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的特点价值内容作者及编写过

白癜风治疗的好吗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522/7157873.html

我国的史籍,极为完备,史料无比丰富。《四库全书总目》中说“夫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

历史是人的历史,历史的兴衰、事业的成败都关系到当时人的思想和作为。历代优秀人物,推动了历史前进的人物和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事迹的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可资学习的榜样和智慧。所谓正史是历代编撰的(主要是官修的)记载上一代或几代全史的纪传体的史书。从《史记》开始每一朝政府都要编撰这样的历史,到了清朝,已经有了24部,世称《二十四史》。

我们现在来说《二十四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就是《史记》,《史记》是纪传体的史书,司马迁开创了我国古代史书的体制与规模,成为汉以后历代官修史书的“极则”。把《史记》的体例熟悉了,《二十四史》的体例也就明白了。

一、《史记》

《史记》,原文《太史公书》,汉司马迁著,是我国第一部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的纪传体通史。此书不仅仅是“网罗天下旧闻”、记载史实,更是努力贯通古今,总结历史“成败兴衰”规律的通史,还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哲学。司马迁继承先秦史家秉笔直书的传统,有胆有识,注重调查研究,去伪存真,尊重事实,故历代学者“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

《史记》还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史记》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展现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典型,千载以下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史记》的文章也成为后世学习文学的典范。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生于西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年),卒于西汉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72岁。

司马迁“年十岁则诵读古文”,接受了系统的文化教育。长大后,又“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走遍大江南北,有广博的学识见闻,且在皇帝身边做郎中二十余年,这一切都为他修撰《史记》做了充足的准备。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就是太史令(掌天文、测候、图书之搜集整理以及历史之编纂),司马谈在临终时,遗嘱命司马迁修撰《史记》。司马谈卒,三年后,司马迁为太史令(38岁),开始搜集资料,发愤修撰。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遭李陵之祸。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司马迁55岁),书成,修撰《史记》达18年。

《史记》的内容

《史记》上起黄帝(公元前年),下迄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年),共年。

全书一百三十篇,字,分为:

1.本纪,十二卷。

2.年表,十卷。

3.书,八卷。

4.世家,三十卷。

5.列传,七十卷。

共一百三十卷。

我们在这里以《史记》为例,说说纪传的体例。

本纪

司马贞《史记·五帝本纪索隐》云:

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

刘知几《史通》说的最为详细:

盖纪之为体,犹《春秋》之经,系日月以成岁时,书君上以显国统。

可见本纪就是以历代君王的大事活动为纲,编年为体的记事纲要。

世家

刘知几《史通》曰:

司马迁之记诸国也,其编次之体与本纪不殊;盖欲抑彼诸侯,异天子,故假以他称,名为世家。

可见“世家”就是记述王侯封国的人物,因为王侯是开国世袭子孙,所以称为“世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司马迁把孔子写入世家,表现了他充分尊崇人的价值的卓越历史观,他要说明孔子在中国历史、中华文化上的极为深远的影响。

《史记》所创的“年表”体例,是源于古书中的“谱牒”。“表”是以时间为中心,编排同类性质的大事。因为历史人物太多了,如果每个人都立一传,是不可能,所以用“表”来统系年代、世系及人物,可以提纲絜领,补本纪、世家的不足。

“书”以事类为纲,记载国家的刑法、礼乐、风土、山川等大政大法。《史记》中的“八书”,如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卦禅书、河渠书、平淮书等,朝章国典,得以备录,开后世政书的先河。

列传

列传”记人物、民族及外国事物。凡是社会各阶层有价值的人物都可以立传。

最后说一下《史记》的评论,书中称为“太史公曰”,这一部分是司马迁对历史及人物所下的论断,表现了司马迁卓越的史“识”。这部分到班固《汉书》改称“赞”,陈寿《三国志》称“评”,范晔《后汉书》称“论”。

《史记》的注本

《史记》注释本最著名的有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清代钱大昕《史记考异》、梁玉绳《史记志疑》,《读书杂志》载王念孙研究成果四百六十余条,日人泷川龟太郎有《史记会注考证》。

二、《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东汉班固著,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纪传体史书。

由于司马迁的《史记》,终于汉武帝元狩年间,自太初以后,缺而不录,西汉末年的学者,如刘向、刘歆、扬雄……都有所续作。然而对王莽的新朝多有美言,深为东汉学者所不满。于是司徒掾班彪,乃致力续《太史公书》,采集旧事,继元狩之后,作传六十五篇。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班彪卒,其子班固则取《史记》及其父班彪之资料,接续著作,历二十余年,书未成,永平五年(公元62年)有人上书明帝,告其私改国史,被捕下狱,书被抄没,幸赖其弟班超上书辩白,获释,明帝征班固为著作郎,令完成父业。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次年,宪谋反弑帝,失势自杀,班固受到株连,死于洛阳狱中,当时《汉书》书稿还没有整理完毕,和帝乃命班固之妹班昭整理班固的书稿,并续撰八表。但《天文志》未成,和帝复令待诏马续完成之。前后历40年,经4人之手,才完成。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陕西咸阳)人,生于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2年),卒于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61岁。附带说几句:后世对《汉书》颇有剽窃之讥,理由是,《汉书》中有班固承其父所作之传六十五篇,可是没有说明。还有在《汉书》中,从汉高祖至汉武帝,大多采用了《史记》的材料,也没有说明。但是《汉书》毕竟是继《史记》之后的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其记述历史,比《史记》更为精详。

《汉书》的内容

上起汉高祖(公元前年),下迄王莽之诛(公元23年),共二百三十年。

计十有二世,年,80余万言。是一部断代史。《汉书》的体例:

1.帝纪,十三卷。

2.表,十卷。

3.志,十八卷。

4.列传,七十九卷。

废世家为列传,共一百二十卷

《汉书》的注释本

有清沈钦韩《汉书疏证》;周寿昌《汉书注校补》和清代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年版;近人杨树达《汉书窥管》

三、《后汉书》

在《汉书》之后,用纪传体修撰后汉历史的人很多,如后汉刘珍等所修《东观汉记》、三国时吴人谢承修《后汉书》、晋人薛莹修《后汉记》等。曾任彭城王义康冠军参军、尚书吏部郎的范晔因事被贬谪为宣城太守,在郁郁不得志之时发愤修《后汉书》。范晔集以前众家之长,增删取舍,润饰而成《后汉书》。此书叙事精详,而且言简意赅,有卓越的史识,持论平正,褒贬公允。特别是《后汉书》的文章是“正史”中有数的佳作,人们把它和《史记》、《前汉书》、《三国志》并列,称为汉之“四史”或“前四史”。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河南淅川)人,生于东晋安帝隆安二年(公元年),卒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公元年),48岁。范晔性情“轻躁”,恃才傲物,在当时颇遭人忌,他的死是因为参与孔熙先密谋迎立彭城王义康为帝而被杀。他死时《后汉书》的“志”未终篇,至梁刘昭,乃取司马彪之“志”,附入范晔的书,《后汉书》才成为完整的著作。

《后汉书》的内容

上自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迄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年),共年。

1.帝纪,十二卷。

2.志,三十卷。

3.列传,八十八卷。

共一百三十卷。

《后汉书》的注释本

《后汉书》注释本最著名的有梁刘昭的《后汉书集注》、唐章怀太子《后汉书注》、清惠栋《后汉书补注》和清代王先谦《后汉书集解》。

四、《三国志》

在《三国志》成书之前,魏、吴两国都已经有了官修和私修的本国史书,蜀亡后谯周曾修《蜀本纪》。作为蜀人的陈寿,在入晋之后修撰《三国志》。因为晋朝是继承魏祚而统一全国,所以陈寿以《魏书》列为三国之首,用本纪来记述魏国的帝王,但对吴、蜀二主却称为“传”。当然,在记载吴、蜀两国历史时也是按年叙事,同于本纪体例。

《三国志》在史料取舍剪裁上严谨审慎,忠于史实,精于考订。行文简洁峻朗,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县)人,生于蜀后主建兴十一年(公元年),卒于西晋惠帝七年(公元年),享年65岁。陈寿曾师事史学家谯周,在蜀汉时为观阁令史,因为不肯屈身俯事宦官黄皓,郁郁不得志。蜀亡入晋,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

《三国志》的内容

上起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年),下迄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年),共61年。

1.魏志,帝纪四卷,列传二十六卷。

2.蜀志,列传十五卷。

3.吴志,列传二十卷。

无表志,共六十五卷。

《三国志》的注释本

由于《三国志》行文过于简洁,于史实或有疏略,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病其简略,乃命裴松之作注。裴松之即广搜资料,详为注释,他不仅仅是注释,更重在增广异闻、增补史实,篇幅较原书多出三倍,为我国古代典籍名注之一。

五、《晋书》

修晋史者,自晋至唐,已有二十余家。到了唐初,社会上流行有十八《晋书》,但时人认为“制作虽多,未能尽善”,于是唐太宗诏房玄龄、褚遂良重修《晋书》,贞观十八年(公元年)开始修撰。参与其事者,还有颜师古、孔颖达(担任纪传)、李淳风(担任诸志)、敬播(担任叙例)、令狐德棻、上官仪等21人(据《新唐书·艺文志》),唐太宗亲自撰写了《宣帝纪》(司马懿)、《武帝纪》(司马炎)和《陆机传》、《王羲之传》,这些都称为“御撰”。

房玄龄,临淄人,生于陈宣帝太建十年(公元年),卒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年),享年71岁。居相位十五年,辅佐唐太宗致贞观之治。褚遂良,钱塘人,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年),卒于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年),享年63岁。

《晋书》有很多特点,如为五胡十六国立世家,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均未即位,而为立《宣帝纪》、《景帝纪》、《武帝纪》。因六朝文风影响,《晋书》行文常用骈俪,而且间有采取《世说新语》之类的小说题材。

《晋书》有众多专家参与修撰,能各尽所长。如李淳风长于天文、律历;令狐德棻长于文学叙事。但也因为成于众手,历时又短,缺误较多。

《晋书》的内容

上自晋武帝太始元年(公元年),下迄东晋恭帝元熙元年(公元年),共年。

1.帝纪,十卷。

2.志,二十卷。

3.列传,七十卷。

4.载记,三十卷。

共一百三十卷

六、《宋书》

沈约撰《宋书》,继承了先前的很多成书,自文帝元嘉中以后,已有何承天、山谦之、苏宝生、徐爰诸家陆续修撰《宋书》,齐武帝永明五年春(公元年),沈约奉命修撰《宋书》,第二年(公元年)二月便告完成,历时仅一年,这是自古以来修史书成书最快的。

《宋书》的《八志》包括律历、礼、乐、天文、州郡、百官等,可补前史之缺。所以历来论《宋书》价值,都首推其志,如《四库提要》云:

乐志详述八音众器,及鼓吹铙歌诸乐章,以存义训。……有声而词不可解者,每一句为一断,以存其节奏,义例尤善。

所以自魏晋以后的乐府诗得以保存下来,全赖《宋书》之志。

《宋书》还有一特点是:列传叙事多用“带叙法”,即将某人之事附于某人之传中,而叙述其履历,此法有如小说中的“插叙”。

《宋书》的修撰者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武康县)人,生于南朝宋元嘉十八年(公元年),卒于梁武帝天监十二年(公元年),享年73岁。沈约历仕宋、齐、梁三朝,为著名文学家。

《宋书》的内容

上自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年),下迄顺帝升平二年(公元年),共59年。

1.帝纪,十卷。

2.志,三十卷。

3.列传,六十卷。

共一百卷。

七、《南齐书》

先说书名,本书据《梁书·萧子显传》、《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都称《齐书》,宋人为别于李百药的《北齐书》,乃称之为《南齐书》。

萧子显修撰《南齐书》,主要根据齐高帝建元二年(公元年)江淹、檀超等修撰的国史,并参考沈约所撰《齐纪》二十篇。清人赵翼评论《南齐书》说:

齐书比宋书较为简净……如《刘善明传》所陈十一事,皆櫽其语载之;《张欣泰传》所陈二十事,只载其一条……《孝义传》用类叙法,尤为得法。……传不多而人自备载。

《南齐书》是修撰者萧子显为其祖父作本纪,所以于宋齐革易之际,每多回护,只是说到宋顺帝逊位而已。《南齐书》没有“表”的体例和内容。

萧子显,字景阳,生于齐武帝永明七年(公元年),卒于梁武帝大同三年(公元年),享年49岁。萧子显为齐高帝萧道成之孙,豫章文献王嶷第八子。少时好学,工于文章。入梁,累迁吏部尚书,加侍中。大同三年,为吴兴太守。

《南齐书》的内容

上自齐高帝建元元年(公元年),下迄和帝中兴元年(公元年),共23年。

1.本纪,八卷。

2.志,十一卷。

3.列传,四十卷。

共五十九卷。

八、《梁书》

梁史在梁武帝时已有沈约、周兴嗣、鲍行卿、谢昊等相继修撰。梁亡之后,都已遭焚毁。其后,何之元、刘璠又合撰《梁典》三十篇。陈的吏部尚书姚察(姚思廉之父)在综合以前史料的基础上重加修撰,书未成而卒。临终,乃以体例嘱咐其子思廉继续修撰。

在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年)的时候,魏徵与姚思廉一同奉命修撰《梁书》,但魏徵仅为监修,除撰《总论》二篇,并参定《论赞》外,未预实务,所以独题姚思廉之名,而姚思廉是本着其父姚察之嘱博采各家而成此书,其不敢夺父之美,在纪传之末,有二十五篇题“陈吏部尚书姚察”。

《梁书》作者唐姚思廉,字简之,乃陈吏部尚书姚察之子,原吴兴武康(今浙江武康)人,陈亡迁关中,为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初史学家。生年不详,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公元年)。

《梁书》的内容

上自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年),下迄梁敬帝太平元年(公元年),共55年。

1.本纪,六卷。

2.列传,五十卷。

无书志、年表,共五十六卷。

九、《陈书》

姚思廉,唐万年人。初仕遂为代王侍读,入唐,累官弘文馆学士,拜散骑常侍。

陈史,先有吴郡顾野王修《陈书》三卷,继有傅縡修撰《陈书》三卷,陆琼之续撰《陈书》四十二卷。姚察(姚思廉之父)乃兼采三家所作续修之,未成,察卒。贞观之初,姚思廉受唐太宗之诏,在其父旧稿的基础之上,修梁、陈历史。

《陈书》的内容

上自陈武帝永定元年(公元年),下迄后主祯明二年(公元年),共32年。

1.本纪,六卷。

2.列传,三十卷。

无表、志,共三十六卷。

十、《魏书》

本书,为别于曹魏,又有《北魏书》之称。

《魏书》在体例上略有变化,各帝纪之前,别列《序纪》,追述武帝开国前二十八君。其首创《释老志》,记载佛教发展源流较详。但《魏书》因有借修史酬恩报怨且受贿之讥,历来号为“秽史”。因此,当书成公布之后,遭到舆论群起攻击。于是孝昭帝、武成帝两度诏命更审。但由于魏收在其书成之后,即将前人所修魏史的资料悉数焚毁,以致隋文帝令魏澹、隋炀帝令杨素重修,都因资料不足而未果。就其内容而言,因为冗杂,受到批评较多。

作者魏收,字伯起,北齐人,生于北魏宣武帝正始三年(公元年),卒于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公元年),享年67岁。魏收在北魏时任散骑常侍,编修国史,北齐时任中书令兼著作郎,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公元年)奉敕修撰《魏书》,魏收奏请房延佑、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协助完成。

《魏书》的内容

上自魏道武登国元年(公元年),下迄东魏孝静帝(公元年),共年。

1.帝纪,十四卷。

2.列传,九十六卷。

3.志,二十卷。

共一百三十卷。

十一、《北齐书》

先说书名,《齐书》到了宋代才加上“北”字,以别于萧子显所撰的《南齐书》。本的作者李百药之父李德林,在仕齐时曾预修国史,藏之秘府。唐太宗贞观初年,下诏李百药继承父业,修史,百药兼采前人史料,修成此书。但是此书在北宋以后,大半亡佚,后人取《北史》成编。

李百药,字重规,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隋内史令德林之子,生于陈文帝天嘉六年(公元年),卒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年),享年84岁。

《北齐书》的内容

上自北齐文宣元年(公元年),下迄北齐之亡(公元年),共28年。

1.本纪,八卷。

2.列传,四十二卷。

共五十卷。

十二、《周书》

周史,于周大统年间,本有秘书丞柳虬之撰述,隋开皇中又有秘书监牛弘之撰述。唐高祖入关后,时任大丞相府记室的令狐德棻向高祖建议修撰梁、陈、齐、周、隋正史,奉诏与诸臣论撰,历年不成而罢。太宗贞观二年(公元年),奉诏与岑文本、崔师仁、陈叔达、唐俭等共成《周书》。此书主要是依据隋开皇中秘书监牛弘所追撰的《周纪》十八篇,润色增删而成。

令狐德棻,宜州华原(陕西耀县)人,博涉文史,早有文名。高祖时为秘书丞,后迁秘书侍郎兼国史,累迁国子祭酒。

《周书》的内容

上自周孝闵帝元年(公元年),下迄静帝大定元年(公元年),共25年。

1.本纪,八卷。

2.列传,四十二卷。

无志、表,共五十卷。

十三、《南史》

李延寿利用参与修《五代史》和《晋书》之便,将宋、齐、梁、陈、元魏诸朝史料抄录出来,又参考杂著一千多种,仿司马迁通史纪传体裁,继父志作《南北史》,而《南史》先成,曾就正于令狐德棻。

李延寿将宋、齐、梁、陈四代史实汇为一书,是其特点,且《南史》在当时各朝交替之际,能够据事直书,少所避讳,揭发奸恶,为史家所称道。其叙事也很可观,正如司马光所说:

李延寿之书亦近世之佳史也,虽于谶祥诙嘲无所不载,然叙事简净,比如南北正史无烦冗芜秽之辞(司马光《贻刘道原书》)。

李延寿,字遐龄。贞观中,官御史台主簿,兼值国史。

李延寿之父李大师,因见南北各朝史书,只详本国史实,缺乏彼此关系之记述,乃拟编《吴越春秋编年》,未成而卒。

《南史》的内容

上自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年),下迄陈后主祯明三年(公元年),共年。

1.本纪,十卷。

2.列传,七十卷。

共八十卷。

十四、《北史》

李延寿继承其父李大师所修撰《北史》的手稿,并参考《魏》、《齐》、《周》、《隋》四书而成《北史》。

综观李延寿修撰的南、北二史,叙事简净得宜,堪称史籍中的佳构。本书可以弥补《北魏》、《北齐》、《北周》三书的残乱之不足。

《北史》的内容

上自北朝魏道武帝登国元年(公元年),下迄隋恭帝义宁二年(公元年),凡三代,年。兼叙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公元年),至北齐后主隆化二年(公元年),共44年。

1.本纪,十二卷。

2.列传,八十八卷。

无表、志,共一百卷。

十五、《隋书》

隋史,自隋文帝开皇、仁寿间,至唐高祖武德中,已有多人先后修撰。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年),重下诏秘书监魏徵等主修隋史,魏徵因奏请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共同修撰,而魏徵为总编,并酌加损益。

唐太宗鉴于五代史均缺志,乃于贞观十九年(公元年),诏于志宁、李淳风、韦安仁、李延寿、敬播同修五代史之“志”,共成十志,后亦编入《隋书》。《隋书·十志》统括了南北朝时典章文物大全,所以甚为后人所推崇。参与修撰者,都是初唐名臣,文章书法均极可观。

魏徵,字玄成,曲城(山东掖县)人,生于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公元年),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公元年),享年64岁。

《隋书》的内容

上自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年),下迄隋恭帝义宁元年(公元年),共37年。

1.本纪,五卷。

2.志,三十卷。

3.列传,五十卷。

共八十五卷。

十六、《旧唐书》

《唐书》,相对欧阳修所撰之《新唐书》而言,所以称为《旧唐书》。

初唐之时,令狐德棻始撰武德贞观两朝国史,吴竞撰《唐史》,合而为书,其后,又陆续有所增辑,所以史料甚为丰富。后晋天福五年(公元年)诏张昭远、贾纬、赵熙、郑受益、李为光同修唐史,由宰相赵莹监修。书成之时,正好是刘昫为相,由他书表上奏,故题刘昫撰。此书前半部较为详赡,后半部因杂采传记编缀而成,所以纪事无法,详略失中。到了《新唐书》出来,则此书不传。至明代始有人刻印。

《旧唐书》的内容

上自高祖武德元年(公元年),下迄昭宣帝天佑三年(公元年),共年。

1.本纪,二十卷。

2.志,三十卷。

3.列传,一百五十卷。

共二百卷。

十七、《新唐书》

宋仁宗以刘昫《旧唐书》言简意陋,繁略失中,乃命翰林学士欧阳修、端明殿学士宋祁重加修订,以求简雅。欧阳修主修《新唐书》,历时17年,于嘉祐五年(公元年)完成。此书的优点正如当时的宰相曾公亮所云: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

《新唐书》的纪、志由欧阳修撰。列传部分由宋祁撰。欧阳修,字永叔,生于北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年),卒于神宗熙宁五年(公元年),享年66岁。宋祁,字子京,北宋安陆人。生于北宋真宗咸平元年(公元年),卒于仁宗嘉祐六年(公元年),享年64岁。此外尚有范缜、王畴、宋敏求、吕夏卿、刘羲叟、梅尧臣、王景彝等都参与其事。

《新唐书》与《旧唐书》各有优、缺点,读史时以逐条对比,相互参证为好。

《新唐书》的内容

1.本纪,十卷。

2.志,五十卷。

3.表,十五卷。

4.列传,一百五十卷。

共二百二十五卷。

十八、《旧五代史》

本书直接采用五代各朝诸帝实录,同时参考了范质修撰的《五代通录》,所以很快就编成了。薛居正等修五代史时,距五代灭亡只有十多年,所以文献与见闻都很丰富。北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年),薛居正奉敕监修。

北宋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五代后唐进士,后周时官至刑部侍郎。入宋以后,官至司空,曾兼修国史,参与修史者有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刘兼、李穆、李九龄等。

因有欧阳修《新五代史》的刊行,金章宗泰和三年(公元年),下诏学官除去薛居正《五代史》,本书遂逐渐湮没。清乾隆间修《四库全书》,又从《永乐大典》以及征引之书,如《通鉴考异》、《太平御览》等辑佚而成此《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的内容

上自梁太祖开平元年(公元年),下迄周恭帝显德六年(公元年),共53年。

1.梁书,二十四卷。

2.唐书,五十卷。

3.晋书,二十四卷。

4.汉书,十一卷。

5.周书,二十二卷。

6.世袭列传,二卷。

7.僭伪列传,三卷。

8.外国列传,二卷。

9.志,十二卷。

共一百五十卷。

十九、《新五代史》

欧阳修在其两次谪官时期私人修撰了这部《五代史》,书成以后,一直收藏于家。欧阳修殁后,神宗熙宁五年(公元年),诏其家呈入朝廷,乃藏秘阁,并且刊行于世。

欧阳修在薛居正的《五代史》之后,博采新鲜材料,师法《春秋》之笔,著成此书,文笔简净,史论书法谨严,褒贬分明。其体例则仿《史记》。

《新五代史》的内容

1.本纪,十二卷。

2.列传,四十五卷。

3.考,三卷。

4.世家年谱,十卷。

5.附录,三卷。

共七十三卷。

二十、《宋史》

自元世祖灭宋之后,中统二年(公元年)起,累朝诸帝皆诏修宋、辽、金三史,都没有能成书。至元顺帝时,诏右丞相托克托(脱脱)总修三国历史,始开馆修撰。参与修撰《宋史》者23人,历时两年零七个月,于至正五年(公元年),宋、辽、金三史都告完成。由于宋朝的史料记录保管至为周密,每一帝都有日历,每一朝都有实录。易代之际,宋史馆所存的全部史料,都被送到元都藏于国史院,所以《宋史》资料极为丰富。但是本书因全抄宋人实录、传记而成,难免有芜杂、谬误之失。

《宋史》的内容

上自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年),下迄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年),共年。

1.本纪,四十七卷。

2.志,一百六十二卷。

3.表,三十二卷。

4.列传,二百五十五卷。

共四百九十六卷。

二十一、《辽史》

托克托奉诏领修。是根据耶律俨与陈大任旧本,并参考《资治通鉴》及叶隆礼的《契丹国志》等书拼凑而成。历时仅11个月。耶律俨和陈大任的史书均已失传,所以这部《辽史》便成了现存的辽代唯一完备的史籍。而且,辽国制度不允许国人著述传于邻境,违者均治罪至死,故书籍流传后世甚少。

《辽史》的内容

上自辽太祖神册元年(公元年),下迄天祚帝保大五年(公元年),共年。

1.本纪,三十卷。

2.志,三十二卷。

3.表,八卷。

4.列传,四十六卷。

共一百一十六卷。

二十二、《金史》

托克托奉诏领修,预修者六人。顺帝至正四年(公元年)十一月,《金史》告成。时托克托已罢相,由继任右丞相阿图鲁表奏,仍列都总裁托克托之名。在托克托主修的三史当中,《金史》最为完善。

《金史》的内容

上自金太祖收国元年(公元年),下迄哀宗天兴三年(公元年),共年。

1.本纪,十九卷。

2.志,三十九卷。

3.表,四卷。

4.列传,七十三卷。

共一百三十五卷。

二十三、《元史》

《元史》是明太祖时期两次开局修史完成的。第一次是洪武二年(公元年),在燕京得《元十三朝实录》,乃在天宁寺开局撰修《元史》。因顺帝一朝缺史料,乃命人赴北京采集遗事,次年(洪武三年)下诏重开史局。由宋濂、王祎总裁,预修者30人。但是此书对蒙古源流,及太祖、太宗,历定宗、迄宪宗,平定西域诸部落,及三次西征事实,均绝少记载,或语焉不详。对于建邦西域及欧亚大陆之钦察、伊儿、察哈台三汗国之史实,也很少涉及。

宋濂,字景濂,浦江人。生于元武宗至大三年(公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公元年),享年72岁。

《元史》的内容

上自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年),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公元年),共89年。

1.本纪,四十七卷。

2.志,五十三卷。(实际上志五十八卷)

3.表,六卷。(实际上表八卷)

4.列传,九十七卷。

共二百一十卷。

二十四、《明史》

《明史》修撰的依据是王鸿绪的《明史稿》,而王鸿绪的《明史稿》则出于万斯同之手。先是黄宗羲大弟子万斯同,于康熙十七年,力拒清廷之征。后徐乾学(顾炎武外甥)任史局总裁官,极力罗致万斯同。万斯同则拟借官府人力、物力,完成修《明史》的抱负。于是应聘入京,但不做官,不领俸,不署衔,仅住徐乾学家。核定诸纂修官之稿,十余年完成《明史稿》五百卷。万斯同殁后,《明史稿》落入王鸿绪之手。修撰《明史》,自康熙十七年(公元年)开局,至乾隆初进呈,前后约60年。原始总裁官为华芳蔼、张玉书,继任者有汤斌、徐乾学、王鸿绪、陈廷敬、张英诸等人。

还有,顾炎武搜集有明史料一千多卷,黄宗羲则撰有《明史案》二百四十卷。清廷征召二位,遭到拒绝。清廷命徐乾学为史局总裁官,则二位成为幕后指导顾问。

主修者张廷玉,字衡臣,桐城人。生于清圣祖康熙十一年(公元年),卒于高宗乾隆二十年(公元年),享年84岁。时为保和殿大学士。预修者有朱彝尊、毛奇龄、潘耒、施闰章、汪婉、尤侗等。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曰:“后(张)玉书任志书,(陈)廷敬任本纪,(王)鸿绪任列传。”

《明史》的内容

上自太祖洪武元年(公元年),下迄崇祯帝十七年(公元1年),共年。

1.本纪,二十四卷。

2.志,七十五卷。

3.表,十三卷。

4.列传,二百二十卷。

共三百三十二卷。

顺便介绍一下《新元史》和《清史稿》

《新元史》

民国三年(公元年),当时任清史馆总纂的柯劭忞,意欲纠正《元史》之失,乃综合前人有关元史与蒙古的研究成果,历30年之久,修成《新元史》。其长处在于博引旁搜,文章雅洁;短处在于烦琐冗漫。

柯劭忞(年—年),字凤荪,山东胶州人,前清进士,毕生致力于元史之研究。

《新元史》的内容

1.本纪,二十六卷。

2.表,七卷。

3.志,七十卷。

4.列传,一百五十四卷。

共二百五十七

《清史稿》

民国三年(公元年)北洋政府设置清史馆,以赵尔巽为馆长,以柯劭忞等为总纂,其余纂修、协修凡数十人,至民国十六年(公元年)秋修成初稿,此即“关内本”。后运往关外的书,增加了张勋、康有为等列传,此即“关外本”。本书出于满清遗老之手,内容或有失实,书法也有偏颇,但保存史料则有价值。

《清史稿》的内容

上自世祖顺治元年(公元1年),下迄宣统帝宣统三年(公元年),共年。

1.本纪,二十五卷。

2.志,一百四十二卷。

3.表,五十三卷。

4.列传,三百一十六卷。

共五百三十六卷。

读史首先是了解历史事实和历代制度的演变。

读史第一是要了解和考证历史事实,在时间的经线上和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纬线上一一进行推原求真的研究。还要着眼历代制度,如治国之道、天文、历法、地理、官制、兵法、财政等方面的史实及源流本末的演变。

其次,读史要明了历史的时代背景与治乱兴衰的规律。

读史故然要熟悉史实,多识前言往行,但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出每一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及时代潮流,当时的历史变化的线索是什么?支配历史前进的动力是什么?这些规律性的东西都隐藏在史料之中,是需要认真研究发现的。历史的治乱兴衰必然有其原因,然后发生其结果,因果之间要在比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才能看清楚,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才能找出内在的规律。

还有,读史可以学习先贤的事迹与嘉言宏思,增长智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