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让你穿越回到古代,你该怎样准备高

西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31/9386064.html

科举考作为中国古代的高考,发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绵延存在了近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特产之一。

中国高考考生

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应试者依次参加童试、院试、乡试及会试等阶段考试,争取能有机会参加由皇帝钦命大臣主持的殿试成为进士、探花、榜眼甚至状元;

作为古代文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科举考伴随着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经历了它的产生、发展与没落,在中国古代政坛、文坛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周朝(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时国家机构实行“世卿世禄”制,其各个组成部分实际上主要由统治集团内部成员所世袭领有;

春秋时期(公元前年~公元前年)世卿世禄制逐渐被由举荐考核任用的官僚制度所替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面的扩大更加速了这一过程;

汉朝(公元前年~公元8年,公元23年~公元年)时主要采用察举制与征辟制提拔民间人才,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著作《汉书卷一·高帝纪》记载有“《高帝求贤诏》: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这是乡贡的最初形态;

汉朝元光元年(公元前年),汉武帝刘彻根据哲学家董仲舒(公元前年~公元前年)著作《举贤良对策》的建议令各郡国察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后来两科逐渐合并为重在德行的一科称为“孝廉”,并增加重在才能的“秀才”察举科目;

南朝梁历史学家萧子显(公元年~公元年)著作《南齐书·谢超宗传》记载有:“都令史骆宰议,策秀才考格,五问(合格)并得为上,四、三为中,二为下,一不合与第。”,此时开始明确秀才科举策试规定,而且科举考试比过去要严格得多;

初唐历史学家姚察(公元年~公元年)及其子姚思廉(公元年~公元年)著作《梁书·武帝记》记载有天监8年(公元年)5月壬午诏云:“负袟成风,甲科间出。方当置诸周行,饰以青紫,其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选可量加叙录。虽复牛监、羊肆,寒品、后门,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此时开始明确提出针对寒门庶族子弟不论出身,及格就有官做的随才录用制度;

唐朝史学家杜佑(公元年~公元年)著作《通典》卷一四《选举·历代制》记载有:“北齐选举,多沿后魏之制,凡州县皆置中正。其课试之法,中书策秀才,集书策贡士,考功郎中策廉良。天子常服,乘舆出,坐于朝堂中楹,秀孝各以班草对。字有脱误者,呼起立席后;书有滥劣者,饮墨水一升,文理孟浪者,夺席脱容刀。”,此时开始明确分科别类实行科举考,并且要监督考场,成绩差的考生还会受到惩罚;

直至隋代之时的科举实质上为察举,虽然都要通过朝廷考试,但是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而且考试在察举中并不重要基本不存在落榜,而皇帝以下的各级官僚权贵手中则掌握着决定性的举荐权,因此察举并不是两汉仕进的最大渠道,一般没有门路的布衣贫民百姓几乎没有被察举的可能。

状元及第

科举制的真正成型是在唐朝,唐朝武德4年(公元年)唐高祖李渊(公元年12月21日~公元年6月25日)诏令“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复,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入贡”,提出了“每年十月”赴朝廷应试的定期,明确了州、县地方预试,即相当于后世“乡试”的办法,而且不必像隋代那样必须经官府举荐;

唐高祖李渊武德5年(公元年)的诏书更是明确了士人可以“投碟自应”,下层寒士得不到举荐者“亦听自举”,“洁己登朝,无嫌自进”自此正式确定了士人“自举”、“自进”的制度,标志着以自应考试为特点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朝时设立有每年定期考试的“常科”和由皇帝临时下诏考试的“制科”两种科举考制度;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武则天(公元年~公元年12月16日)时还加设了武举;

秀才科在唐朝的要求特别高,因为很少有士人应试秀才科,不久就废除了,此后“秀才”慢慢演化为对一般读书应举者的通称;

明经科和进士科在唐朝科举吸引的应试者最多;

明经科起源于汉朝,在唐朝各科中取士最多,主要考包括《老子》在内的各部儒家经典,但不是全考,而是分为明一经、两经、三经、五经四个级别;

唐朝开元25年(公元年)唐玄宗李隆基(公元年9月8日~公元年5月3日)规定明经科在考试时还要加试时务策,由考官就当前时务提出策问,考生书面作答;

进士科为唐朝最荣耀尊贵的科举考,主要考涉及国家现实问题的“时务策”五条,促使读书人从纸堆中爬出来面向社会,观察、思考问题并设计解决办法;

唐朝调露2年(公元年)唐高宗李治(公元年7月21日~公元年12月27日)规定进士科在考试时还要加试帖经、杂文,其中杂文泛指诗、赋、箴、铭、表、赞等文学类,使进士科形成为杂文、帖经、策问三场考试制;

唐玄宗规定进士科在考试时为诗赋为主要内容,他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了很多很有才学的人;

唐朝科举考每年春天在京师长安的尚书省举行称为省试,初期由尚书省吏部负责考功员外郎主持,玄宗开元年间改由礼部贡院负责侍郎主持考试、阅卷及放榜等科举考全程称为权知贡举,此后历朝相沿不变;

唐朝科举考的应试者主要由官办学校的学生生徒和经县、州地方考试合格再到京师应试的自学或民间私塾学生乡贡两部分人组成;

其中“乡贡”考生会于每年十月随地方向京师进贡的粮税特产一起解赴朝廷,称为“发解”,故将县州地方考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

唐朝科举考通常在二月放榜,录取者谓之及第或登科、登第、擢第、登龙门等,因所有应试者必须要在应试前投状而将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所有与状元同榜之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在杏园参加宴会称探花宴,故宋代以后将科举考的第二、三名分别被称为榜眼、探花,宴会后还会同到慈恩寺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

常科及第后,还要经过吏部的选试考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如在吏部的选试考试落选,就只能先到节度府当幕僚,等以后再得到正式的官职;

武举科开始于武则天长安2年(公元年),主要考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由兵部主持考试,应试者主要来源于乡贡,“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唐朝“制科”的科目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等多达一百多个,应试者可以是平民、常科及第者、罢任甚至现任官员;

宋朝初期承袭唐朝科举考试制度只设地方县州的发解试和中央尚书省礼部的省试,开始每年举行一次,后来有时一两年举行一次,宋朝治平3年(年)宋英宗赵曙(年2月16日~年1月25日)正式规定为三年一次,地方县州于秋天进行发解试,尚书省礼部于第二年春天进行省试,之后的当年进行殿试;

宋朝开宝6年(公元年)宋太祖赵匡胤(公元年3月21日~公元年11月14日)规定皇帝亲临的殿试也设为定制,殿试时由各考官代替皇帝阅卷,并将名列前茅的试卷送呈皇帝御览,由皇帝控制科举的最后一关殿试后,新及第的进士们即成为“天子门生”;

宋朝将县州发解试第一名称为解元,中央省试第一名改称为省元,只有获得天子殿试第一名方称为状元,“两种三元”遂成为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愿望;

宋朝将参加殿试的进士分为一等进士及第、二等进士出身和三等赐同进士出身,南宋后还要举行专门典礼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于琼苑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并成为定制;

明朝洪武17年(年)3月明太祖朱元璋(年10月29日~年6月24日)命礼部颁定《科举之式》制定了科举考的成文法规,使科举考成为一个层次、等级、条规、名目繁多苛严的庞大体系,并成为永制;

明朝状元榜

明朝科举考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五级及不同的层次:

1、童试为最初级的地方县府考试,通过者成为童生,表明已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

2、院试为在府州的学院考试,分为岁试和科试两级,岁试为每年举行的童生入学考试,通过者成为生员即“秀才”,科试为对已在学校的秀才考试,通过者可参加乡试,未通过者要受处罚甚至取消生员资格;

明朝科试也称为录科,通过者相当于脱离平民阶层而成为“士”,可以享受免除丁粮役税、国家供给优厚廪生或次一等增生的食廪、政治司法特权等;

3、乡试又称大比、秋闱,为每三年一次的各省考试,在农历8月初9、12日、15日举行三场,又称乙科,所发榜称为乙榜,与进士的甲科、甲榜相对应,通过者成为举人,即具备做官资格,因此是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一关,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4、会试又称春闱、礼闱,为乡试后次年2月初9~15日的京师礼部三场考试,通过者成为进士,发榜时除正榜外还常有副榜,录入副榜的举人不算进士但可以授予学校教官或入国子监监生,或安排其他较低级官职并获得一定的俸禄;

5、殿试为会试后一个月即3月15日的最后一级科举考试,主要考一道由皇帝临时从内阁大臣预拟题中圈定的时务策,通常只排名不落榜,排名前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列为一甲进士及第,其后若干名二甲进士出身,又若干名三甲同进士出身;

殿试后10天即3月25日,新的进士和殿试官员在礼部享受御赐“恩荣宴”,宴后前三名一甲进士会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等清要之职,其余进士会再参加一次馆选或朝考并结合殿试名次授予官职,优者可进入翰林院。

科举考不分世庶向全社会开放,的确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全国无数书生读书人之间的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如能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而万里挑一的状元更是人中之龙、天之骄子,但从总体上看,最终能真正被称得上一流人物的状元却又屈指可数、凤毛麟角,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官僚官场腐败的历史局限性无法得到根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