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王朝。在很多地方的表现都让我们觉得神奇且不可思议。
首先需要确定的是隋朝有不可一世,艳压群芳的恢宏气势和庞大胸襟。
统一:隋朝结束了从永嘉之乱以来将近年的分裂局面,使中华大地重新统一,这份功业的伟大之处,几乎可以和秦始皇统一六国相提并论,甚至比秦灭六国还难能可贵。
文明:隋朝以高超的智慧,建设性的开创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开皇律等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不仅存于当代,而且流传后世,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成为治万世之良法。
富强: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并不亚于其他任何一个时代,在隋文帝统治初期,整个国家就已经实现了社会安定,经济富庶,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这是她抹不去的功业和成绩。
但是,隋朝又是暴虐无度,民不聊生的代名词,和后代的唐朝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从年开国君主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直到年隋炀帝江都宫变被杀,整个大隋王朝只有短短38年的存在,那么,如此富强文明的大隋帝国为什么会如此短命,隋朝勃兴速亡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历史真相呢?
原因之一:内部环境并不是十分乐观,北齐,北周(后来的隋朝),江南陈朝其实是被皇帝捆绑成了一个整体,彼此的隔阂还是非常大的。
隋朝继承于北周,因此不论是北周还是隋朝,其权力核心都掌握在关陇士族手中,而北齐的统治阶级则大多为山东士族。而南陈的统治阶级则主要以汉人,尤其是江南士族为主,三方的思想文化,统治水平,生活阅历几乎完全不同。隋文帝时代只是把三方全部平定,但是并没有消除内部本身的隔阂,这使得矛盾十分尖锐。
比如北周和隋朝就十分憎恶北齐和陈朝,他们称原北齐之民其为“机巧奸伪,避役游惰”之民,
而南方汉人对隋朝统治者也同样不满,《北史·苏威传》中就有“于是旧陈率土皆反,执长吏,抽其肠而杀之,曰更使侬诵五教耶”的记载,南方汉人的这种叛乱时常发生。
虽然两位皇帝励精图治,但是他们的大部分时间热衷于开疆拓土,建立功勋;而没有把重心放在合理爱民上,这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都没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对待高层进行严密控制,对待百姓实行高压统治,看似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发展”,实际上统治形式并没有跟上,加速了整个社会的消亡过程。
换言之,如果全国人民都用一种“仇视凶恶”的眼神去看待身边的人或者远方的人,那么这个时代也就濒于终结了。
原因之二:杨坚杨广父子猜忌成性,没有宽容气度,且与关陇贵族矛盾拉大,动摇统治根基。
隋文帝本人是通过篡位上台,以外公的身份夺走了北周的天下,建立隋朝。所以性情十分多疑猜忌,对待下属也十分高压,不甚宽容。唐初君臣议政时,李世民就曾批评过隋文帝为人苛察,喜欢用小的权数去驾驭天下,但是不识人君之大体。
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顺而已。——《贞观政要》
隋炀帝本人较之父亲,也非常敏感多疑,不管是老臣高熲还是亲信张衡,都不是特别信任。尤其是在对待老臣杨素的问题上,更是直接说出了诛杀全族的冷血之言,凉薄无情,令人胆寒。
及素薨,帝谓近臣曰:“使素不死,终当夷族。”——《资治通鉴》
而且,隋朝还建立了科举制,一方面,虽然网罗了天下人才,隋朝向一个全面发展的帝国前进;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慢慢和关陇贵族疏远了距离。
要知道,隋文帝建立隋朝,依托的就是关陇贵族对他的支持,杨广可以夺位成功也离不开关中氏族的帮助,而现在,父子俩同时放弃了这个关键砝码,用山东,江南势力去平衡关中势力,让全国人才都进入隋朝的高层领导班子,这是隋朝思想的进步,但也是皇权和关拢士族之间的权力博弈。
其实,不管是修建洛阳还是创建科举制度都是为了改善朝中格局,这样的大动作使得关陇士族集团感觉到了危机,而北周和隋朝均起于关拢,但此后随着皇权和关陇士族矛盾的激化,动摇了统治根本,导致隋末天下动乱时,皇权无所依靠。隋炀帝也只能困守江都,成为一个孤家寡人。而同样是关中士族的李渊一组异军突起,凭借很少的兵力,在极短时间内便能攻入长安的一个重要原因。
原因之三:隋炀帝本人滥用民力,好大喜功。
隋炀帝杨广在位共计13年,但是在这13年时间里,他办了很多大事,而且件件都是大工程。现在我们只选三件最大的工程来说:营建东都,修长城,开凿大运河。
大业元年,营建东都洛阳,如此繁华宏伟的一座都城,用了10个月的时间,每个月征调的民夫万人次;大业三年,修长城,又是发丁百万;大业元年到大业六年,每年的枯水期就去挖运河,每年动用的人工也超过了万人次。
全部都是以百万为计数的人次,这不禁让我们不寒而栗,这么繁重的工作普通百姓怎么能承受呢?
一位唐史研究者胡如雷先生就给隋炀帝做过一个简答的估算,从炀帝继位一直到大业八年东征的八年时间里,隋炀帝一共兴修了22项公共工程,总共动用人工更是高达万人次。而当时,全国人口总数也不过万,我们折算下来,每年征调的民夫高达万,相当于全国人口总数的1/10,相当于全国的成年男丁几乎都被派到了各处的工地上,这不是骇人听闻嘛。
这样的滥用民力背后就是劳动力的大批死亡,营建东都“僵仆而毙者十四五”,修长城时“十五六”,挖运河更是“死尸满野”,河修到哪里,运尸的车就得跟到哪里。
可以想见,这样的皇帝对待人民,怎么能得到百姓的拥戴呢?
结语:隋朝的灭亡,是诸多因素的共同结果。三家势力强行合并,缺乏社会基础;放弃勋贵支持,失掉臣子忠心;皇帝浪费民力,造成全国接反。但是隋朝的勃兴速亡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以至于后期成长的唐朝可以做到兼顾社会发展和百姓可承受力,进而产生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盛世”的良好局面。而今天,隋唐连称,也是对这么落寞王朝一点最后的补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