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提到他,所有人都会想到著名的“贞观之治”,想到他与李世民之间君臣知遇的佳话。然而,我们若进一步审视魏徵其人,就会发现原来在进谏之外,他还是一个难得的“多面手”。
一、做“良臣”不做“忠臣”
“忠诚”是封建时代评价官员的一个重要道德标准,所谓忠臣不事二主,“贰臣”往往是要受人鄙夷的。然而魏徵事二主却仍为名臣,甚至死后得到了“文贞”的谥号,“忠”与“贰”是怎样在魏徵身上实现统一的?
魏徵出身于山东(指崤山以东,下同)一户普通贫寒的家庭,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李密却未得重用,降唐之后他又以太子洗马之职辅佐太子李建成,甚得礼遇。魏徵意识到李世民对李建成的储位构成严重威胁,便劝李建成“早为之所”,但这个建议并没有被李建成采纳。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他质问魏徵:“汝离间我兄弟,何也?”魏徵却不卑不亢地回答:“皇太子若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
李世民有意招徕东宫旧臣中的有识之士,但这些人在贞观朝廷未免尴尬,魏徵却直白又巧妙地化解了尴尬。他并不否认自己曾对李建成尽忠尽职,他鲜明地展露自己的态度:为人臣、在其位、谋其事。其中暗含的一层意思是,玄武门之事乃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而非简单的兄弟不睦,既然李建成在斗争中失败身死,那么我一样可以以我的才智为你所用。
玄武门之变
关于忠臣,魏徵颇有自己的一番议论。他说:“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这样“不做忠臣”的论调是极标新立异的。他解释说:“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龙逢、比干是也。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在他的这套理论里,臣子之所以成为良臣,是因为受到君主的善待和重用,这说明君主英明睿智,君臣相得益彰,所以国祚可以传至万世。而忠臣,就像龙逢、比干,身死名灭,是因为君主昏庸,这样君臣不睦,国家必受灾殃。
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自己,所谓魏征要努力做一个“良臣”,让李世民成为“明君”。这样的一种倾向与魏徵耿直的性格结合,主要就在进谏上表现出来。虽然魏徵自言不做忠臣,但李世民依然多次以“忠”来褒奖他,如称赞他“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民”。自从李世民为魏徵定下忠臣的调子,此后对魏徵的评价也多沿着这条主线,把魏徵的进谏与忠诚联系在一起,比如独孤及赞美他“爱君忘身近贞”,《旧唐书》称他“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就这样,曾经事二主的谏臣魏徵不仅成为了良臣,也成为了千古忠臣。
二、山东人也能做宰相
隋唐时期,中国北方存在着严重的东西隔阂,根源在于北周与北齐的对立,隋唐王室俱出自北周,因此往往对山东的北齐故地人士存在偏见。陈寅恪曾经提出著名的“关陇本位政策”与“关陇集团”说,认为北周、隋、唐三代的政权都控制在一个来自关陇地区、通过婚姻紧密联系的军事贵族集团手中。
然而,政权由某一个小团体所垄断,必然会导致决策的正确性受到影响,因此,除了集团内的长孙无忌等人之外,李世民还积极招揽山东、江南等地的各类人才,吸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以裨补缺漏。而魏徵就是山东集团的重要代表。
李世民
魏徵出自山东,始终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