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祥钦身世之谜

北京看痤疮好医院 http://m.39.net/news/a_9323135.html
  

乾隆二十九年白石谢氏一修族谱合族公刊:"历年既久,莫详世纪之编,旧书早忘,难考生卒之实,惟我祥钦公徙白石而启入赘梁门,以发祥翁婿一门,事迹可考"。

梁宗乾一修族谱自序云:“我梦公自南宋间由江右太和徙湘上胡洲,事有确据,而历传道隆公、法通、法广、法兴等诸公又莫详其世次昭穆,必至祥钦公之由胡洲而白石,以谢为梁,始有实录,此皆吾族之不能无遗憾者也"。

梁宗乾一修族谱作序:"……先世元珍公、明卿公、友权伯倡修家乘,每以远考无证而不果,然亦各订墨谱于世,次莫考者则止,汇载其名于梦来公以下之递传是也,于事有实录者则必悉详其迹,如钦公以下之派衍是也,此三公者夫岂不能强合哉,亦不欲使子孙蒙谬冒之讥耳,……思孝不寐,恐子孙繁衍,家无成书,后愈失所考据,其图修辑,推予以为主修,予乃谬膺兹任,夙夜祗惧,悉检箧内元珍公、名卿公、友权伯遗书,及一切追荐墨谱,恭阅而安议焉。钦公以前世次如或可详,三公其详之矣,钦公以后之派衍,如或可略,三公其略之矣,三公不及详,而我必以强合他人者为详,则乱宗,三公未尝略,而我必以苟就他人者为略,则忘祖。乱宗不义,忘祖不仁,不义不仁,吾何以堪。因祖欧公叙近之法,述二公缺疑之意,推钦公为鼻祖,由是而支分派别,序昭穆垂世,承承继继,靡不昭然,知所自焉。后之人或有谓予为忘远者,余固不能辞,然亦不必辞也。钦公之以谢为梁,钦公非忍忘梁,余之以钦为鼻祖,予又宁忍忘梦公以上乎?盍亦无征不信,不得仍其旧耳。览斯谱者,其谅予心夫"?

祥钦公九世孙梁宗乾造假编修的谢梁谱祥钦公九世孙梁宗乾造假编修的谢梁谱

(二)白石村谢氏二修族谱的记载

云池公二修族谱自序:"遞傅累葉,派系难稽,洎至祥钦公由胡洲移居白石,赘梁承顶梁册而遂更姓梁,始有實錄"

云池公在白石谢氏二修族谱作序云:"……文聰生子八,昌侣居十甲,昌信居邵邑,昌儀、昌禎居安邑,昌佐、昌佑、昌代居址未詳,昌祥居白石,正當元末明初,賦役煩重之時,而又父子兄弟離散,其有招赘事無疑,據此,則祥欽公當居隆字派,然旣以祥欽为始祖,而又以本宗舊譜生庚不足信,則將於何日致祭耶?今欲於昌隆二代姑闕其疑,而遂以立清爲二世祖非不可以意斷,然苦無確據,安敢游移两可而自蹈遺漏之罪乎?至若正元公所撿遺片,以興成为祥欽父,則既無其母氏,以祥欽爲隆远婿,則梁姓老譜内又無其人,以大雷、大禮爲祥欽子,則又無立清一派,乃或欲認桃林一支,謂祥欽卽文通。

又據新化三溪老譜謂文通生永樂十九年,又據所撿遺片謂祥欽或卽立清,更移下一班庶於時代相合,此皆遷就其説,尤爲蔓引瓜牽者也。抑又考之會宗錄,宋靖康年間有一文通曾居永寗之雅岡,後開永新龍泉及白石各支,然此乃江西白石,非我湘邑白石也。總之,修譜之道,以前人舊譜爲據,而尤以綱鑑爲经嘗。考明紀賦役編册始於洪武十四年,欽公時年二十有七,正统四年有沐國公甫劈雲南事,舊載隆昱應伍腾衝衛軍,昱公時年三十有四,均於綱鑑時代亦相符。是故,欽公以前之世系,三公未嘗詳,宗乾公遵之,余亦遵之,所謂疑以傅疑也;欽公以後之世系,三公未嘗畧,宗乾公仍之,余亦仍之,所謂信以傅信也。余生也晚,由元明而来,四百有餘歲矣,所見異詞,所聞異詞,所傅聞又異詞,縱舊譜有舛谬,亦宗乾諸公任其咎,余又安可以騎牆之見,而爲杜撰之詞哉?爰爲之考其異同,劾其眞僞,因不憚縷述,以昭茲来许,而孰得孰失,後之人必有能辩之者"。

白石谢氏续修族谱纂修云池公撰写的序文白石谢氏续修族谱纂修云池公撰写的序文

(三)四川射洪《白石谢梁氏谱》记载

四川射洪《白石谢梁氏谱》序文:"……至五十四世祖,讳通添,生五子,长文通,字祥钦,入赘於梁,更名隆远,顶其班行复姓谢梁。迄今六十四世祖宗荣公自湖广,白石堡人氏,先生太高祖系荣公之季弟宗馨也。彼时,迁蜀居射洪县四垭口,后迁三台县罗家堰之独柏树青龙嘴居住。其在湖广者,自祥钦公至崇字派,凡十四代,悉于国朝嘉庆十一年()改祠归宗,仍专姓谢。故老谱谢氏宗祠条规,言之切切。凡置罗产业契约,送情挂帐,诸般字据务要更梁书谢。尚不遵族命,即为灭祖欺宗。又谓凡会科考试,务要更梁书谢。又谓祥钦公一脉后裔,各户家神香火,务要顶谢更梁。如是言之至再、至三。而今居蜀者,究未改也。余细询先生,以不改梁姓之故。先生曰:尝闻先辈云,向自闻湖广还宗后裔,我族香火曾更梁书谢也。不数日,而疾作病兴,灾害迭至,族人大恐。乃复谢梁并书,旋即无恙。此我族凡祥钦公之后,皆谢梁并书也"。

(四)湖南谢氏族谱的记载

1、扶洲谢氏谱。康熙四十三年,扶洲谢氏添荫茂对公作《谢氏白石纪略》文曰:"……文通祖,字祥钦,通添祖长子,张祖妣出,生于正德九年,至嘉靖四年就婚于梁,梁昌杰是其岳父也,嗣后以谢之文字班更梁隆字行,生子六,立清、立缘、立全、余三人早殇,与梁祖妣合葬本处马嘴脑大坟山夘山酉向,荫实悉之,荫不能强之,兹不敏敢以祖宗一脉长作秦越联达,是深有望于后之修谱者"。

另有扶洲谢氏古老族谱(年代不详)云:"通添生文通,字祥钦,永乐八年入赘梁门,长子立清、次子立缘、三子立全”。

2、扶洲谢氏桃林支谱。嘉庆七年,桃林谱云:"文通即祥钦,生永乐八年,十二岁徙白石,入赘梁昌杰家,顶其门户赋税,更名隆远"。

3、扶洲谢氏青山支谱。乾隆甲寅青山谱:"……文通,字祥钦,宏治十四年辛酉九月十三日辰时生,万历五年丁丑十二月初十日戌时故,徙居白石”。

4、新化三溪谢氏族谱。新化三溪族谱记载:"……通添长子文通、字祥钦,明永乐十九年生,十二岁入赘白石梁昌杰家,更名隆远”。

另外,清代著名的烧车御史,扶洲谢氏族人谢振定(-),曾应邀给四川省射洪县白石族入川始祖定梅公墓撰写碑文,称定梅公为族祖;谢振定之子谢兴峣(-)也曾应邀为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白石族入川始祖永历公之子兴杰公撰写碑文,称兴杰公为族兄,理所当然的将白石谢氏视为同宗本家。

扶洲谢氏康熙谱对祥钦公身世的记载扶洲谢氏乾隆谱对祥钦公身世的记载

(五)白石《谢氏家谱》记载

道光五年,白石谢氏珠滨公七世孙,谢兴雅照老谱抄于湖南湘乡白石的《谢氏家谱》中记载:

1、关于祥钦辈分。谱云:"从惟兴公历数代至通添公生于明洪武五年,二十七岁生文通,字祥钦,永乐八年徙居白石入赘于梁,娶梁昌杰之女一贞为妻,共梁,昌杰是谢文通之岳”。

2、对于后代改姓态度。谱云:“礼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我族发源南土至祥钦公迁居上湘白石,后之报本断自,祥钦以前旧谱尽缺略x矣,祥钦公后不宜废梁,斯不遗xx,梁因自有后也,祥钦公入赘于梁,赘也并继也,以为继则义,当专为梁后;以为赘则仁,仍专为谢后,此两言决矣而旧……。

3、对于颠倒辈分的态度。谱云:“太和县千秋乡携手来湘,梁则布居白石,公则布局胡洲,非本末明德者也,而以惟兴公之子孙,庚二十二郎由畡町铺亦迁胡洲,与公同姓,实是一家,公之于梁姓,则有旧好,不数传亦徙白石乌竹山,与梁比鄰而居,……又且将祥钦公为一世,以昌杰为二世,隆远为三世,岂知祥钦隆远一人也,以一人而戕贼为二世,非正心修意之道也,以昌杰为二世,不知光x也,冒认他宗为我姓,非致知格物之辩也,嗟呼,中多x混,忌不痛哉…

4、关于祥钦世系。谱云:白石实桃林九辈祖通添公元配张氏所生长子,讳文通,字祥钦,十二岁入赘于梁……。

(六)、梁氏洞上族立纲公房墨谱记载

据梁氏洞上族立纲公房墨谱记载:“立纲公与谢张氏私通生子,取名谢祥钦,因私情暴露,祥钦母子遭谢家抛弃,其时立纲公堂弟立清公无嗣,祥钦被立清公收为抚子,更名大雷”。

白石谢氏和扶洲谢氏合修的嘉庆谱白石谢氏和扶洲谢氏合修的嘉庆谱白石谢氏和扶洲谢氏合修的嘉庆谱

对谢氏族谱记载的分析研究

根据湖南各地谢氏族谱、白石其他支系族谱,以及梁氏族谱对白石族谱的记载进行分析研究,可得出以下初步结果:

(一)、源流论述前后矛盾

白石谢氏族谱对于祥钦公身世的记载是矛盾和纠结的。一面故作疑问状,说祥钦公之前世系"远考无证,派系难稽”;另一面又自圆其说,杜撰"梦公从江右太和而来,历道隆、法通、法广、法兴等诸公,至祥钦公始有实录"。这是梁宗乾等人为"脱梁返谢"设计的障眼法。运用先自我否定,再自我肯定的伎俩,以混淆视听,达到先模糊,再改变祥钦公身世和辈分的目的。

(二)身世记载漏洞百出

按白石谢氏族谱记载,祥钦公是一个连自已父母是谁都不知道,其它家庭情况更是毫无所知的人,却清晰地记得自已的出生年月日时,还准确地记得其祖上的来历和姓名,这也只有杜撰其事的白石谢氏族人才会相信。只要有一点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就能洞悉其用意和目的。祥钦十二岁抚并赘于梁(按白石谢氏谱记载已21岁),一个已经年满十二岁的少年,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也不可能不记得其家庭情况的信息。这是白石谢氏族人选择性失忆,为自己虚构家族世系,安排祥钦当始祖打伏笔、做铺垫,自欺欺人罢了。

(三)掩耳盗铃故弄玄虚

“通添长子文通,字祥钦,十二岁徙白石,入赘梁昌杰家,更名隆远,自祥钦公至崇字派,历十四代"。这是白石谢氏族谱和扶洲谢氏族谱的记载。

另外,清代著名的烧车御史,扶洲谢氏谢振定(-),曾应邀给四川省射洪县白石族入川始祖定梅公墓撰写碑文,称定梅公为族祖;谢振定之子、进士、宜宾知府谢兴峣(-)也曾应邀为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白石族入川始祖永历公之子兴杰公撰写碑文,称兴杰公为族兄。自古以来,白石谢氏和扶洲谢氏都互相视为同宗本家。

可是,白石谢氏族人连自已的族谱与先祖都不承认,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而始终沉浸在自己编造的谎言之中,其人其族,可悲可叹。其掩耳盗铃的真实目的就是想逃避事实,若承认了谢文通,字祥钦,抚并赘于梁,更名隆远的事实,就无法再篡改历史,颠倒祖孙,侮辱梁氏先祖,报曾受梁氏歧视和侮辱之仇,还会使白石族首倡“脱梁返谢”,虚构祥钦身世者的丑恶嘴脸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这是白石谢氏难以承受的。

三、对祥钦公真实身世的考证分析

根据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多部谢氏族谱的记载,可以得知以下历史事实:

扶洲谢氏通添公与原配张氏生一子文通、字祥钦,侧室杨氏生四子,文迪、文远、文遂、文逵。张氏长通添公十岁,长杨氏十八岁。张氏因年龄等原因遭通添公抛弃,残生青灯古佛、黄卷为伴。其子祥钦受继母杨氏凌辱,遂离家出走,流落到白石梁昌杰公家,抚并赘于梁,更名隆远,子孙遵行梁氏字辈(宇顺应世文,昌隆立大春,元珠安定友,宗庙永兴崇)。

越数代至元字辈前后,随着昌杰公家族人口增多,入赘隆远公(祥钦)后裔与昌杰公嫡传后裔产生矛盾。受尽欺凌和歧视。入赘的隆远公(祥钦)后裔便怀恨在心,力图报复。

隆远房梁元珍亲身经历和见证了其家人受欺凌、侮辱和歧视的过程,仇恨根植其心,其手书家谱时不认梁氏先祖,只从隆远公(祥钦)开始记载(古代每个家庭或家族都有逐代记录家庭或家族成员生卒时间和葬所的传统)。梁元珍的做法和对梁家的仇恨,经梁明卿传至梁友权。

梁友权的野心和目的比梁元珍和梁明卿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不仅继承了其先辈对梁家的仇恨,还想要族史留名,为白石谢氏开宗立派,他违背大多数族人的意愿,试图改姓修谱,颠倒爷孙,侮辱梁家先祖。因受到大多数族人的反对,而未能遂愿。

这一对梁家的仇恨,在乾隆年间又传至梁宗乾。为避公众舆论的指责和族人的反对,使自己的背信弃义行为,显得有理有据,冠冕堂皇。他绕了个大弯子,假借乾隆三年至九年曾在湖南做过道台的谢济世之名。谎称谢济世支持返谢,批示《各归本宗》,以此蒙骗公众和其族人,达到羞辱梁氏和返宗之目的。他便杜撰了白石谢氏一修族谱,颠倒祖孙,推祥钦为始祖,改白石始祖梁昌杰公为祥钦之子,改隆远公为祥钦之孙,梁氏隆昱、隆达二公为隆远公胞弟,狠狠的羞辱了梁氏一番,报了其先人在梁家受欺凌和歧视之仇。

假的就是假的,只能蒙骗人一时,不可能蒙骗人永远。在科技发达、信息畅通,历史资料查询便捷的今天,真相已大白于天下。笔者在此呼吁至今仍对梁宗乾所编假话深信不疑的少数白石谢氏族人,千万不要再错下去了。

白石梁氏德高望重的族老、著名诗人梁上泉宗贤说的好:“人生不忘来时路,姓氏兼融宗族篇”。观山、洞上梁氏与白石梁氏和谢氏,历史上因入赘姻缘而成为同宗兄弟。虽然由于历史原因,部分白石梁氏已经返谢。但今天无论是姓梁、姓谢、还是姓谢梁,大家都是世机公的子孙,原本是一家,追根为一脉,本来有爱无怨,更无仇恨,应按照面向未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对子孙后代认真负责的态度,化干戈为玉帛,齐心协力,共同续写宗族新篇。

世机公二十世孙梁上泉题字世机公二十世孙梁上泉题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4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