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穆玉容墓志端严简古,劲健飘逸,为

海南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78.html

《穆玉容墓志》,全称《魏轻车将军太尉中兵参军元珽妻穆夫人墓志铭》,北魏神龟二年()刻立。志有盖,盖呈覆斗形,顶面高23厘米,宽24厘米主,阴刻楷书“魏羽林监轻车将军太尉府中兵参军元珽字珍平妻穆夫人墓志铭”6行,满行5字,共27字。志高47厘米,宽48厘米,楷书,20行,满行20字。年出土于河南洛阳城南陈庄村南,始为于右任所获,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穆玉容墓志盖穆玉容墓志

《穆玉容墓志》结体端严简古,笔致劲健飘逸,平正中寓险绝之态,刚强中显温婉之姿,整体秀逸端雅,刻工精细,碑体楷象,是南书北传和唐楷先声的典型代表。

一、《穆玉容墓志》的主要内容及相关史实

志主穆玉容为北魏宗室元珽之妻。元珽,《魏书》卷十九《景穆十二王列传·安定王》有载:“永平弟珍平,司州治中。”元珽为北魏景穆皇帝拓跋晃之孙,安定靖王元休第五子。然传文至略,亦不载其妻子。此志与同时出土的《元珽墓志》可补史阙。

元珽墓志盖元珽墓志

此志载元珽为“魏轻车将军、太尉中兵参军”,《元珽墓志》载其殁于北魏孝昌二年(),官至左军将军司徒属,卒赠龙骧将军、豫州刺史。均可补史传。

《穆玉容墓志》载:“夫人曾祖堤,宁南将军、相州刺史。祖袁,中坚将军、昌国子。父如意,左将军、东莱太守、昌国子。”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引罗振玉《松翁近稿》云:“考魏书穆崇传‘崇宗人丑善,子莫提,从平中原,为中山太守,除宁南将军、相州刺史,假阳陵侯。’志之堤,则传之墓提,官职正同,当为一人。而一作堤,一作莫提,不知谁为得也?传载莫提子吐,而子袁与孙如意,则赖志知之。”

北魏穆氏,系鲜卑贵族,其先祖本姓丘穆陵氏,为北魏拓跋氏自道武中兴至孝文帝迁洛后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拓跋氏的重要部族。后“丘穆陵氏,后改为穆氏。”(《魏书·官氏志》)

志文用大量篇幅对穆玉容的卓绝姿貌、机敏聪慧、贤淑通达进行了描述,“夫人幼播芳令之风,早励韶婉之誉。聪警逸于机辨,諠燕华于姿态。”“既奉君子,礼德汪翔。家富缉谐之欢,亲无嫌怨之责。”惜其年仅28岁因病身亡。“蕙芷初开,莲荷始发,为玩未央,光华讵歇。”“翠帐凝尘,朱簷留月。慨矣天长,嗟乎地久。聟恸贤妻,儿号懿母。飞芳一坠,谁云臧否。独有玄猷,修传不朽。”

二、《穆玉容墓志》的书法艺术特色

此志志盖为中楷,笔画清秀圆润,结体宽松自然,且字数多达27字,为北魏墓志中所罕见。

志文镌刻精美,刻画精细,几近墨迹,书法精湛,保存完好,为北魏墓志的精品。罗振玉《松翁近稿》称:“此志与珽志同时出土,书法均至精,盖出一人手也。”

此志刻工精细,纤毫毕现。如“飞”字左边和右边的点笔势清楚,“家”字的宝盖头和下面笔画的笔势呼应等。整体行气自然,用笔精到,错落有致,耐品读,有静气,显韵味。如“爱”字长捺有隶书笔意,“励”字左右安排合理,在长撇的联系下,浑然一体,“穆”字左右交错,特别是右边的三短撇,显得飘逸自然。

碑体楷象,是此志的一个重要特点。所谓碑体楷象,是指此志书法本体上还是体现了北碑的特点,具备北碑的构架、质朴和厚重感。楷象是指其用笔用表现形式上已具有唐楷的特点,用笔灵动,笔画之间衔接自然,笔法的特点和规律感已显现。如“不”“矣”“铭”等结体厚重,相对质朴。“鉴”“号”“尘”等字结体整饬,但笔法丰富,特点鲜明,楷书意味明显。

此志结体非常严谨,但仍不失变化。如“欢”字把两个口,写成两点,显得活沷大方,“留”字上面变化,生动自然。“未”“央”两点顾盼生辉。“聪”字笔画较多,但经点画处理后,结构松透。

李钧临作王建魁临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