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渊事变始末论孙权的镇抚四夷构想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公孙渊封王,并非孤立事件。对孙吴政权而言,它是“镇抚四夷”的环节,是“受命于天”的体现。

嘉禾二年(),辽东军阀公孙渊遣使渡海,向孙权称臣纳贡。

考虑到公孙氏一贯是曹魏的附庸,此次“改换门庭”,意义便非比寻常。

振奋之下的孙权,给了公孙渊集团最高的政治待遇。直接“封燕王、加九锡”,令其都督幽、青二州十七郡;甚至还遣江东兵马万人,远渡辽东,壮其声势。

是时()江东文武对孙权的疯狂行为、极为不满,劝谏上疏却均石沉大海。甚至张昭、顾雍等元老级人物,还遭到孙权的无情报复。

历来观点,大抵将“公孙渊事件”看作孙权“荒淫无道”的象征,但实际另有深意。

此即孙权的一贯的治策略。大抵出自两方面考虑:

其一是筛选朝中的“异见势力”,借题发挥。

其二是北连公孙渊,达成“中央执要、四方来效”的政治成就。

换言之,招募公孙渊、并非孤立事件。

孙权以江东为根基,向西通好蜀汉、向东进取夷洲(今台湾岛)、向南联络珠崖(今海南岛)与东南亚诸国,向北招诱公孙渊。实际是效法先代霸主“镇抚诸夷、宣威四方”的政治功业。

本文共字,阅读需10分钟

①江东的辽东的历史渊源

辽东与江东虽有万里之遥,但交通往来已久。

孙氏立国江东,横跨荆、扬、交三州。大抵是今湖南湖北、东南沿海以及越南北部。

公孙氏立国辽东,占据幽州东部(平州),大抵是今辽东半岛大部与朝鲜半岛北部。

两地相距遥远,在曹魏占据中土的情况下,陆路断绝,往来主要依靠海路。

辽东与江东

孙权赐公孙渊“金银财物、九锡王位”,虽略有逾制、尚可理解。

东吴君臣争执的核心问题,是孙权为何要派“甲士万人”入辽东。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给出解释。

其一是历史往来渊源;其二是“联合军事行动”的准备。

(1)历史交往的渊源

辽东与江东,在汉末往来,远早于公孙渊称藩孙权()。

最早的往来记录、可以通过公孙渊“杀害吴使、叛投曹魏”的上表中看出。

即公孙康(渊父),昔日曾斩杀东吴使者,以示效忠曹操。

(公孙渊)又曰:“臣父(公孙)康,昔杀(孙)权使,结为雠隙。”--《魏略》

按公孙康死于建安十二年(),可知孙权交通公孙氏,当在此前。

换言之,赤壁之战()前,江东与辽东,已经有了外交往来的尝试,虽然以失败告终。

在公孙渊称藩之前,两地亦有“马匹交易”的记载。

(辛)毗上疏曰:“窃闻诸葛亮讲武治兵,而孙权市马辽东。”--《魏书二十五辛毗传》

可知赤壁之战后,鉴于“三足鼎立”的形势,公孙氏恢复了与孙氏的“友好往来”,还互通贸易。

如果将曹魏看作“陆路霸权”的话,东吴则具备了某种程度的“海洋文明”特征。孙权执政期间,对东南亚的拓展、对台湾、海南地区的探索,是颇有成果的。

辽东公孙氏因为地理因素,也颇重视海航。早在公孙度(渊祖父)时代,便遣军队从辽东渡海赴青州东莱(今山东半岛最东侧),并在此设置了“营州”。

(公孙度)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魏书八公孙度传》

营州即青州东莱

汉末群雄中的太史慈、邴原、刘政等人,自幽州返回青州,无疑就是经由公孙度开发的航路。

(2)军事行动的准备

孙权敕封公孙渊时,渡海助战的万余兵甲,是东吴君臣争论的核心。实际从孙权“天下一统、于是定矣”的感慨中,不难看出其欲“发兵北上、剿灭曹魏”的雄心大志。

虽然考虑到魏吴的国力对比,“统一天下”无疑是痴人说梦,但有了辽东的助力,在孙权看来,似乎“或可一战”。故不顾群臣谏阻,执意发兵助战辽东。

虽然最终东吴的兵士财宝皆“殁于北国”,不过不宜将“万余兵马”视作单纯的“鼓吹仪仗”。

实际东吴的兵马抵达辽东后,其规模还一度引起了公孙渊的恐惧,最终分割制之。

(张)弥等人兵众多,见臣(公孙渊)不便承受吴命,意有猜疑。惧其(指吴兵)先作,变态妄生,即进兵围取。--《魏略》

可见孙权派去的兵马,绝非简单的“壮其声势”,而是确有“夹击曹魏”的军事任务。

②对“忠奸”的筛选

引发“朝臣分化站队”的事件,往往会被君主利用,借以“清洗异己、打击政敌”。

孙氏虽然籍贯江东(吴郡富春),实际孙坚发迹、却在荆州与凉州,长期脱离乡土。

且孙氏父子,起自孤微,与门阀世家“大为迥异”。再加上长期在北国混战,导致其集团内部构成、大多来自外州。

如程普、韩当出自幽州,黄盖出自荆州。至于来自江北的“淮泗之士”(周瑜、鲁肃、张昭、张纮等)则更多,与江东土著格格不入。

原籍吴郡的孙氏,实际被扬州土著视作“外来殖民者”。在孙坚父子仕宦袁术的背景下,又多了一重“恶逆鹰犬”的骂名,其统治是十分困难的。孙策与孙权早期的“诛杀江东英豪”等血腥政策,也恰源于此。

孙策平定吴(郡)、会(稽),诛其英豪。--《会稽典录》

在这种恶劣的舆论环境下,孙权养成了严重的猜忌心理。对臣下的忠诚颇多怀疑。

孙权性多嫌忌、果于杀戮

孙权早期的统治手段、主要围绕“诛杀不合作的江东大族”。中后期则开始自导自演,连续炮制“暨艳案”、“吕壹案”、“二宫案”等惊天巨案,借机诛戮异己。最终竟连丞相陆逊、都被干掉了。

(权)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吴书二吴主传》赞语

权累遣中使责让(陆)逊,逊愤恚致卒。--《吴书十三陆逊传》

“公孙渊事件”的后续发展,实际也是孙权借题发挥、打击异己的行为。与上述诸案并无本质差异。

彼时遭到严重打击的、有张昭与顾雍。

张、顾二人均位高权重,居于宰辅。张昭是孙权的定策元勋,顾雍是吴国丞相。二人在反对敕封公孙渊之后,均遭到严厉打击。

(1)顾雍

顾雍是“吴郡四姓”的顾氏宗主,是江东豪族的代表人物,且平素“谨慎持重”,颇得孙权信赖,故受到的打击相对小,仅仅是被“驱逐出宫”而已。

吴丞相顾雍谏孙权曰:“公孙渊未可信……臣以死争之!”权令左右扶出。--《太平御览》

(2)张昭

张昭是江北人士(徐州彭城)中的“文人代表”,在江东本无根基,且赤壁之战时“力主降曹”,构衅孙权。因此受到的打击尤其巨大,被孙权“极尽侮辱之能事”,甚至“按刀喝骂”,斯文扫地。

权与相反覆,(张)昭意弥切。权不能堪,案刀而怒。--《吴书七张昭传》

最后张昭被轰出皇宫,还被孙权派人放火烧了房子,名望降至最低谷。

权恨之,土塞其门,昭又于内以土封之……权烧其门,欲以恐之。--《吴书七张昭传》

可以说,在孙权“心怀忌刻”的背景下,受到群臣一致反对的“公孙渊事件”,无疑是“肃反”的利器。故借题发挥,引蛇出洞,最终一网打击。可谓深谙权术之道。

③宣威四方

如开篇所述,敕封辽东公孙渊,并非心血来潮的“一时轻狂”,而是遵循“招抚四夷、扬威天下”的政治纲领。

孙权对周边势力的经营,是特别上心的。

东吴对四方的经营,即西方的蜀汉、东方的夷洲、亶洲(台湾澎湖地区)、南方的海南岛及东南亚诸国,以及北方的公孙渊。

(1)西方

吴蜀联盟,人所共知。

虽然表面上看,吴蜀地位平等,甚至还曾约定“灭魏后交分天下”()。实际孙权对蜀国是极端鄙视的,完全将其视作附庸。

蜀国本名“汉国”。问题是,“汉”只是自称;魏国称其为“贼”,而吴国称其为“蜀”。

甚至吴蜀联盟恢复初期,孙权还建议蜀国君主“可自称为汉中王”,连刘氏父子的皇帝身份、都不肯承认。

(孙权曰)前所以名西为蜀者,以汉(献)帝尚存故耳。今汉已废,(蜀主)自可名为汉中王。--《江表传》

吴国惟一一次以“汉”称呼蜀国,是在蜀卫尉陈震,在黄龙元年()赴吴“庆祝孙权登基”的时候。

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吴书二吴主传》

按理,蜀国已经僭号称帝,“孙权称帝”无疑是对自己法统的挑衅。但彼时为了“抗曹大业”,诸葛亮不得不昧心承认孙权的帝号,还遣使往贺,可谓绥靖到了极点。

因此,孙权在“心情大好”的情况下,遂勉强承认了一次蜀国,称其为“汉”。但览查《吴书》诸列传,也便仅次一次而已。

吴蜀君臣往来时,孙权还会专门安排“辩士”,当面折辱蜀国使臣。

比如薛综、诸葛恪,曾在吴蜀使节宴会上,公开拿“蜀”字取乐。

因为“蜀”字由“目”“勾”“虫”三字组成,故薛综等人出言戏谑,称:

“有犬为独(獨),无犬为蜀。横目勾身,虫入其腹。”

(薛)综下行酒,因劝(蜀使张奉)酒曰:“蜀者何也?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吴书八薛综传》

有犬为独,无犬为蜀

可见,即使在蜀使在场的情况下,吴国君臣也从未将其放在眼中。还刻意拆文解字,极尽污蔑。

诸葛恪甚至公开声称“蜀国君臣是替陛下(指孙权)养马的”、“我叔叔(诸葛亮)不如我父亲(诸葛瑾),因为不懂得良禽择木的道理”,引得孙权心花怒放。

(诸葛)恪因下谢,权曰:“马未至而谢何也?”恪对曰:“夫蜀者陛下之外厩,今有恩诏,马必至也,安敢不谢?”--《吴书十九诸葛恪传》

可见,在吴国的叙事语境下,蜀国不过是低一级的边鄙小国,是替自己养马的奴仆,是可以随意折辱的小弟。

一言蔽之,蜀国构成了吴国“镇抚四夷”中的西方角色。

(2)东方

孙权对东方的探索,是颇费心力的。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等,率甲士万人,远征夷洲(台湾地区)。

(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吴书二吴主传》

虽然此役因疾病丛生,导致“吏士多死”,仅仅虏获了千余岛夷。但从用兵规模来看,其实与对待公孙渊(甲士万人)是相等的。

(3)南方

孙权对南方的经营,特别成功。

镇南将军吕岱,用兵东南亚诸岛国,历经“百数十国”,众小国皆“遣使供奉”。此事在《梁书》中有详细记载。

及吴孙权时,遣宣化从事硃应、中郎康泰通焉。其所经及传闻,则有百数十国,因立记传。--《梁书诸夷-海南诸国传》

东吴渡海远航、宣威岛夷

权又遣将军聂友、陆凯率兵三万讨伐珠崖、儋耳,将今天海南等地纳入版图。

秋七月,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以兵三万讨珠崖、儋耳。--《吴书二吴主传》

了解如上故事,再结合“敕封公孙渊”的后续看,辽东地区实际是孙权“镇抚北夷”的重要环节,是“中央执要、四方来效”的象征,是东西南北“四方拼图”中的最后一块。

由此,也便能充分理解、为何公孙渊遣使称臣,能引发孙权的狂喜,甚至说出“天下一统、于是定矣”的昏话。

因为“北方拼图”的凑齐,使得“迷信鬼神、年逾六旬”的孙权,相信“天命在己”,甚至认为灭魏之事,指日可待。

④小结

“公孙渊称臣事件”因为始末发展的荒唐可笑,往往被视作孙权的劣迹,其实有失之偏颇。

二者交往渊源,早已有之,甚至早于赤壁之战。虽然彼时的交往不甚成功,但从“辽东贩马于江东”的后续发展看,双方关系还是比较和睦的。

富春孙氏发自孤微,受尽乡土士族的歧视,因此孙氏父子三人,皆养成了“轻狂好杀”的恶习。

相较之下,孙坚、孙策杀人比较直接;而孙权的心术则险恶许多。往往借他人之手,寻衅滋事,借机发挥。校事吕壹、选曹尚书暨艳、鲁王孙霸等人,无不是孙权扶植的棋子;待孙权清洗政敌之后,又皆弃若敝履。

注:暨艳、吕壹、孙霸等巨案,皆孙权在幕后操纵,故意挑起内斗,以擅权柄。魏晋领域学者对此论述颇丰,文多不载。

在举朝反对“敕封公孙渊”的浪潮下,政治嗅觉灵敏的孙权,无疑发现了又一次“明辨忠奸、打压异己”的良机。顾雍、张昭、陆瑁等大族或名士代表、皆先后罹难。

其中当以张昭受到的打击最为残酷,斯文不在、声名堕地、连房子都被孙权烧了。

至于赴辽东壮其威势的“万余兵甲”,则身负军事任务;即助战公孙渊,攻伐曹魏,与孙权南北夹击,实现“天下一统”的夙愿。

考虑到孙权对东方(甲士万人)、南方(甲士三万)的经营规模,可知对北方的增兵助战数量,其实并无不妥。吴国臣僚争执的核心、实际在于公孙渊反复无常,很可能会临阵倒戈。不幸言中。

辽东问题、并非孤立的线索,而需要配合孙吴对西方、东方、南方诸地的“战略布局”来看。

换言之,孙权实际以扬州为核心,向四方伸出触角、拓展势力,以此达到“镇抚诸戎、宣威四方”的政治目的。

孙权“镇抚四方”构想

在此舆论指导下,与吴国国力相近的蜀汉、也被严重贬低成了附庸;几乎与未开化的岛民相提并论。乃至座上“公开嘲谑蜀使”,荒谬至极。

换个角度看,蜀国虽仅一州之地,却“北连羌胡、南抚诸戎、东连孙吴”,实际也是相同的路数。皆小国寡民,却欲自作大言以“合于天道”,倒是颇为有趣。

曹魏三分有二、尚未自大;吴蜀国小民寡、却宣威四夷。可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典范吧!

从积极的角度看,在鼎足三分的环境下,本着“镇抚四方”的帝王功业标准,三国君主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边境探索”事业。

曹魏重新建立了汉末断绝已久的“西域长史府”()。蜀汉对西南地区的经营尤其出色,至晋朝在南中另设宁州,统治更为深化。孙吴精通航海、对东南方向的拓展,亦为可观。

这大概是“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带来的一点客观进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当指如是。

我是胖咪,百家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

Thanksforreading.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