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更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大刀阔斧地对北魏各方面进行改革,使北魏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更缓解了民族隔阂。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明君。
而梁武帝萧衍则是南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更是一手创建了南朝中经济文化国力最盛的梁朝,谥号为武帝的梁高祖,按理说梁朝建立时(年)孝文帝早已去世(),此时在位的是孝文帝的儿子宣武帝元恪。他俩应该不会有太多交集。但神奇的是,孝文帝与萧衍的几次接触,间接促成了萧衍创立梁朝。
萧衍是南朝齐的宗室,齐高帝萧道成是他父亲的族兄,在那个极其拼爹拼家世的南北朝,一个不凡的家世让他很早就身居高位,显赫的家世也促成了他后来的建功立业,开国称帝。
萧衍在未称帝前,曾两次大战于孝文帝大战,第二次大战的结果,也为他后来创建梁朝奠定了基础。元宏PK萧衍(文武之仗)第一回合公元年,南齐萧道成的侄子萧鸾杀海陵王萧昭文,篡位自立,是为明帝。孝文帝知晓后怒斥萧鸾不忠不义(心里高兴坏了,终于逮着机会南征了),遂以此为借口,兴师问罪。他先派遣四路大举伐齐。十二月底,又率大军三十万御驾亲征,渡淮河直抵寿阳。
为了抵御北魏的进攻,萧鸾先派左卫将军崔慧景、宁朔将军裴叔业领兵迎战。听到北魏军队分兵攻打义阳后,又派遣萧衍和平北将军王广之领兵救援。王广之领兵进到离义阳百里之外时,听说北魏军队人强马壮,于是畏缩不前。萧衍则请求充当先锋,和北魏军队交战。王广之于是派部分军队归萧衍指挥,进兵义阳。萧衍带领军队连夜抄小路赶到了距离北魏军只有几里地的贤首山,然后命令士兵将旗帜插满了山上山下。等到天一亮,义阳城中的齐军看到后,以为重兵已经赶到给他们解围来了,于是士气大增,马上集合军队出城攻击北魏军,同时顺风放火。这边的萧衍也趁机夹攻北魏军,萧衍亲自上阵,摇旗擂鼓助威,齐军士气高昂,个个奋勇杀敌。北魏军在齐军前后夹击下,溃不成军,只好退却,次年三月元宏被迫班师回朝,齐军最终取得胜利。萧衍也因战功而升任太子中庶子。
这次文武之争是梁武帝萧衍获得了胜利,孝文帝被迫反朝。
文武之仗第二回合
公元年六月,孝文帝刚刚平叛后,东还洛阳,为了缓解国内矛盾,孝文帝再次准备南征一统天下,返京后的第三天,即下令征发冀、定、瀛、相、济五州兵卒二十万,再次大举南伐。八月,孝文帝率六军从洛阳出发,孝文帝引兵直趋襄阳,彭城王元勰等三十六军前后相继,众号百万,吹唇拂地。很快就接连攻下了新野和南阳,前锋直逼雍州(今湖北襄樊市)。齐明帝赶忙派萧衍、左军司马张稷、度支尚书崔慧景领兵增援雍州。
此年三月,萧衍和崔慧景领兵与北魏军作战,在雍州西北的邓城被元宏的几万铁骑兵包围。萧衍发现城中粮草和兵器缺乏,就对崔慧景说:“我们远道征战,本来就很疲惫,需要休整,现在又遇到强敌围困。如果军中知道粮草缺乏的实情,肯定会发生兵变。为防万一,我们还是趁敌人立足未稳,鼓舞士气杀出重围为上策。”崔慧景虽然心中忧虑胆怯,但却装腔作势:“北方军队都喜欢游动作战,他们不会夜里攻城的,不久自然会退兵的。”没想到魏军越来越多,没有退却的迹象。原来还表现得很镇静的崔慧景这时露出了胆怯的原形,没有和萧衍商议,就私自带着自己的部曲逃走了。其他各部见自家将军溜了,也纷纷逃散。萧衍无法控制局面,只好边战边退。跨越壕沟时,军队自相践踏,再加上北魏军在后边射箭攻击,齐军死伤惨重。最后,萧衍逃到了樊城,才稳定下来。
这文武之仗第二回合,乍一眼一看是孝文帝赢了,毕竟他攻占了南朝雍州的南阳、新野、南乡等郡,但在返京的途中却染上重病。而且没多久南朝就又夺回被占城池,元宏为了缓解北魏的军事压力,于次年再次抱病亲征,但却因病情恶化,不得不返京,在路上就一命呜呼了,时年三十三岁,简直是丢了城池又丢命,得不偿失。
而反观萧衍,这次战败后,明帝未责怪萧衍,反而让他主持雍州的防务,任雍州刺史。且给了萧衍一块稳定的地盘,这为他以后的改朝换代奠定了基础。
四年后的中兴二年(年)四月,萧衍就在都城的南郊祭告天地,登坛接受百官跪拜朝贺,建立梁朝,是为梁武帝。或许萧衍在登基的那一刻还在想着“元宏那老小子,那么早就驾鹤西去了,都没机会见证我登基,还想着感谢他一下呢。没有他元宏的南征,就萧鸾那多疑的性格自己现在有没有小命还两说呢,更何况登基做皇帝呢。真是恩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