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观音秀骨清像,为何南梁观音体态渐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m.39.net/pf/a_4302816.html

观音在中国人的眼中一直有着很高的信仰地位,自古人们就把他当做救苦救难的活神仙。观世音菩萨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各地都有供奉观音的庙宇,其中所摆放的观音造像却各有不同,形态各异。

在历史上巴蜀地区也有许多观音造像的文物出土,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在南朝时期相继的朝代南齐和南梁的观音造像在外观上却大为不同。作为两个相继的朝代,发生这样的画风突变还是真是让人疑惑,但是从历史的影响上来看,却也都在情理之中。

一、南齐要求勤俭节约,南梁却一片繁荣昌盛。

1、南齐统治者提倡的是节俭,不奢靡。

南齐是南朝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是寿命最短的一个朝代,只有二十三年的历史。

从小就具有军事天赋的萧道成16岁便在军中任职,在前朝任职期间更是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前朝皇帝实在太过狂暴、昏聩,以至于民生载道,天怒人怨。终于萧道成找到机会,便联合其他大臣发动了叛变。拥立安成王为宋顺帝,并且自己执掌了朝政大权。

人一旦拥有了权力就无法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当了2年皇帝的宋顺帝被迫让位于萧道成。就这样,萧道成建立南齐,成为开国皇帝,历史上称他为齐高帝。萧道成治国理政还算不错,他身体力行的管理政事,善于总结前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倡导节俭,不允许奢靡。

还开创了“检籍法”,以便清理户籍,革除暴政。希望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以求取政治的稳定,使得南齐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南齐倡导的这一政治理法,对于当时朝代的风俗文化是有一定影响的。

所以我们看到的南齐观音造都是秀骨清像,躯体直立,装饰简洁。作为一个提倡反腐抗廉的国家,不可能把观音做成姿态丰腴过于华美富丽的样子,不符合国情。

2、南梁在梁武帝的带领下,国泰民安,一团和气。

南梁是继南齐之后的一个朝代,两朝的开国君主都姓萧,说起来他们还是同宗,但是两朝的国情却大不相同。梁武帝在南朝史上,可算一位非常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上位之前,就在基层政权中摸爬滚打,有丰富的经验。对于之前齐朝的腐败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坚决抵制以前政权的做法,一心一意要做个为国为民的好皇帝。所以在执政期间,对宋、齐以来的种种弊端有所纠正。实行的一切政策都是针对百姓们能安居乐业,经济能繁荣增长的。当然他也确实做到了,南梁在南朝的四个朝代中可谓是最为繁荣国强的。

梁武帝称帝以来,一直遵循以德服人的原则,实施温和的政策,以发展经济为重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重视文化的发展。百姓们生活稳定富足,在观音造像也表现为形体渐趋丰满,身躯曲线明显,璎珞等装饰物增多。可见百姓们在建造观音像的时候,心态是非常满足的,与南齐的心境截然不同。

二、大环境的影响下,受到到不同的艺术家熏陶,致使造像风格不同。

1、南齐观音造像受到前朝江南陆探徽画派影响颇深。

南齐存在的时间本就短暂,再加上国家从经济上就未获得很好的复苏,所以在艺术上的造诣也不怎么高,现今出土的南齐观音造像也仅有两例。

当时的绘画和艺术依然受前朝影响较大,而陆探徽就是前朝非常有名的画家。陆探徽与之后提到的张僧繇都属于“六朝三杰”之一,在宋明帝时就是宫廷画师。史上称他为最早的画圣,据说他是书法入画的创始人。

《历代名画记》中记载有他的画达七十余件,取材非常的广泛,从圣贤图绘、佛像人物到飞禽走兽,没有一样不精通的。连谢赫的《古画品录》中也对他推崇备至,他是江南苏州一带最早的杰出画家之一。而陆探徽最为擅长的就是画肖像画,历史人物画,其画作都具有秀骨清像的特点。

作为艺术上品的朝代,自然是沿袭前朝优秀艺术家的风格。所以南齐的观音造像呈现的也是如陆探徽画作风格一样秀骨清像。

2、南梁观音造像是参照具有“画龙点睛”之名的艺术家作品建造的。

相比于南齐,南梁的形势一片大好,在艺术上也是为历史做出了杰出贡献,观音造像在现今发现的就有十例之多。张僧繇就是南朝史上另一位杰出的画家,他擅于写真,最常画的是佛像、龙、鹰。成语“画龙点睛”即出自于有关他的传说。

古史上有云,他画的龙非常精妙。相传他在一寺庙的墙上画了四条龙,并给其中的二条龙点上了眼睛,这两条龙便腾云驾雾地飞到天上去了,而未点睛者仍在墙壁上。

传说毕竟是传说,但是足以见得他所做之画的逼真和精致程度。他不仅长于人物画,而且能画山水禽兽,还会塑像,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美术家。当时的梁武帝本就好佛,凡装饰佛寺,就命他画壁。

所绘佛像,自成样式,被称为“张家样”,为雕塑者的楷模和典范。自然而然南梁的观音造像也是跟随潮流趋势,以张僧繇所做之样广为流传下去。再加上梁武帝的大力支持,观音造像的样式必然是照其画样的。

出土的观音造像样式也多是富丽华贵的,头上和身上的饰品都相较南齐增加许多,并且形态也丰满许多,曲线优美。不再是站着笔直的形象,而是略微弯曲呈现“S”型,感觉随时会飞走一样,很是生动。这一时期的观音造像对后世也是有很大的影响。

三、两朝百姓心理很大程度上的不同,也影响了观音造像的外观。

1、南齐的百姓的愿望在观音造像上充分的体现了。

南齐的百姓说来也十分艰苦,刚从前朝的火坑里跳出来,还没享受多久的好日子,又跳进了一个新的火坑。前面有说道在萧道成的治理下,国家的形势还是相对和谐稳定的。

可惜这位皇帝仅在位三年就突然因病过世了,虽然他的儿子在位期间仍然延续了“检籍法”的实施,但是不久后该政策的缺陷也充分的暴露出来。贫民常被冤枉,富人又借机占便宜。

最后百姓实在难以忍受发生了暴乱,而之后上位的几位皇帝大多荒淫无道,搞得整个国家乌烟瘴气。在这么动荡的国情中,百姓向观音菩萨求取的不能是功名利禄,而是希望菩萨显灵救百姓水火之间,并获得平等。

所以南齐的观音造像与胁侍菩萨形象相似,也表达了百姓获得公平待遇的心境。希望他们的统治者能够是清廉正直的,而不是奢靡无度,残暴无仁的,希望国家能够获得宁静和祥和。百姓们的愿望在观音造像也获得了充分的体现。

2、因为皇帝本身信佛,所以全民对于佛教事业也尤为热衷。

南梁作为南北朝史上的重要角色,除了国强外让人津津乐道地就是梁武帝对于佛教事业的热爱。佛教的推广到梁武帝统治的南梁时期达到了鼎盛。

梁武帝最初信奉的是道教,但是他想以佛化治国,在即位第三年率领僧俗将近两万人,舍道归佛,以佛教表示信仰。他曾下诏令全民奉佛,这让信佛在梁朝成为了一种时尚。梁武帝佛学造诣很深,广交当时的著名有道高僧,更是大肆兴建佛寺庙宇。

他还主持并亲手编辑并注释佛经,多次亲自登堂讲授佛经,举行法会等等。百姓们在这么一位虔诚的皇帝的领导下,自然对代表佛的观音非常敬重。除了之前所说的国情的影响以外,梁武帝的这一系列举动,都让观音造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清贫模样,而更添了多许丰腴和富贵。

总结:

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观音菩萨本身就代表着平等无私的广大意愿,当百姓们遇到任何的艰难困苦,如果能够虔诚的称念,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

并且观音菩萨是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于不同需求的众生就能变成不同的身相。所以即使南齐和南梁的观音造像略有不同,但是它都表现了人们的精神寄托。而在不同的外貌也真实的反映了人们不同的需求和心境。

在两朝不同的大环境下,两国人民对于自己的生活的渴望都是迫切的,佛或许不能真的拯救他们于水火,但是会成为他们更好面对生活困难的动力。观音菩萨所表现的品格,是非常的贴合我国的需求,很大程度的弥补我国在文化上的缺憾。

所以对于观音的信仰在传播过程中也是紧密切合了我国的社会、文化以及人民的心理,在不断演进、不断调整下使其成为印度佛教中国化中最全面、最深刻、最彻底、最广泛的一种信仰形态。它对于我国的哲学、宗教、伦理、文艺、社会生活以及思维方式、民族精神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观音造像是佛教造像艺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精神的表达、信仰的依托。

参考文献

《释道汪传》《历代名画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