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期的北魏陶俑首服存在多个集中的分布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不同区域所体现出的是不同的文化特征,各个区域又存在相互交流所产生的共性。
北魏平城时期陶俑首服的区域特征
北魏平城时期陶俑首服集中分布在三个区域,即西部地区、盛乐中心区及平城中心区。西部地区又包括河西及关中地区。西晋以后,至太延五年(年)北魏统一西部地区,河西除了前凉(年—年)、西凉(年—年)等汉族政权外,还经历了氐族后凉(年—年)、匈奴沮渠氏北凉(年—年)北凉。关中则经历了匈奴前赵(年—年)、后赵(年—年)、氐族前秦(年—年)、羌族后秦(年—年)及匈奴赫连夏(年—年)。
除此之外,西部地区还有鲜卑族分支秃发鲜卑等建立的南凉、西秦等,但国土面积小,存续时间短,影响不大。北魏统一之前,西部地区政权林立,民族众多,陶俑首服与盛乐中心区相比,也更具复杂性,既有魏晋遗风,又有西域少数民族特征,受鲜卑族影响反而有限。
平城时代早期,西部地区出土的首服以各式小帽、巾式软帽、兜鍪为主。小帽中的合欢帽为魏晋时期流行的一种丝织小帽。帷帽、类风帽、巾式软帽则为胡服。帷帽广泛流行开来已到唐高宗以后,但实际是一种羌族服饰。
类风帽、巾式软帽着帽陶俑均为胡人。而此时陶俑首服中兜鍪种类、型式众多,一是受战争频发的影响,二则可能与五胡善于兵器铸造有关。应劭《汉书注》:“径路,匈奴宝刀也。”《晋书》载:“赫连勃勃委阿利造五兵之器,精锐特甚。”赫连勃勃即为赫连夏的开国皇帝。太延五年(年),北魏灭北凉,统一了北方。此后,西部地区逐渐受鲜卑影响,太安五年(之后),陶俑首服中出现了软巾垂角短裙的鲜卑帽,且数量较多。除此之外,类风帽等其他少数民族特征仍有保存。盛乐中心区与平城中心区都属北部地区。北部地区西晋之后北魏之前共经历了前赵、后赵、前秦三个政权,北魏则为拓跋鲜卑建立。
盛乐中心区自西晋之后便为拓跋鲜卑的聚居之地,北魏之前远离政治中心,与柔然接壤,北魏初建之后又为都城,故而受汉族及匈奴等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影响有限。盛乐中心区的陶俑首服带有明显的鲜卑族特色,十字垂裙的鲜卑帽占绝大多数。
平城中心区同处北部地区,出土的北魏陶俑首服则集中在第二期,保留了盛乐中心区浓厚的鲜卑族特色之外,也受到了西部地区的影响。鲜卑族内部的汉化改革,也促进了陶俑首服的发展。
首先,迁都平城意味着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大量人口迁移与文化输出,平城中心区出土的陶俑首服与盛乐中心区的陶俑首服应存在一定的继承关系,实际也是如此。如盛乐中心区的十字垂裙风帽在平城中心区也依旧流行。平城中心区的陶俑首服比之盛乐中心区还有发展和创新。这一时期,北魏服饰的汉化改革就已经开始。天兴元年(年),道武帝命“朝野皆束发加帽”,虽成效甚微,但束发已成为陶俑首服发展的一个动因。为了适应女性的束发高髻要求,十字垂裙风帽发展出了高冠的新形态,而为了适应南迁后平城较为温暖的气候条件,又出现了高冠短裙的新形态,同时轻薄的软巾风帽也开始流行开来。除此之外,仪仗骑俑中出现了新的鸡冠型风帽。
其次,北魏统一西部地区后,为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及平城发展的劳动力需求等原因开始徙民入京。始光三年(年),破赫连夏统万,徙民一万家入京;神鹿四年(年),吐谷浑灭夏,献赫连定与夏公卿将吏千人入京;太延五年(年),灭北凉,徙凉州三万家入京。大量西部地区的移民流入平城,其中包括手工业者等,使陶俑首服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平城中心区既出现了与西部地区相似的圆顶盔式兜鍪与类风帽。
总的来说,北魏平城时期盛乐中心区陶俑首服主要体现鲜卑特征;西部地区陶俑首服前期保留了一定的魏晋之风,且其他胡族特征明显,后期受鲜卑文化影响,开始鲜卑化;平城中心区的陶俑首服则集鲜卑与西域胡族特色于一体,还受汉化及气候的影响,促使了传统鲜卑帽的发展与改进。
北魏洛阳时期陶俑首服的区域特征
北魏洛阳时期陶俑首服集中分布在五个区域,即洛阳中心区、西部地区、平城中心区、邺城中心区、青齐地区。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年),北魏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部分上一时期平城中心区的陶俑首服特征在洛阳时期得以延续。如圆顶盔式短兜鍪、圆管状顶盔式短兜鍪及圆顶方面阔类风帽等,但因汉化改革的强力推行,保留的型式数量十分有限。迁洛之后,洛阳中心区成为北魏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鲜卑族内部推行汉化改革的前线,陶俑首服最大的特点就是表现出了明显的汉化趋势。此时,孝文帝改革进入第二阶段,改革重心从制度层面转向了文化及风俗习惯,禁胡服为改革的主要措施,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陶俑首服的发展。
平城时期广泛存在于仪仗骑俑、仪仗立俑、伎乐舞乐俑中的各式鲜卑帽大多已经不见,只有极少数的镇墓武士俑、甲骑具装俑及仪仗立俑着新的扎裙或短裙风帽,取而代之的则是大量的型式丰富的兜鍪、小冠、笼冠及束发软巾。且迁洛之后,虽仍有高车、柔然等西域胡族人口内附,但平城时期丰富多样的胡帽,除圆顶方面阔类风帽外都已不见,新出现的胡帽也只有三类,且数量极少,可见也是受禁胡服的影响。且北魏洛阳时期陶俑首服虽整体呈现汉化特征,但汉化的程度是有阶段性的。迁洛初期,北魏服饰的汉化改革受到了以太子恂为首的鲜卑贵族抵制,进行慢,程度低。《南齐书·魏虏传》:“宏(孝文帝)初徙都,恂意不乐,思归桑干。宏制衣与之,恂窃毁裂,解发为编,服左袵。”
洛阳一期时,北魏陶俑首服汉化进程上虽较平城二期更进一步,但还处于初期阶段,影响范围较小,只集中在洛阳及邺城中心区;汉化首服类型也不够成熟,如小冠未成定制,洛阳、平城、青齐三地各不相同,束发软巾形态单一,扎束方式简单。孝文帝移风易俗决心之坚定,促使改革在曲折中依旧得政策等全力推行,到孝明帝之时,洛阳已“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二期时,洛阳地区的陶俑首服汉化程度已经很高,小冠已成定制,且迅速同化了邺城中心区与青齐地区西部;还出现了礼仪性质的笼冠;束发软巾的形态也更加丰富。
综上所述,北魏洛阳时期洛阳中心区陶俑首服呈现一种胡汉交融的风貌,且汉风更重。鲜卑族与西域胡族特征虽还存在,但受汉化影响,程度较低。汉化进程从一期开始,二期时已十分成熟。
邺城中心区因靠近洛阳中心区,在这一时期,陶俑首服特征基本受其影响,与之相似。青齐地区西晋之后长期处于慕容鲜卑的控制之下,后又归属刘宋,洛阳一期时还保留了较为明显的地域特色,如贾思伯墓出土的小冠。太和二十三年(年)以后,青齐地区尽归北魏,此后,其西部地区迅速被洛阳中心区同化,如河北吴桥北朝墓葬M1中小冠,与这一时期洛阳中心区陶俑小冠基本一致,东部地区则仍保留了部分地域特色,如临淄北朝一号墓中的青齐小冠。
平城中心区在这一时期已失去了政治与文化地位,成为了边镇之地,首服陶俑只出现在洛阳一期。平城中心区自道武帝、太武帝便开始推行的汉化改革以及孝文帝前期的汉化政策,使这一时期平城的陶俑首服也呈现出一种汉化特征。大同陈庄北魏墓出土的两件女侍俑皆着小冠,其中一件与青齐地区出土的陶俑小冠基本一致,应是受北魏“平青齐”时徙民入代京影响。
西部地区属于边镇地区,雍凉之地,驻者多为镇兵及家属,又为北魏安置谪徙罪犯、被征服的汉人豪族及西域胡族的主要地区,人口混杂,民族众多。洛阳一期,西部地区因地缘问题受中央影响有限,仍保留着平城时期的鲜卑化进程,如韦彧墓甲骑具装俑着扎裙风帽,直到洛阳二期,才出现了与洛阳地区相似的小冠,且仍有仪仗立俑着小冠短裙风帽。但同时,正光五年(年),西部地区镇兵因不满孝文帝改制后卑薄武人,自身长期与降户刑徒为伍,在洛阳“上品通官”眼中“役同厮养”,爆发了关陇起义,起义一直持续到中兴元年(年)。
再加上这一时期胡太后擅权,尔朱荣“河阴之变”,中央对西部地区的控制能力减弱,西部地区在各民族起义军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一股“复古”的文化风潮。表现在陶俑首服上,这一时期西部地区出现的圆柱顶兜鍪,与平城时期的圆柱顶及圆顶盔式兜鍪皆有相似之处,平城时期流行的巾式软帽与圆顶方面阔类风帽也重新开始流行起来。
总的来说,北魏洛阳时期洛阳中心区陶俑首服的鲜卑及西胡特征减弱,汉化特征明显,邺城中心区与之相似;青齐地区的陶俑首服前期地域特色明显,后期西部被洛阳中心区影响同化,东部地区仍保留了部分地域特征;平城中心区陶俑首服也存在明显的汉化特征,同时受青齐地区影响;西部地区陶俑首服汉化进程缓慢,呈现一种汉族、鲜卑族、西域胡族文化并存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