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外贸史唐代海外贸易如何形成唐代驿站和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626/9111082.html

引言

南北朝时已有外国人来华通商,经济、文化各方面均有来往。到了隋唐时,国人对海外的地理知识已很熟悉了,如隋代人裴矩作《西域图记》,书中说明自敦煌向西出去有三条通道,又如唐人贾耽著有《海内华夷图》,都与世界地理有关。清人吴承志也读到贾耽记边州入四夷道里考实及地理知识的书。又如玄奘法师,原姓陈,他从隋末出国,到唐初回国,著有《大唐西域记》。

关于海舶方面,中国的海上交通亦很早就有。《论语》有云: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思就是说,孔子已讲到国人可以自由去海外了。战国初吴国攻打齐国是自己造船舶,从上海直航烟台。先秦时期,秦始皇帝派遣徐福带领童男童女渡船前去寻找三神山,谁知徐福一去不复返,徐福住下来的地方叫做夷洲。三国时代已有大批人由海路去安南,可见中国航海事业很早就有。

徐福东渡

三国末年晋国攻打吴国时,吴有长江天险,晋于四川造船而下,一条船可载军队,尚可在船上骑马,可见船之巨大。东晋时期海盗卢循作乱,根据地在广州,是从海路而上去攻打江苏,是用八槽舰,船有四层,高十余丈。

隋时杨素造五牙舰,船有五层,高百余尺,《通俗文》中云:吴船曰艑,晋船曰舶,长二十丈,可载六七百人。《字林》云:舶,大船也,今江南泛海船谓之舶,昆仑及高丽皆乘之。一条船的容量,大者可载万斛。

唐朝外贸使团

一、唐代的海外贸易如何形成?

唐代一开始,海外交通便十分频繁,已形成了国际局面。当时已有域外交通,这域外交通可分两方面来说,一是西北的陆路交通,一是东南的海上交通。

东晋南朝时,有很多外国宗教徒来华,主要是印度的佛教徒,北朝时佛教很盛。东晋时已有海上的军事冲突,如 的海盗卢循捣乱。宋、齐、梁、陈四朝,海上交通极盛,说明中国并不闭关自守。南北朝时,我国自称蛮夷,却称印度为世界文化之中心。隋唐时代出了很多地理学家,如隋之裴矩、唐之贾耽等均是。

中国人的海舶及海上交通的发展早于西方人,至于内河交通,《旧唐书》中云: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货往来,昩旦永日。陆上交通叫关,海上交通叫津。由此可见,我国在古代时期的福建等地区的海陆交通已非常发达,但同时期的西方在交通则未能如此发达。

海上丝绸之路

以上谈到海上交通,便可想见唐代的商业是如何的发达了。并且我国早有发明机船,在南齐时已有了。当时有祖冲之造出千里船,可日行百余里,有人形容此千里船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

唐代李皋任职洪州(今江西南昌)观察使时,曾建造了一艘战舰,逆风破浪,扬帆远行。宋代有“杨幺”在洞庭湖为海盗,他曾驶驾载军队的轮船。宋将亡时,宰相贾似道家中也备有用机器踩踏的船。

又有宋代战将王彦恢制造飞虎战船,船下装四轮,每轮有八楫,用四人管四轮,可日行千里。谈起早期的,则有诸葛亮造木牛流马。更早期的则有墨子做木鸢,但此木鸢不能控制。

小结: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时期建造的船已有机器,并不说明中国的科技发达,而是说明当时船的需求大而且要行走快捷,这只是证明中国古代商业的发达和兴盛。

市舶使出行

二、唐代外贸的市舶使和海外贸易口岸

唐代开始有市舶使。宋末蒲寿庚曾做市舶使,日本人曾为他写了一本书,为全球研究东方历史者所传诵,此书说明了宋代的海外商业。但在中国历史上,市舶使只是一小官而已,为我人所轻视。

谈到贸易港,我国最久而最 者厥为广州。广州为了不起的大港,当时孙中山先生主张开辟黄埔港口岸,以截断香港。唐末广州有庞勋之乱,此时广州已居住很多外侨。

当时中国的海上贸易除广州外,尚有交州、杭州与泉州。孙中山做临时大总统时,有一部《二十四史》,可说是重视学问的。当时孙中山主张在杭州湾开辟一港,以阻截上海租界的外国人的利益。

口岸

唐代时,扬州也是一主要的贸易港,有诗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又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因此一般人都很喜欢扬州。据新旧《唐书·田神功传》记载,扬州有一次大乱,商胡(波斯人等)死者达数千人。

唐代开元年间有位小官李勉,后来官至宰相,他曾沿汴水至扬州、睢阳(当时睢阳亦是一大商埠)。当时有位患病的波斯商人乘坐李勉的船同行,此病人十分感激,对李勉说,他是波斯的王族,家有三儿子会来探望他。船经泗州时,说失去一珠宝,如有人复得者可得大官。后来此人死了,将他埋葬,此人将此珠置于口中,李勉寻访其子,后来终于找到了。

小结:这说明中国在当时已是国际上珠宝古器的集散地,也可见唐代当时商业之盛、资本之丰厚。如要看此类唐代故事,可看《太平广记》,此中许多小说有新材料在其中。

唐代的外国人

三、唐代外国人的商业制度

在唐代,外国人在唐代经商,会有一部专门治理外国商人的律法。譬如,《唐律疏议》记载: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由此可见,唐代中国人的文化观念都是以国家观念为先。比如在唐代的波斯人与阿拉伯人滋事,就要按照唐代律法依法处理,若都是唐代人闹事,那就依照唐代本国百姓律法处理,可见我国唐代人的心胸宽阔。

至于外侨遗产如何处理,有《新唐书·孔戣传》记载道:旧制,海商死者,官籍其赀,满三月无妻子诣府,则没入。戣以海道岁一往复,苟有验者不为限,悉推与。

唐代,有很多外国人来华远行或者经商,所以才会有以上旧制。唐代人对于中外通婚也是很接纳的,《唐会要》记载:唐贞观二年有一敕曰,外人娶华女为妾者,不许携回。

唐代外国人

由此可见,唐太宗时期就有了中外通婚的制度。《资治通鉴》也有相关的记载:安史之乱后,有游牧民族回纥人来华,律法规定这些游牧民族不准穿着唐式服装,避免与唐人混淆。《通鉴·唐纪四十八》也说有很多胡人在唐代久居,而且都娶了唐代女子为妻”。由此可见我国唐代是允许中外通婚的。

另外,唐代很有很多胡人在官场任职,也有做盗贼的,也有从商的,可见唐代有很多外国人。如果我们翻阅《太平广记》,也会找到一些相关的史料。唐代的胡人的踪迹遍野,很多居住在洛阳、广州、扬州、长安、苏州等地。

小结:由此可见胡人来华经商主要聚集在今天的广东、河南、陕西、江西以及江苏等地。更有甚者,有很多外国商人拿出自己国家最贵重的商品,到唐代做商品展销。

古代驿站

四、唐代的驿站规模有多大?

唐代驿站如何规制?在古代中国,每个州府都设有亭,亭长由社会产生,唐时变为驿,由朝廷管理。史载唐时每州都有一驿,每驿有舍,路上则称馆。唐代共有驿,其中驿为陆驿,驿为水驿,水陆相兼的有86驿。

驿站 的叫都亭,都者,大也,养75匹马。次者称一等驿,养60匹马。其次二等驿,养45匹马。三等驿,养30匹马。四等驿,养18匹马。五等驿,养12匹马。最小的为六等驿,养8匹马。由于唐当时的中央政府在长安,如到广州,可按驿限定日数,不会误时。

驿站

驿站“官马”驿站养的马叫官马,马身上有印,在头上有一驿字,并印明机关名及岁数。每一驿站均有驿田,养一匹马,给40亩田(宋代则为一匹马25亩田),田里种苜蓿,用以喂马。驿站之马每三年一换,老瘦换壮健的,山坡高地、低湿地则用蜀马(即小马)。官吏可供给驿马,供给驿马的数量按职位高低而定,一品官可取用8匹马,二品官6匹,三、四品官5匹,五、六品官3匹,七品官以下的2匹。

驿站用马

驿站“传马”另有传马,是驾车辆的,用来载货,可随后慢行。传马也按官级高低而分配数量:一品官10匹,二品官9匹,三品官8匹,四、五品官5匹,六、七品官3匹,八、九品官1匹。凡官吏家客过往,只供给传马。除马外又有船,水驿事忙者有4船,次则3船,再次者2船。

驿站两厅唐代驿站还有两厅,分别是东厅(别厅)、西厅(上厅)。此外尚有楼,如李商隐有诗云猿上驿楼啼,又孟浩然有诗云南陵问驿楼。驿内又有库,有酒库、茶库、葅库。驿站内也有花园,正如杜甫《秦州杂诗》诗云:今日明人眼,临池好驿亭。丛篁(指细竹)低地碧,高柳半天青。

驿站内规定只准停留三天,亦有不准入内的,亦有可入内而不得受供养的。凭符照等级招待,分角符、传符(符上画龙,铜制)及银牌三种。此符可沿路使用,不过水路和陆路是分开的,不能混用。

小结:在唐代,驿站是贸易的枢纽,这在唐代贸易史上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驿站由兵部中的驾部郎中管理,是军事的。驿站用驿马,死生肥瘠要每年报告。每个驿站设有驿长,下有驿夫,驿长是轮番当差的役。朝廷设有馆驿使,用以监察全国驿站。

唐代水路运输

五、唐代外贸的水陆运输规模有多大?

从唐代润州(今江苏镇江)到长江口本为陆上运输,但刘晏将它改为水上运输。从扬州运输到河阴(今河南荥阳),则照昔日办法。当时一斗米价值40钱,刘晏建造大船艘,每艘船可载一千斛,10艘船曰一纲(即一队),一纲人,再配置名篙工,纲即11万人。从河阴可以运输到渭口,从渭口可直达太仓。这种大船用两旁马路拉牵索,用巴蜀襄汉所出麻与竹做绹索,索朽坏时用来做燃料。历史上说如此运送,每年可运万石。

唐朝当时建造一艘普通大船需贯钱,而刘晏造船的费用是普通大船的两倍,需要花费贯钱。因此有人对刘晏提出非议,刘晏反驳道“造船要有大船场”。

小结:在唐代,商人们花费了巨资建造大型商船,这给唐代海外贸易起到关键作用。由于费用巨大,因此造船者均发大财。运输很好通行,造的船很坚固,也不易坏。如此维持了50多年,后来经费一减,造成船政腐败,情况便不好了。可见刘晏采取的方法极好。

唐代商船

总结

其实,我国自古以来并不是闭关锁国,从西汉时就有外交家张骞,东汉时也有外交军事家班超,张骞到新疆后,才知道还有印度。另一条为从四川到云南大理,再出而至暹罗及印度。东汉末年北方人逃到南方,黄河以南的人才渡船到达东南亚。

到了南北朝时代,北方流入了很多外国人,因为那时候已经有佛教传入我国,由于南北朝对外贸易交通极为发达,当时外贸之路有两条:一为从甘肃进入玉门关,这是中国和西域(新疆)间的交通,西汉张骞曾经由葱岭到达波斯,其随从者曾到过地中海。当时罗马有了中国的丝织品和玉器,我们卖出的是人造物品,从外国买回来的是天然物品。

陆上丝绸之路

唐代是大一统的强大国家,全国的交通运输成为一个大问题,因此要有良好的陆运与海运。其实元代时已有海运。明代自南方运粮至西北,当时为了打边寇用,由于朝廷经费不足,所以要请商人运送。运到后可给一张票据,凭借票据即可换得相等的商盐,并且此盐不会被视作私盐。由于当时的商盐要受朝廷管制,因此没有造成独占资本,但朝廷也不主张与民争利,任由商人做生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