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6句最霸气的传世金言明犯我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史学著作的合称,涵盖千余年历史的浮沉兴衰,对研究中国文化及历史有重要意义。史籍中不但记录许多事件起末,还流传下许多豪言壮语,值得我们今人去学习与探索,对我们处事立身都有莫大帮助。本篇总结六句最为霸气威仪之言,与诸君分享,愿诸君能从中受益。

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后汉书》释义:做人应当有雄图大志,如雄鹰一般翱翔于天际,怎么能如同母鸡一般蛰伏窝中维稳求安?

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只有立下雄心壮志才能大有作为,如若偏安一隅无所追求,那么人的一生便在碌碌无为浑浑噩噩中度过。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三国志》释义:人活于世,应该广交天下朋友,与行事坦荡光明磊落的人交往,才能处世顺遂事事顺达。

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结交什么样的朋友,便预示着自己将变为什么样的人,只有选择结交那些心胸宽广的仁义之士,才能使自己也变得达观豁达,从容处世。

运筹千里,勇冠三军,击剑则截蛟断鳌,弯弧则吟猿落雁。——《后唐书》释义:决策于千里之外能使战事获胜,勇气势不可挡冠绝三军,出剑能斩蛟龙断鳌龟,弯弓能射猿猴落鸿雁。

此句之意是说,做人做事要智慧与勇士并重,既能有运筹千里的谋略智慧,也要有勇冠三军的胆量气魄,做人如此则无往不利。

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宋书》释义:强劲的狂风席卷草原,才能看出哪一株草坚韧。经历过风霜严寒,才能够判断出哪棵树不畏惧严冬。

人也是如此,只有经受常人所不能经受的磨难,才能看出谁的品质优劣,只有经历过这些磨难,才能磨练出坚韧的品性。

我与国义同安危,岂有见贼不讨之理?——《北齐书》释义:个人的安危与国家的安危密不可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有外寇来侵犯,人人都应奋起抵抗将其消灭。

古语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安危与个人安危是相辅相成的,家国天下共存共亡,只有天下一心才能将贼寇拒之门外。

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书》释义:将敌人的头颅割下,悬挂到敌人的宫门之上,昭示告诫天下,若是有胆敢侵犯我大汉领土之人,即使相隔再远也一定将其诛杀!

昔日大汉天威国运强盛,纵观天下无人能与之匹敌,才能说出如此气魄的豪言壮语。今时今日我泱泱中华也是日渐壮大气势如虹,虽不欺人却也不畏人,也可托此句以明天下: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