王弼是魏晋时期的标志。他注解《周易》,继承了古文经学派解易的学风,以《易传》中的观点解释经文,注重义理阐发,力求文字简明。

?《至圣先贤半身像册》

值得注意的是,王弼抛开汉易的象数之学,特别是今文经学派和《易纬》的传统,不讲卦气、卦变、纳甲和阴阳灾变,从而创立义理学派。

大体上看,王弼在努力探索《周易》经传中的抽象原则,并将自己对《周易》的理解进一步抽象化、逻辑化、体系化,显示出理性的光辉。

王弼之后,要是找一个代表性人物,那定是——韩康伯。

韩康伯进一步排斥汉易的象数之学,从义理的高度概括和阐发王弼的易学观,并提出「八卦备天下之理」的命题,视《周易》为明理之书。

也就是说,韩康伯认为借《周易》就可以把握天下之理。

瞧,后世「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与这如出一辙!

在王弼、韩康伯的接续努力下,终于利用易学中的范畴和命题导出了以「无」为天地万物之本的结论,把《周易》进一步玄学化。结果呢?

《周易》与《老子》《庄子》并列,成为「三玄」之一!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当然,那个时期,以老庄玄学解易并不限于王、韩二人。比如,荀粲(荀彧幼子)、阮籍(竹林七贤之一)、萧衍(梁武帝)皆同道中人。

不过,他们这一批人的相关著作大多失传,有些可惜了!

2.

可能是看到了玄学的弊端,很快涌现出一批反玄学的人。

这批人继承了汉易的传统,同玄派易学展开争论。比如,管辂同何晏辩、孙盛同殷浩辩、欧阳同荀粲辩,以及干宝对玄派易学的广泛批评。

这场争论,经学史上称之为——郑(玄)王(弼)之争!

?梁·萧子显《南齐书》

他们争论的问题很多。不过,有三个问题更为激烈一些。

(1)宗旨之辩

正始年间,管辂同裴徽、何晏、邓飏等人一起探讨易道。

管辂批评何晏以老庄学说解易乃浮诞之辞,虽美而多伪,不能破秋毫(《三国志》裴松之注:「何尚书神明精微,言皆巧妙,巧妙之至,殆破秋毫。」)。管辂认为,说到根上,《周易》在讲占筮之术,天地、日月、阴阳及其变化皆备于卦爻象中,依象数即可以推测幽暗之事,此乃「《周易》之纪纲」。

?晋·陈寿《三国志》

(2)易象之辩

殷浩认为,卦爻象是道的影迹,不能与道齐妙。就是说,卦爻象如同酿酒剩的糟粕,卦爻象「不能与道齐妙」如同酒糟不能与酒齐妙一样。

孙盛对此说非常不满。他指出,《周易》所讲的道就在卦爻象中,穷神知化之道不能脱离卦爻象这样的有形之物,此谓「易象妙于见形」。

(3)言意之辩

主张言不尽意的人——比如荀粲——认为义理是抽象的东西,无法用具体的事物来解释。无论如何解释,或谓之龙,或谓之马,总有不足。

与之争锋的是欧阳建。他讲,区分事物的性质非名不辨,表达心中的思想非言不畅,名和物、言和意就如同形和影、声和响一样不可分割。

3.

郑王之争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期。大体上看,北方学者推崇郑易,多言灾变;江南经师多本王注,辞尚虚玄。不过,相互吸收的趋势有了。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唐代出现了两部总结前人易学成果的著作,一是孔颖达的《周易正义》(采王弼和韩康伯二注,同时也提出「易合万象」之类的观点企图纠正王弼派鄙视取象之偏),一是李鼎祚的《周易集解》(汇集汉易系统如虞翻、荀爽、干宝等三十余家的注释,以纠孔颖达推重玄学之偏)。

这两个人,这两本书,虽然各有侧重,但是站高一点就会发现双方在做同样的事情——去对方之华取对方之实。结果呢?两派越走越近了!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

就促进两派融合这事,这两个人,这两本书,都有功劳。

还有,不得不提的是,汉易之所以还能青春焕发、发光发热多赖《周易集解》保存了相关资料。要不然,那些思想连同作者都埋进历史了。

另外,在《周易集解》中还能读到崔憬易说,实属难得。

4.

唐代,除《周易正义》和《周易集解》两部总结前人易学成果的著作外,还有一部分学者自注《周易》并独立地探讨易学原理,比如崔憬。

崔憬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大衍之数(崔憬批评王弼大衍义不足为信,因为没有说明五十之数的来源,只是一种臆想);二是,道器体用之辨(崔憬主张以器为体、以道为用);三是,卦序(崔憬肯定《序卦》)。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

一般认为崔憬易学是从汉易转向宋易的先驱,地位特殊!

5.

说到这儿,我似乎突然搞明白了一件事儿,那就是——为什么每每捧起李鼎祚《周易集解》的时候对作者、对书籍都会有莫名其妙的敬意?

有人嫌弃《周易集解》,说书中少有李鼎祚自己的见解。

在我看来,李鼎祚「述而不作」分明是给易学——留白!

▲穷理以进其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