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陶渊明集看他的思想与人生中国财富

李从悠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70751.html

陶渊明(~)有诗文集十卷,这个规模格局首先是由阳休之定下来的,阳编十卷本陶集虽然现已不存,但他那篇《陶集序录》却流传至今,从中可以得知陶集形成的早期过程:

余览陶潜之文,辞采虽未优,而往往有奇绝异语,放逸之志,栖托仍高。其集先有两本行于世,一本八卷无序,一本六卷并序目,编比颠乱,兼复阙少。萧统所撰八卷,合序目传诔,而少《五孝传》及《四八目》,然编录有体,次第可寻。余颇赏陶文,以为三本不同,恐终致忘失。今录统所阙,并序目等,合为一帙十卷,以遗好事君子焉。

阳休之(~),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县)人,历仕北魏、东魏、北齐,齐亡入周,卒于隋初。他以先已存在的三种陶渊明集为基础,重新编定了一个十卷本,这个本子比萧统那个只收文学作品、未录《五孝传》及《四八目》(一称《集圣贤群辅录》)的八卷本更加齐全。

在印刷术发明并广泛运用之前,《陶渊明集》经历了漫长的手抄流传阶段,到北宋,终于有了刻本,这个本子历经毛氏汲古阁、黄氏士礼居、杨氏海源阁等著名藏书楼的接力保存,现在珍藏于国家图书馆,现有影印本。这个汲古阁藏宋本《陶渊明集》乃是现在许多新本陶集的底本。此外还有若干宋元刻本的陶集流传至今,诸本文字颇有异同,各有其重要的校勘价值。时至今天,绝大部分中古作家的文集都是明朝人根据各种选集、类书以及旧注所引用者辑录起来的,像陶集这样流传有绪且有宋元旧本为根据的,几乎只此一家。

世间通行各本《陶渊明集》都是按文体来编排的,顺序是:诗、赋、文、其他。按中古时代的习惯,一般总是把赋放在最前面,然后才是诗、文。例如萧统《文选》就是这样的顺序,后来的学者为中古作家新编集子,也采取赋、诗、文这样的顺序。

陶渊明辞赋写得很少,只有《感士不遇赋》《闲情赋》和《归去来兮辞》;前两篇还是仿古之作。陶渊明是花大力气写诗的,这乃是他反潮流、至少也是不同于流俗的地方。凡是自有主见的大作家,在文体的取用方面往往置世俗的惯例于不顾。

《陶渊明集》中诗的部分,卷一是九首四言诗,从卷二到卷四则全是五言诗。中古的诗人写诗总是以五言为主。到卷五才是辞赋。陶集的后五卷分别是:记传述赞一卷、传赞(《五孝传》)一卷、疏祭文一卷、《四八目》(一称《集圣贤群辅录》)二卷。因为《五孝传》和《四八目》曾被乾隆皇帝指为伪作,其结论且被学术侍从之臣写进了《四库全书总目》,于是后来有些新出的陶集也就不肯收这两种或仅作为附录,那么就只有七卷了。现在比较流行的几种近贤校注的陶集,也都是七卷。

其实《五孝传》和《集圣贤群辅录》都不伪,仍应作为正式内容纳入列入《陶渊明集》;倒是有三首诗(《归园田居》其六、《四时》《问来使》)是混进陶集的,应予删除。

陶渊明的诗共计一百二十余首,辞赋与文十二篇,另有杂著两种;又集外尚有一部小说集《搜神后记》。数量不算很多,而质量极高,影响巨大。

陶渊明的的一生可以分为两大段四小段,其中最大的分界点在他四十一岁那年即义熙元年(),当年十一月他抛弃彭泽令一职,回老家隐居。

四十一岁以前又可分两小段。前一段,二十岁以前,这是他的童年和接受教育的阶段。陶渊明生在官僚世家,由于父亲死得早,小时候比较清贫,但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他曾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从二十岁到四十岁,可称为他的仕隐拉锯阶段。陶渊明断断续续地六次任官,其间各有退回故园的间歇:最早是在江州刺史桓伊手下效劳;第二次是出任“州祭酒”,为时甚短;第三次出仕是从隆安四年()起为荆州刺史桓玄的属官,其间曾作为桓玄的使者到首都去出差;稍后因为母亲去世,按照当时的礼法退出官场,回家守孝。

陶渊明守制期间桓玄攻入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稍后“接受”晋安帝司马德文的禅让,称帝,国号“楚”,改元“永始”。元兴三年()北府兵将领刘裕起兵攻桓玄,三月攻入首都,桓玄出逃,稍后被杀。刘裕打垮桓玄使得东晋王朝得以苟延其残喘,但十多年后他自己取代东晋,建立了宋朝(一般称为刘宋,以区别于唐以后的那个赵宋)。陶渊明本来追随桓玄,而在元兴三年()守制结束后,却到刘裕手下担任了参军。这是他第四次任官。后来他又转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这时陶渊明的叔叔、时任尚书的陶夔安排陶渊明担任彭泽令(参见顾农《推迟归隐的陶渊明》,《文史知识》年第9期)——这是他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出仕,在官八十余日,终于归隐,从此彻底离开官场。

陶渊明在刘裕、刘敬宣手下任职时,各写了一首诗;抛弃彭泽令以后写了《归去来兮辞》。这些作品对于了解陶渊明的经历和思想是重要的材料。

陶渊明归隐后在故乡生活了二十多年,这里可以拿晋、宋易代()作为分界线细分为两小段。前段十五年,后段七年。据陶渊明说,他多次出仕都是想改善生活,但官场里有种种规则,他总感到不自由,到底还是“质性自然”(《归去来兮辞》)占了上风,所以终于自免去职了。

陶渊明大量的作品都是归隐以后所作,从《归园田居》等诗里可以看得出,他归隐之初生活比较悠闲;到义熙四年(),他家失了一把火,此后生活水平明显下降;义熙七年()移居浔阳负郭之南村,作有《移居二首》。义熙末有诏征为著作郎,他拒绝了。陶渊明同刘宋官员颇有来往,并不摆隐士架子;但有一次新任江州刺史檀道济来看望他,话不投机,陶渊明就不肯接受他的礼物。元嘉四年()病故,享年六十三岁。

陶渊明去世后不久,他的忘年交颜延之(~)作《陶征士誄》,称颂他的高尚品德,并定谥为“靖节”。

有关陶渊明的正式传记有:沈约《宋书·隐逸传》中的本传、萧统的《陶渊明传》、唐修《晋书·隐逸传》中的本传、《南史·隐逸传》中的本传。陶渊明一向进入隐逸传而非文苑传,由此很能看出旧时史家对他身份的定位。

陶渊明生活的年代横跨东晋、刘宋两个王朝,按中国史传的传统,一个名人的传记一般放在他去世的那个王朝来处理,所以《宋书》为他立传。《宋书》的作者沈约是齐梁间著名的文人、学者。该传中引用了《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与子俨等疏》《命子》诗。把这些引文去掉,内容就不太多了,其中记载的基本事实,如果没有足够根据,不能轻易怀疑。例如关于陶渊明的生卒年,沈约记为“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这一记载应当可靠。

昭明太子萧统是首先为陶渊明编集子的人,萧传里没有引用陶渊明什么作品,生平事迹方面有所增补,也是很重要的史料。

陶渊明在东晋曾多次出仕,而归隐的原因前人或认为是“耻复屈身后代”(《宋书·隐逸传》),也就是不肯向新的刘宋王朝屈服。那么他可以说是晋的遗民,所以《晋书》也要替他立传。现在通行的《晋书》是唐初官方在太宗领导下集体写成的,其陶传中有些新的内容值得注意,例如陶渊明的祖父,前两种传都没有涉及,这里说“祖茂,武昌太守”,这一点对了解陶渊明的家世关系很大。关于陶渊明的生卒年,这里的提法是“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卒年说得比较含糊,但享年还是六十三岁。

现在要了解陶渊明,除了要依靠以上传记之外,也可以参考有关谱牒。关于陶氏宗谱,前后出现了约十种,最早的始修于南宋,大部分是明清时代的产物,就陶渊明研究而言没有太高史料价值,而比较可信的材料仍然是同于正史中已经记载过的那些内容。只有陶渊明父亲的名字叫“陶敏”这一件事,或可补前史之未备。

关于陶渊明的新旧年谱大约在二十种以上,其中比较早、比较重要的几种已收入许逸民辑校的《陶渊明年谱》一书(中华书局年版)。

读《陶渊明集》中的诗文,下列四个方面最为引人注目:

首先是他对生活自由、人格独立的执着追求。《归去来兮辞》小序之所谓“质性自然”——从本质上希望过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生活。《归去来兮辞》写道: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第二方面是陶渊明热爱农村的劳动生活和自然风光。陶诗中写农村风光的佳句太多了,《桃花源诗并记》那些写景,都以现实生活为依据。此外的例子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第三,陶诗有不少地方表明诗人相信“天命”,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陶渊明认为只要承认天命即得到自由。陶渊明中年以后健康状况不佳,时时想到死,即所谓“常恐大化尽”(《还旧居》);他有一份早早预立的遗嘱《与子俨等疏》,其中引用孔子高足弟子子夏的话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天命论早已有之,而陶渊明以此作为重要的思想依托。陶诗中很多所谓见道语都是讲天命,讲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陶诗第四个重要的方面是反对一切虚伪的东西。陶渊明早年接受的是儒家思想的教育,其理想是“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发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闾。”(《感士不遇赋》)可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表明,圣人的话大家都在说,实际上是另外一回事。陶渊明要反这个潮流,特别强调一个“真”字。陶渊明讲自己“质性自然”,诗里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其五),都是用道家的语汇。陶渊明实现了儒道的结合,就个人的道德修养而言,是儒家;就生活态度而言,是道家。当然陶渊明也并非儿童式的天真,他不免仍有些世故(参见顾农《陶渊明的世故》,《中国社会科学报》年6月24日《后海》版),此乃难免之事,也就无须去多说了。

原文转自:中华读书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