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社会,我们能静下心来读书吗?百年之前,梁启超先生在《新史学》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结合当时的环境,梁先生此话是抨击旧社会,抨击旧制度,而非抨击史书本身。从西周共和元年(西历前年)至今,中国的史记并无一年间断。凭此,也绝非简简单单的“家谱”而已。我们为什么读史?我给自己的答案是:鉴古知今,充实自己。对于历史典籍,很多人可能仅仅停留在《史记》和《中华上下五千年》上,浑不知有二十四史照耀古今。如下:第一,《史记》。二十四史之首。西汉司马迁著。《史记》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余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五万字。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我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注疏以唐司马贞的《史记索引》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最为著名。第二,《汉书》。二十四史之一,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著。《汉书》记载了上自高祖六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八表、十志、十二本纪、七十列传,共一百卷。《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词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国纪史的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它的体例,纂修纪传体断代史。注疏以唐代颜师古的《汉书注》和清末王先谦的《汉书补注》最为重要。第三,《后汉书》。二十四史之一,南朝宋范晔所著。《后汉书》记载了自王莽至汉献帝之间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全书分为八志、十纪、八十列传,其中八志由司马彪续作。范晔写此书是为了“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后汉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的各家后汉史。注疏以清惠栋的《后汉书补注》和王先谦的《后汉书集解》最为重要。第四,《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记述了从东汉灵帝至晋武帝九十余年的历史。全书包括:《魏国志》三十卷,《蜀国志》十五卷,《吴国志》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原是各自为书,直到北宋才合而为一,改称《三国志》。注疏以刘宋裴松之《三国志注》最有价值,与《三国志》并行。本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第五,《晋书》。二十四史之一,唐朝房玄龄等著。记述了从三国末期到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之间的历史。该书同时以“载记”的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全书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叙例、目录各一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注本有清人吴士鉴《晋书斠注》、近人姚名慕《晋书纂注》(帝纪部分)等。第六,《隋书》。二十四史之一,唐魏徵等著。记载了自隋文帝开皇元年至隋恭帝义宁二年共三十八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十志三十卷。成书于贞观十年的《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和《隋书》这五代史书均未有史志,而今本《隋书》的《十志》原称《五代史志》,记载了梁、陈、北齐、北周和隋朝的典章制度,弥补了这五部史书中的史志阙文,附在五代史书最末的《隋书》之中,其文字比《隋书》纪、传部分还多。第七,《南史》。二十四史之一,唐李延年著。《南史》是合宋、齐、梁、陈四代历史为一书的纪传体史书,记事起自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止于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记述了南朝四代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全书八十卷,包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作者撰写此书是为了“追终先志”,即继承其父李大师未完成的事业。第八,《北史》。二十四史之一,唐李延年著。《北史》是合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六代历史为一书的纪传体史书,记事起自北魏武帝拓跋焘登国元年,止于隋恭帝义宁二年,记述了六朝二百三十三年的历史。该书共一百卷,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卷。《北史》主要在《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的基础上,并参考各种杂史删定改编而成。今天先说到这儿,剩下的明天再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