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慈墓志》,全称《大隋使持节大将军工兵二部尚书司农太府卿太子左右卫率右庶子洪吉江虔饶袁抚七州诸军事洪州总管安平安公故苏使君之墓志铭》,又称《苏孝慈墓志》《苏使君墓志》等。隋仁寿三年(公元年)刻。清光绪十四年(公元年)夏出土于陕西省蒲城县。志石为正方形,边长83厘米,37行,行37字。原石现存陕西蒲城县博物馆。
据光绪十五年(公元年)蒲城县令彭洵书《苏孝慈墓志跋》载:“光绪戊子(公元年)夏,邑西崇德里居民从土穴得此志。前令尹张君荣升恐损失,舁嵌书院壁间,一时拓者坌集,声溢都门。”墓志出土当年,县令张荣升于碑文第31行“文曰”下方空白处刻跋二行,后此跋文又被人凿去。未刻跋时,原石“曰”字下有三个芝麻大的小坑横列,凿跋时,此小坑亦被凿去,故“曰”字下无跋而有三点之拓本为出土后初拓。《苏慈墓志》岀土较晚,因书法精湛,字迹清晰,无一损字,成为学习楷书的极佳范本,历来为世所重。毛凤枝《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至此志楷法精健绝伦,实为佳刻。盖隋人楷法集魏齐之大成,开欧虞之先路,其沉着痛快处,有唐人所不能到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取隋第十一》曰:“《苏慈碑》以光绪十三年出土,初入人间,辄得盛名。以其端整妍美,足为千禄之资;而笔画完好,较屡翻之欧碑易学。于是翰林之写白折者,举子之写大卷者,人购一本,期月而纸贵洛阳。信哉其足取也!”苏慈,字孝慈,传见《隋书》卷四六、《北史》卷七五,两书均写为苏孝慈,盖以字行。志文较之史传,在苏孝慈的生平历官方面记载极为详尽,但于苏孝慈些比较重要的政绩,也有所缺漏,如《隋书·苏孝慈传》云:“先是,以百僚供费不足,台省府寺咸置廨钱,收息取给。孝慈以为官民争利,非兴化之道,上表请罢之,请公卿以下给职田各有差,上并嘉纳焉。”此事亦见《隋书·食货志》的记载:“至(开皇)十四年六月,工部尚书、安平郡公苏孝慈等以为所在官司,因循往昔,以公廨钱物,出举兴生,唯利是求,烦扰百姓,败损风俗,莫斯之甚。于是奏皆给地以营农,回易取利,一皆禁止。”可见这是苏孝慈生平比较重要的善政,志文的缺载,应当说是不小的疏漏。又如志文未记载苏孝慈去世的具体年月,考《隋书·高祖纪》“(仁寿元年)四月以淅州刺史苏孝慈为洪州总管。……六月癸丑,洪州总管苏孝慈卒。”另据志文“春秋六十有四”的记载,可知苏孝慈当是生于西魏大统四年(公元年),卒于隋仁寿元年(公元年),这也是墓志中不应有的疏略。
原文
大隋使持节大将军工兵二部尚书司农太府卿太子左右卫率右庶子洪吉江虔饶袁抚七州诸军事洪州总管安平安公故蘇使君之墓志铭公讳慈,字孝慈,其先扶风人也。九曲灵长,河流出积石之下;十城侧厚,玉英产崐仑之上,故地称陆海之奥,山谓近天之高。秀异降生,岐嶷继体。祖树仁,黑城镇主。父武,西魏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兖云二州刺史、平遥郡开国公,赠绥银延三州刺史。时魏氏秦赵将分,东西竞峙。公王父、显考,立事建功,庇大造於生民,奖元勋於王室。福延後嗣,以至於公。公承亲之道,孜孜先色;奉主之义,謇謇忘私。宽仁笃行之风,彰於弱掺;成务理物之志,表於壮年。後魏初,起家右侍中士。三年,加旷野将军。周明革运,授中侍上士。天和二年,授右侍上士。四年,授都督,充使聘齐。五年,治大都督,领前侍兵。六年,授正大都督,仍领前侍兵。公久劳禁卫,频掌亲兵。慕典军之慎密,似秺侯之纯孝。其年,重出聘齐,受天子之命,问诸侯之俗。延誉而出周境,陈诗而察齐风。还授宣纳上士。王言近纳,帝命攸宣。咫尺当扆之尊,涣汗如纶之重。七年,授左勋卫都上士。建德元年,授夏官府都上士、治中义都上士。九府分职,六官联事。公遍历兼治,庶积咸举。四年,授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领骨附禁兵。台司之仪,功高东汉;车骑之将,名驰朔漠。其年,改领左侍伯禁兵。五年,周武帝治兵关陇,问罪漳邺。发西山制胜之众,挫东赢乞活之军。一鼓而穷巢穴,三驱而解罗纲。公潜禀神筭,内沃皇心。惎帷幄之谋,董权劲之卒。欲渡河北,汉光与邓禹计同;将涉江南,晋武共张华意合。及伪徒平殄,齐相阿那肱巳下朝士数百人,公受诏慰纳,并率所领影援高隆之兵,还授开府仪同大将军,封瀛州文安县开国公,邑一千五百户。开幕府而署贤,垂徽章而发号。峻田井之赋,展车服之容。宣政元年,授前侍伯中大夫。其年授右侍伯中大夫。其年周宣帝授右少司卫中大夫。大象元年,授司卫上大夫。二年周靖,授工部中大夫。开皇元年,诏授太府卿,其年改封泽州安平郡开国公,寻转司农卿。逢舜日之光华,睹汉官之克复。国渊天府,粟衍泉流。自非物望时材,何以当斯重寄。二年,诏授兵部尚书,其年兼授太子右卫率。四年,诏知漕渠?副监事,七年,兼右庶子,寻改授太子左卫率。喉唇治本,元凯抠端;领袖宫僚,股肱储卫。八年,判工部尚书,其年又判民部、刑部尚书。十二年,授工部尚书,其年授大将军,卫率封如故。十八年,以君王官积,岁承明倦。谒出内之宜,刺举佥允,授浙州诸军事、浙州刺史,大将军封如故。政平讼理,威申泽被。仁寿元年,迁授使持节总管吉江虔饶袁抚七州诸军事、洪州刺史。行清明之化,播信顺之规。吏畏之如神明,民归之若江海。时桂部侵扰,友川拥据。诏授公交州道行军总管。方弘九伐,遽絷千里。遘疾薨于州治,春秋六十有四。粤以三年岁次癸亥三月癸卯朔七日己酉归葬于同州莲芳县崇德乡乐邑里之山,谥曰安公,礼也。公树德为基,立言成训。扬清以激浊,行古而居今。韬难测之资,蕴莫窥之量,存善无际,殁爱不忘,可谓具美君子矣。先远协吉厚夜戒期。祖奠迎晨,徂芳送节。茫茫原野,前後相悲;冉冉春冬,荣枯递及。世子会昌等,终身茹酷,毕世衔哀。感静树於寒泉,托沈铭於幽石。文曰:岳峻基厚,流清源洁。动静无滞,方圆有折。举直平心,连从掉舌。独悲魏禅,终存汉节。骏发克昌,申甫贞祥。作镇忧国,隼集鹰扬。迁都尊主,?辅龙驤。诞厥令胤,传兹义方。一毛五色,一日千里。堤封绝际,波澜莫涘。天经至极,人伦终始。优学登朝,飞英擅美。钩陈奕奕,陆卫森森。戎章重绾,侯服再廞。端储率校,掌庚司金。五曹遍历,二部频临。洛泝江风,驰雨布去。叹其早来,歌其暮除。恶伐林,求贤开路。二岭行涉,五溪将渡。阅世俄尽,观生易终。泛舟川逝,推毂途穷。松阡暗日,柳驾摇风。郇戈楚鼎,盛迹元功。
译文
大隋使持节、大将军、工兵二部尚书、司农太府卿、太子左右卫率、右庶子、洪吉江虔饶袁抚七州诸军事、洪州总管、安平安公、(古+攵)苏使君之墓志铭。苏公讳慈,字孝慈,他的先祖是扶风郡人。黄河蜿蜒绵长,流水出自积石山下;增城险峻雄厚,玉英产于昆仑山上。所以大地是海陆的堂奥,山脉被形容为高耸接天。杰出人材的降生,总是相继而出,前后接续。苏公的祖父苏树仁,为魏黑城镇主。父苏武,为西魏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兖州、云州二州刺史、平遥郡开国公,赠绥州、银州、延州三州刺史。那时北魏分裂,东魏、西魏两相对峙,苏公的祖父和父亲建功立业,庇护黎民,造福百姓,受到王室隆重的嘉奖。先祖的福泽延及后世子孙,直至苏公。苏公侍奉尊长,孜孜不倦,和颜悦色;奉劳君主,正直忠贞,大公无私。他宽厚仁慈、踏实勤恳的作风,早在幼年就已显现;打点琐事,处理政务的才能,到壮年更为突出。西魏时,他最初由任右侍中士起家。恭帝三年(公元年),加授旷野将军。北周建立,授以中侍上士之职。天和二年(公元年),授右侍上士。天和四年(公元年),授都督,充任使者出访北齐。天和五年(公元年),兼管大都督的事务,领前侍兵。天和六年(公元年),授正大都督,仍旧领前侍兵。苏公一再任职禁卫,多次执掌亲兵慕典。他行事周细慎密,就如西汉秺侯金日碑那样忠孝稳重。同年又出访北齐,接受天子的委任,考察诸侯的风俗。他未出国境已声誉远播,观风望俗,考察了齐国的民风。归国后被授宣纳上士之职,在皇帝身边接受诏告,传达于远方。他的身影,与万岁之尊近在咫尺;他的职责,关系着国家政令的重大出入。天和七年(公元年),授左勋卫都上士。建德元年(公元年),授夏官府都上士、治中义都上士。九府各有其能,六官共襄政务,苏公几乎出任过所有部门的职务,都取得了各自的政绩。建德四年(公元年),被授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领胥附禁兵台司之仪。他的功业与东汉车骑将军窦宪一般卓著,扬名于大漠。同年改领左侍伯禁兵。建德五年(公元年),周武帝发兵关陇,向北齐都城邺进军,以战无不胜的劲旅,挫败了苟且偷生的残兵,一举攻入齐国巢穴,不数战便大获全胜。苏公深谋远虑,策略无不符合皇帝的心意,运筹帷幄,调遣精兵,就像东汉光武帝刘秀将要渡河北,与邓禹计策相同,也像晋武帝要讨伐东吴,与张华不谋而合一样。待到敌军覆败,殄灭了齐丞相高阿那肱以下高官数百人。苏公受诏招纳降军,并率部下支援了高隆之的军队。回兵后,被授开府仪同、大将军,封瀛州文安县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他开幕府,纳贤才,受策命,发号令,纳赋税,治车服,一展荣华。宣政元年(公元年),授前侍伯中大夫。同年,又授右侍伯中大夫。同年,周宣帝继位,又授以右少司卫、中大夫。大象元年(公元年),授司卫上大夫。大象二年(公元年),周静帝授以工部中大夫。隋开皇元年(公元年),诏授太府卿。同年,改封泽州安平郡开国公,不久转任司农卿。时逢虞舜盛世,百官各司其职,国家府库充盈,天下粮食丰足,如果不是苏公才干卓越,众望所归,何以能担当如此的重任。开皇二年(公元年),诏授兵部尚书。同年,兼授太子右卫率。开皇四年(公元年),受诏任知漕渠副监事。开皇七年(公元年),兼任右庶子,不久改授太子左卫率。苏公乃朝廷重臣,国家元老,领袖百官,辅佐王室。开皇八年(公元年),代理工部尚书之职。同年,又代理民部尚书、刑部尚书的事务。开皇十二年(公元年),授工部尚书。同年,授大将军卫率,仍封安平公。开皇十八年(公元年),朝廷因为苏公任官多年,勤劳王室,出入有节,举察公正,授为浙州诸军事、淅州刺史、大将军,仍封安平公。在他任上,政治清平,民无争讼,声威独树,恩泽广布。仁寿元年(公元年),改授使持节、总管洪州、吉州、江州、虔州、饶州、表州、抚州七州诸军事,并任洪州刺史。他施行清明的教化,传播信顺的规约。官吏敬畏他有如神明,民众追随他有如百川归海。那时桂林山越相聚为乱,交州李佛子起兵割据,朝廷下诏授苏公为交州道行军总管,正待他将要兴兵讨伐,追捕顽贼,却得病逝世于洪州治所,享年六十四岁。仁寿三年(公元年)三月七日,将他归葬于同州蓬芍县崇德乡乐邑里的山中,朝廷赐谥为“安公”,以示恩礼。苏公生平立德为本,出言成训,激浊扬清,进善斥恶,怀有古风而精通时务,蕴藏着常人难以窥测的资质和度量。为善不遗余力,大爱遗世难忘,真可谓是完美的君子啊!今占卜吉日,选定葬期,出殡祭奠,迎来晨曦,落花春去,远送先人。茫茫原野上,送葬的队伍绵延悲泣。冬去春来,时光流逝,荣枯转换,世事变迁,这也是大自然的规则。世子苏会昌等从此终身含着悲痛,永无欢颜!大树萧萧,黄泉清冷,此将苏公的事迹刻于志石,流传于地下。铭词曰:山岳之所以高峻,因为它有广厚的地基;河流之所以清澈,因为它有洁净的源头。苏氏的祖先或入世或隐居,为人处世并无滞碍;他们的行事或方刚或圆柔,一切皆有准绳。东汉时有苏章,他行为正直,心念无私。战国时有苏秦,他陈说利害,游说六囯,联合抗秦。汉末魏初,苏则见曹丕称帝,独自痛哭。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不辱使命,气节长存。这些圣明的先祖,福佑着子孙世世昌盛。苏慈的先祖镇守边庭,忧劳国事,他们神武英迈,叱咤风云。虽然朝代更迭,他们始终辅佐在圣主之侧。苏慈就是他们杰出的子孙,票受了先人的美德。他是一毛五色的凤凰之雏,他是一日千里的骏马之驹。这美德的世代传承,犹如没有堤岸的大海,波涛无涯;又如天地的永恒运行,人伦相继,始终不绝。苏慈学优出仕,登朝佐治。他文章俊秀,擅名当世。他出任禁卫,刀枪熠熠,陛卫森森。他一再领兵,挂印授将;他迭获封侯,官服赫赫。他辅佐太子、典率将校、掌管粮米、司守金库,五曹职官无不经历,兵部工部频频受职。洛水、长江的流域,他的徳行广为流布。万众感戴他的恩德,常叹他去时何早,来又何迟!他铲除恶政,犹如砍伐树林;他访求贤才,为后世开启先路。正当他将要跋山涉水、远征山越之际,却不幸得病逝世。历世终有尽头,人生容易老去。泛舟江水,感叹逝者如斯。推毂前行,而今路途已穷。这坟前松径幽暗,日色无辉,柳丝缠绵,随风摇曳。郇戈可以留铭,楚鼎用以刻文,我们在此刻下铭文,让它记载他的丰功伟业,传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