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们说到,经剧组严谨考证,大同,是中国最典型的‘皇后之乡’。历史上,共有20位皇后和8位皇妃,故乡出自大同,或归大同管辖!
北魏皇朝,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本期起,我们介绍在西魏和北周方面,至隋唐,故乡为大同的4位皇后和1位皇妃。
一、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元皇后:
北周元皇后(?-年),冯翊公主元氏,籍贯代郡平城。北周太祖文帝宇文泰的嫡妻,孝闵帝宇文觉之母。
父亲为北魏广平王元怀,哥哥为北魏孝武帝元修。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元怀年出生于平城。因此,元皇后,籍贯为大同。
元氏,初封平原公主,下嫁开府张欢。张欢性格贪残,对待公主无礼,又杀公主侍婢。公主大怒,将此事告知孝武帝。孝武帝杀张欢,改封元氏为冯翊公主,改嫁宇文泰。
元氏,生北周孝闵帝宇文觉。
死后,与宇文泰合葬成陵。孝闵帝登基后,追尊母亲元氏,为王后。武成初年,又追尊为皇后。谥号文皇后。
二、西魏北周著名将领独孤信:生养3位重量级皇后
独孤信,鲜卑族,云中郡人,即今山西大同。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美男子之一,生养了3位重量级皇后。大女儿,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明敬皇后。七女儿独孤伽罗,是隋文帝杨坚的文献皇后。四女儿,是唐高祖李渊的母亲,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追封为元贞皇后。
所以说,隋唐盛世,皇族遗传基因,部分来自大同鲜卑族!
独孤信(年-年),云中(山西大同)人,原名独孤如愿,字期弥头,鲜卑族。西魏、北周时期名将,八柱国之一。
拓跋鲜卑发迹之初,有36个部落(《北史》认为46个部落)。独孤信先祖伏留屯,任部落大人。和拓跋氏一同兴起,成就北魏皇朝。
《北史》记载,北魏天兴元年(年),道武帝拓跋珪,将东部地区的高门弟子及豪杰两千户,迁到北部居住,以镇守边塞。宇文陵“随例徙居武川”。这是对“武川”这一名称最早的记载。北魏设“六镇”,武川为其中之一。六镇,是北魏抵御北方柔然入侵的重要军镇。镇守的将军,大多是拓跋家族的贵戚和北魏重臣。
和平年间(年-年),独孤信祖父俟尼,以良家子身份,从云中郡,镇守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独孤信父亲库者,为领民酋长,从小雄武豪迈,有节操义气,北州之人非常敬佩他。
独孤信,容仪俊美,善于骑射。正光末年,与贺拔度等一起斩杀卫可孤,一战成名。当时,北部边境动乱,独孤信逃到中山,成为葛荣的部下。独孤信年少,喜欢打扮,军中称为独孤郎。
年,尔朱荣击败葛荣,任命独孤信为别将,跟随征讨韩娄。独孤信单骑挑战,擒获贼寇渔阳郡王袁肆周。元颢进入洛阳,尔朱荣任命独孤信为前锋,与元颢党羽在黄河北面作战,打败乱军。
建明初年,出任荆州新野镇将,兼任新野郡守。不久,升任荆州防城大都督,兼任南乡郡守。独孤信治理二郡,政绩斐然。后来,朝廷召见,北魏孝武帝元修,对他很信任。
《北史》记载,孝武帝不甘权臣高欢操纵,想借宇文泰势力对付高欢。独孤信,不顾全家都在高欢领地。单骑追上西行的孝武帝。孝武帝感念“世乱识忠良”,封他为浮阳郡公。
当时,荆州被东魏占领。西魏派独孤信,招抚荆州。抵达武陶,东魏派弘农郡守田八能迎战,又派都督张齐民率步骑兵三千,欲切断独孤信后路。独孤信以不足千人,先后打败田八能和张齐民。乘胜平定荆州。东魏又派高敖曹、侯景等率军奔袭。独孤信寡不敌众,率部逃到南梁。在南梁居住三年,梁武帝特准许他回国。
年秋,独孤信到达长安,上书请求治罪。西魏文帝元宝炬,感念战功和情义,理解、宽恕了他。
年,东魏将领侯景等围攻洛阳。独孤信据守十几天。后作战失利,东魏攻占洛阳。
年,侯景侵犯荆州。侯景撤军后,宇文泰命独孤信,抚慰三荆。不久,任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
到秦州后,勤政爱民,教化百姓,劝田农蚕。几年后,当地富足,数万家流离百姓,自愿归附。因诚信而闻名。宇文泰,赐名为“信”。
年,岷州刺史,起兵反叛。独孤信走密道,平定叛乱。邙山之战时,大军失利。独孤信从后面袭击,西魏各路兵马得以保全。
年,升柱国大将军,位列西魏八柱国之一。总计攻克下溠、保卫洛阳、占领岷州、平定凉州等战功,增加封爵,听任转授给他的儿子们。位极人臣,地位显赫一时。
年,西魏大军东讨,独孤信率数万人随军,升任尚书令。六官建立后,任大司马。
年,宇文泰去世。临终前,将权力移交侄子宇文护。年正月,太师宇文护,拥立宇文泰嫡子宇文觉。逼迫西魏恭帝拓跋廓,禅位于宇文觉。宇文觉即位,代西魏,建立北周,是为孝闵帝。升任独孤信为太保、大宗伯,晋封卫国公,食邑一万户。
柱国、楚国公赵贵,不满宇文护专权废黜魏帝。联络独孤信,想除掉宇文护,被独孤信制止。被告发后,赵贵被处死。独孤信,以同谋罪被免职。一个月后,宇文护逼他在家中自杀。时年五十五岁。
独孤信很受百姓爱戴。‘侧帽风流’典故,出自《北史》,讲的是独孤信的风流轶事,表现其丰神俊逸。在秦州时某天,他出城打猎,不觉天色已晚,得赶在宵禁前回家。马骑得太快,差点摔下来。手忙脚乱狼狈之际,帽子被风,吹的凌乱不堪。守门的小吏,看在眼里。第二天起,满街都是模仿独孤信侧帽而行的普通官吏。过了段时间,整个城里,都是歪带帽子的人。
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在周、隋、唐三朝,都进入皇室,三代都为外戚。自古以来,从未有过。
三、北周明帝宇文毓的明敬皇后:独孤信大女儿
北周明敬皇后(?-年),名字不详,独孤信长女。籍贯云中(山西大同),鲜卑族。嫁给太师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宇文毓称帝后,追封皇后,谥号为敬,史称“明敬皇后”,陪葬于昭陵。
西魏,关陇集团首领是宇文泰。独孤信,同属关陇集团实权人物,位列八柱国之一。当时,贵族重臣间相互联姻。独孤信长女,嫁给宇文泰庶出的长子宇文毓。
宇文泰选继承人时,对众人说:“我想立年少嫡子宇文觉,但怕大司马独孤信猜疑。”大家沉默,因独孤信,是宇文泰长子的岳父。大将军李远说:“立嫡,符合礼法。独孤信猜疑,就杀了他”。随即拔出刀子。独孤信赶紧表明态度。宇文觉,成为继承人。
年,独孤信死后,妻儿都被流放到蜀地。显赫一时的独孤家,分崩离散。
年,宇文觉不满堂兄宇文护独揽大权,与李植等密谋夺权。被宇文护发觉,宇文觉被废黜。重新立宇文毓为王。夫贵妻荣,年正月,独孤氏也被立为皇后。
独孤氏,刚成为皇后三个多月,就因病去逝,葬于昭陵。年,宇文毓即皇帝位,追封独孤氏为敬皇后。宇文毓去世后,谥号为明帝。独孤氏,也被加谥为明敬皇后。
四、唐高祖李渊的母亲,追封为元贞皇后:独孤信四女儿
唐朝元贞皇后独孤氏,独孤信第四女。北周明敬皇后独孤氏之妹,隋朝文献皇后独孤伽罗之姊。嫁唐国公李。生育:唐高祖李渊、梁王李澄、蜀王李湛、汉王李洪和同安长公主。
丈夫李(?-年),史书中也写作李昺,字明泽,西魏北周时期大臣,李虎第三子,唐高祖李渊父亲,唐太宗李世民祖父。出身陇西李氏,父亲李虎,为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封陇西郡公。从小受到父亲的良好教育和影响,性情至孝,深沉有识量。
年少时,受到北周文帝宇文泰礼遇。西魏时,受封汝阳县伯,食邑五百户。不久,受封抚军大将军、大都督、通直散骑常侍。之后,转任车骑大将军。
西魏大统十七年(年),父亲李虎去世,李袭封陇西郡公,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北周建立后,追念其父功绩,追封李虎为唐国公。年,李世袭唐国公爵位,封御正中大夫。出任安州刺史,迁安州总管。为政简静,在当时甚有美誉。后来,加封为柱国大将军,拜少保、都督同华等八州军事。
年,李带兵驻守咸阳,以保京城长安安全。年,李病故,葬于咸阳。儿子李渊,建立唐朝后,武德元年六月,追谥元皇帝,庙号世祖,坟墓重新扩建,号为兴宁陵。
李渊生母独孤氏,常年羸疾不愈。儿媳妇们,因其性情严厉,都害怕她,全都称病,不来侍奉。只有李渊之妻窦氏,昼夜服侍,几乎不脱衣服鞋袜,动辄一个多月。
唐高祖武德元年六月六日,独孤氏被其子李渊,追谥为元贞皇后。
(未完待续)
自9月19日起,每周六、日及法定节假日下午,在大同代王府门外广场舞台,2部还原大同历史的古装剧,新版历史文化情景剧北魏《皇后之乡·太后巡游》,及新版历史文化歌舞剧大明《锦绣鸿途》,即将恢复免费公演!
温馨提醒:防疫为常态,观演戴口罩!人员不聚集,相互隔2米!剧组勤劝导,安全共文明!
下集预告:《西魏北周至隋唐故乡大同4位皇后1位皇妃(下)》
《千古平城》剧组
原创撰稿:冯哲
责编:张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