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今天小编陌上又来更帖子了,最近也有人问我关于一些盆景的话题,其中就有说到山石盆景这一说。那么我们就来聊一聊山石盆景,其实小编也不算是内行人,毕竟这花花草草真正聊起来可能老人能打开话匣子,小编也不过是一些基础的了解。不过最近对盆景还算是比较有兴趣,所以今天就简单的科普一下山石盆景,不喜勿喷、欢迎指点!
山石盆景主要是以山石为主体,表现自然山水景色为内容的盆景,称山石盆景,亦称山水盆景。它是大自然锦绣河山的缩影,具有高雅优美的意境。中国山水盆景,渊源于天然山石,它与中国山水画和山水园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野史所载,中国山水盆景的最早制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费长房,河南人,曾为市掾。他仿制各地的山川人物、亭台楼阁、帆船舟车、树木河流,汇集在击中,人们称之为“长房有术,缩地千里”。据《南齐书·高逸列传》记载,明僧绍(?~年)曾经“住榆山栖云精舍,欣玩水石”。唐代诗人白居易(~年)“罢杭州,得天竺石一,太湖石五,置于里第池上”,题咏太湖石云:“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石片,截断碧云根。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
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太湖石,是一种石灰岩,经千万年太湖水蚀作用,才形成手孔百疮、奇姿怪态、气势雄伟的山石,是造园和制作山水盆景的珍贵材料。至宋代,有“米颠拜石”的美谈;著名书画家米蒂,爱石成癖,获异石,峰峦峰岩,有如真山,呼为石见,具袍笥拜云,人称“米颠”。宋时山水盆景已注意到意境创造,诗人多有吟咏。
如苏东坡(~年)在湖口得一石,青色浑然,峰峦岩壑,人为赞赏,题为“壶中九华”,及“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置与盆盎中,日与山海对”“上党碧玉环,绝河千里抱商颜。诚观烟雨三峰都在灵山一掌间”。这些佳诗,传诵至今已为绝句。南宋田园诗人范成大(-1年)爱玩英石、灵壁石、太湖石,并对景题名如“天柱峰”“小峨眉”“烟江叠嶂”等。
从文献记载,唐、宋年间,虽有把山石,点盆中,称为“盆山”。而都是赏石,不具景意显然是“石玩”和“石供”之类;至元、明之开始普遍用山石装点盆中,制成以石类为的盆景,这就是今天水石盆景的前身。明代计成在其名著《园冶》中,始用盆景一词,是以山石为主,放置浅型水盆中的一种盆景至明清两代,盆景专家应运而生,山水盆景提到仿云林山水画意的造诣。从“石玩”石供”发展到“盆山”“盆岛”“盆景”,近代定名“山石盆景”,以石示山,以盆是水。
不知道通过小编简单的介绍是否大家会对山石盆景有新的认识和理解呢?可能对于很多新人来说,山石盆景更容易上手一点,不过坦白说盆景这个东西还是学问非常大,而且真的想养好盆景非常不容易,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心思,这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年轻人中非常少,或许是现代节奏太快,人们对于这种植物类需求很少,但当你真正有一天慢下来的时候,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和爱好。(想要更多了解,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