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建立,得力于宇文泰和宇文邕,为什么说

杨坚夺得北周皇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北周自己把皇位玩掉的。而且,还与北周历史上,贡献最大的两位权力人物有关。(宇文泰)北周历史上,最大的两位权力人物,一位是宇文泰,还有一位是宇文邕。北魏后来分成东魏和西魏两个国家,西魏作为一个能够与东魏相抗衡的国家,靠的就是宇文泰。可以说,虽然北魏分成了东魏和西魏,但是西魏的权力牢牢地掌控在宇文泰的手里。不过,宇文泰并没有篡位就去世了。在去世之前,他做出了一个相对来说还英明的决定,就是把权位传给了侄儿宇文护,并没有传给他的儿子。毕竟他的儿子虽然已经成年,其中庶长子宇文毓已经22岁了。但是毕竟还比较嫩,而宇文护很有权谋,能够把宇文家族给操持下来。不过宇文泰这样做,由此也使得他的两个儿子宇文毓和宇文觉,都被宇文护先后杀掉。同时在宇文护的操持下,西魏政权变成了北周政权。虽然宇文护杀掉了宇文泰的两个儿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宇文邕渐渐成长起来。如果没有宇文护掌管宇文家族的权力,没有宇文护杀掉宇文邕的两个哥哥,那么宇文邕也不可能慢慢成长,更不可能夺取皇位。宇文邕成长起来,巧妙地杀掉了堂兄宇文护以后,他就开始了南征北战。一边对抗北齐、突厥,一边对抗陈朝,这两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可惜的是,宇文邕英年早逝。如果他能够活得更长一点,那么统一江山的,肯定就不是杨坚,而是宇文邕了。(宇文邕)宇文邕去世前,把传给了他的长子宇文赟。宇文赟是一个花天酒地的皇帝。他最奇葩的事情是,他只当了两年的皇帝,就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宇文阐。如果宇文阐的年龄比较大,把皇帝皇位让给他,也没什么问题。可是宇文阐当时只有7岁,7岁的孩子,是完全不可能主政的。因此,朝中的所有事情,都交给了杨坚等大臣。宇文赟传位给宇文阐以后,就专事享乐。她本来就已经有一位皇后,也就是杨坚的女儿杨丽华。但是他依然在全国发动了一场选美大赛,接着又纳了四个皇后,一共就有了五个皇后。而他有了皇后以后,就开始纵情声色,花天酒地。宇文赟禅位后花天酒地,他觉得这样自己就没有罪过了。但是没想到,一方面,只有两年的时间,他就纵欲过度死掉。另一方面,权力完全掌控在了杨坚等大臣的手里。他死后,杨坚立刻夺取了宇文阐的皇位。事实上,杨坚要不夺取宇文阐的皇位,别人也可能夺这个皇位,再加上当时正处在战乱之中,北边有北齐和突厥,南边有陈朝,正需要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出来,才能够统一中国。所以杨坚夺取宇文家族的皇位,也是顺势而为。(杨坚)北周的江山是宇文泰和宇文邕打下来的。但是,北周江山的失去,却也与这两个人有莫大的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宇文泰在当西魏权臣的时候,为了把江山夺到自己的手里,他除了掌控兵权以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八柱国制度”。这个“八柱国制度”,把权力分散掌控在八个柱国的手里。这八个柱国都是拥戴宇文泰的,所以宇文泰能够牢牢掌控着权位。但是后来,等到宇文泰去世以后,他的后代,对权威的掌控,就没有那么牢靠了。宇文护和宇文邕统治时期,还能够利用自己的高压保持权位,但是等到宇文赟和宇文阐当皇帝的时候,这种高压就不存在了,所以权位就到了那些权臣们手里。杨坚最终夺取宇文家族的皇位,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宇文邕确实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他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确实打下了不小的江山。但是宇文邕却不会教育儿子。在教育儿子方面,采用严格管教的办法,动不动就实行棍棒政策。他也是一心想把这个儿子教育好,继承他的皇位。但是没想到由于他教育失败,使得这个儿子不但没有成为像他那样励精图治的人,反而只是花天酒地,沉湎酒色。尤其是当宇文邕去世,把皇位传给他以后,他更加放纵自己,完全不管国政,把权力全部交给杨坚,让杨坚来帮他掌控江山。最终,宇文家族的北周,就这样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北周是宇文泰和宇文邕夺得的江山,但也是这两位君王丢掉的,这个话,确实有一定道理。(参考资料:《北史》《隋书》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