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我们都很熟悉,那是太史公司马迁用了毕生心血写出来的,司马迁也因《史记》而名传千古。二十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二十五史则是中国历代的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历史上记载各朝各代历史的二十五种史书,打头阵的就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
二十五种史书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旧唐书》、《旧五代史》、《清史稿》。
在历史上,按规矩是把《三国志》及以前三部史书合称“前四史”。明朝时,以《元史》及以前诸史为正史,称“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年间,《明史》问世,与此前的正史合称“二十二史”,后又将《旧唐书》并入其中,从而得“二十三史”。后又有人将早已散佚的《旧五代史》依据《永乐大典》等辑录整理成书,经乾隆皇帝钦定,与“二十三史”合称“二十四史”,成为过去传统史学领域中的“正史”。
“正史”,即由官方编撰或认可的史书。那么二十四史与二十五史、二十六史的区别。二十四史是我国历史上各朝代由官方编撰,内容多采用正史资料,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开始,到明朝崇祯皇帝为止,共计二十四部,故称“二十四史”。
年,时任中华民国总统的徐世昌将《新元史》列为国学正史,从此二十四史变成二十五史,但这一做法并没有得到全国人的认可,人们把由赵尔巽统稿的《清史稿》作为第二十五史。但也有史学家编纂史书的时候将《新元史》和《清史稿》都列入了国学正史,故而又有二十六史的说法。不过对二十六史说法的认可,还有待商榷。
古人编写史书有多种体裁,二十五史均采用纪传体,此种体裁创始于司马迁所作的《史记》。纪传体以“本纪”和“列传”为主体。“本纪”的内容是围绕帝王展开,按时间顺序记载重大事件,排列在全书之首。“列传”主要是人物传记。不论是《史记》,还是其他纪传体史书,“列传”在全书中的篇幅均为最多。
在“二十五史”中,一般把列传放在最后面。“本纪”、“列传”之外,《史记》还有“表”、“书”、“世家”。“表”采用表格的形式按一定的顺序,谱列人物和事件。“书”专门记载各种典章制度,每一篇“书”,犹如一部专门的典章制度史。“世家”则主要用来记载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历史。
在“二十五史”之中,除第一部《史记》是通史之外,其余皆为断代史。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历史的史书或史书体例。通史是不限于一个朝代、通贯古今的史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如《史记》《资治通鉴》《中国通史》等。
读史可明鉴,知古可鉴今。“二十五史”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历史的标志,是世界上唯一载录绵延数千年的信史,是我们可以源源不断汲取的智慧源泉。(文/蔡驷读历史图/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