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三日泥,百钱买木屐论中国古代传统

早在隋唐之前,古代中国劳动百姓就发明了木屐,也可以唤作屐。在汉朝时期,木屐常与服饰搭配,作为一种常见套装服饰,它构成汉服足衣的一部分,是最传统最古老的足衣。当木屐鞋随着朝贡和商人僧侣等传播至海外,木屐开始风靡、流行于日本的民间社会。

而在中原本地,一定时期内,木屐也同样也引领了时尚潮流,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木屐在文人雅士之间不断亮相,甚至成为士人儒生等知识分子的身份的体现和象征。从汉至中国近代,木屐并未退出历史舞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起落落,它不是日本独有的特色,而是华夏民族中鞋履文化中的一部分。

一雨三日泥,百钱买木屐——中原的特色鞋履木屐

古代的木屐鞋底很厚,由木板、木屐带(鞋面)结合而成,为了方便在雨天泥中行走,木屐的木板底部被添了两条突起的齿突,这种两齿木屐常见于江南等地,其材料大多为桐木,当然也有桑木,桑木底的木屐称桑屐.

文献记载如《南齐书·祥瑞志》中便说到:(世祖)在襄阳,梦着桑屐行,度太极殿阶。

同时,古代还有有枹木屐,尤其在魏晋时期,木屐以枹木制成,用蒲为鞋,麻穿其鼻。从尧舜禹之后,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古人就开始穿木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其相关记载,南宋的《庄子·异苑》有曰介子推逃禄隐迹,抱树绕死,文公拊木哀嗟,伐而制屐。经刘敬叔所记载,春秋时期的王公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义,下令举国上下在介子推的亡月禁止生火三日,寒食一月,这便是传闻中寒食节的由来了。

除此之外,木屐不单单是由简单的木制而成,鞋面还会有一些装饰和其他布、革、皮等材料,例如其鞋面为丝帛之物制成,那么就称其为帛屐;若是用牛皮制作的,就称其为牛皮屐。

与此同时,除了美观之外,智慧的古人还考虑到其实用性能、耐用性,为增加木屐的防滑、耐磨损等作用,古人还在其木制鞋底下添上四个铁钉,增加齿轮等等。

除了用于穿行,古代的平底木屐(与两齿木屐不同)在出现在战场上,用于行军打仗,以免防止士兵们的脚部被带刺杂草划伤。平底木屐的这个作用不仅用于军人将士,乡野山村里的平民百姓也为了防止脚被带刺植物划伤而穿着木屐。

木屐由盛至衰的发展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木屐成为一种风尚,文人骚客引领着百姓广泛地接触了木屐;同时中原的木屐已经有了男方女圆的传统和区别。而木屐最为普遍的还数晋后的隋唐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到鼎盛时代,民风开放,政治清明,男女之间没有那么多的禁忌,百姓们在炎热的季节可以踏着木屐走街串巷。

而对于传统古老的风俗文化中,尤其是在汉代的婚礼事宜中,木屐作为一种足服会出现在女人们出嫁之时,新娘会穿上彩色系带的木屐进入礼堂。木屐还流行于上流社会的贵族阶级,譬如南朝梁的贵族就喜欢穿高齿屐。

而南朝的宋,统治者身体力行地保持着节俭的美德,而贵族们也在皇帝宫廷的影响熏陶下发扬节俭高尚之风而穿着木屐。

木屐很受文人儒士的喜爱,尤其是诗人,因此隋唐时期的诗文中经常出现木屐的影子。

譬如杜牧的诗中就写道:木屐者,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

到了宋代以后,南宋迁都城,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大片土地得以开发,人口大规模南迁,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超越北方,而在江南多雨的季节里,木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它被用作雨鞋而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诗人张瑞义就《贵耳集》中写了一段苏东坡冒雨戴笠着屐而归的情景:东坡在儋耳,无书可读,黎子家有柳文数册,尽日玩诵,一日遇雨,借笠屐而归。从中便可以窥见百姓农家生活中的木屐。

到了明清时期,木屐大多出现在东南湖广之地。而在满清贵族的缠足之风盛行之时,远在南岭以外的广东、福建一带,南方的妇女未染缠足之习,民风淳朴,加上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偏安王城的两广、福建的女子同男子一样,在粤东的客家人风俗习惯的影响下,不论晴雨天,或是夏夜乘凉,其家居都以穿屐为尚。

清朝用于日常家居的的男女木屐多为无屐平底齿,广东潮州一带品质最好、产销最多,其中以潮州散屐最为著名。同时这里的木屐装饰和材质都有所更新变化,木屐款式多种多样。

加上通商口岸的开放和商行市场的流行、制鞋业的发展和商品贸易的兴盛,这种平底木屐鞋甚至远销内陆海外各地,尤其热带夏季,大小商业城镇中木屐鞋店生意红火,声誉远播中外。

当然,随着科技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快捷式的城市生活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木屐鞋的发展,现在的木质木屐鞋仅仅流行于潮汕地区和部分南方的农村。随着高分子化合物技术的发展和工商业的发展,木屐已经被各种塑料鞋类所取代,变得更为轻便耐穿。

而交通工具的普遍和道路水泥等服务业工程设施的建设而减少了木屐鞋的需求,制鞋工业的发展和更新换代使木屐渐渐隐没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结语

古代的木屐是一种具有两齿的木底鞋,其特点是穿上它走路会发出吱吱嗒嗒作响的声音,相当于现代的木质硬底的高跟拖鞋,它被通常用于在南方的雨天、河滩、泥上行走。

木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有着将近五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高低而出现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它曾风靡于士人文化圈,又曾备受王公贵族们的喜爱。随着经济、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它源于古代生活,又消声于现代生活。虽然它渐渐不适应物质生活的发展,日益隐没于现代社会,但它始终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元素。

参考文献

1、《久远的木屐之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