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王朝的统治极为腐败。桓灵末期,各路妖贼前赴后继。
边地武人叛乱不止,幽州、并州、凉州一马当先;邪教武装层出不穷,黑山军、黄巾军,汉中米贼为其祸首。弱者自称将军、刺史,割据一方;强者就敢称王称帝,驾金根,乘六马,郊祀天地。
本文按时间线,为读者朋友介绍东汉末年八大僭主。
01许昌
许昌是人名:姓许,名昌。非曹公之许县。
许昌。《三国志》作“许昌”;《后汉书》作“许昭”。考虑到《后汉书》成书于刘宋,恰在两晋之后。所以许昌真名很可能是“许昭”。改昭为昌,是为避晋文帝司马昭的名讳,类似吴书作者韦昭被改名韦曜。
熹平元年(),黄巾之乱前十二年。会稽(今浙江绍兴)妖贼许昌,煽动当地无知群众暴乱,聚众万余人。自称“阳明皇帝”。
这个“阳明”到底是年号、尊号、还是五德始终(类似黄天当立)谶语,因史料有限,无法再搞清楚。
许昌这个皇帝,一共干了两年不到。在扬州刺史臧旻,丹阳太守陈夤的镇压下,迅速销声匿迹。
值得一提的是,讨贼主力中的吴郡司马(地方中级军官)孙坚,招募千余壮士,奋勇进击,所向有功。
会稽妖贼许昌起於句章,自称阳明皇帝,与其子韶扇动诸县,众以万数。坚以郡司马募召精勇,得千馀人,与州郡合讨破之。是岁,熹平元年也。--《吴书一》
孙坚即孙策、孙权生父,以悍勇著称。孙坚一生,杀了一个太守(南阳太守张咨),杀了一个刺史(荆州刺史王睿),打退过一个僭主(董卓),还剿灭过一个皇帝(许昌)。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02张举
中平四年(),大僭主董卓上洛前二年。原泰山太守(兖州,今山东泰安)张举、前中山国相(冀州,今河北平山、灵寿)张纯,勾结乌丸骑兵,攻掠幽、冀二州。二张兵强马壮,士卒众多,竟达十余万。
张举称“天子”、张纯称“弥天将军、安定王”。
四年,纯等遂与乌桓大人共连盟,……众至十余万,屯肥如。举称“天子”,纯称“弥天将军安定王”。--《后汉书列传第六十三》
张举、张纯之乱,在中郎将公孙瓒、幽州牧刘虞的连番镇压下渐告平息。两年后,中平六年(),张举等人远遁出塞,消失于记载。
汉末著名军阀刘备,曾参与讨伐张举、张纯之乱。
备遂与相随,遇贼于野,中创阳死刘备年轻时空有一腔热血、却没啥战场经验,被乱贼一枪刺于马下。躺地上装死。打扫战场时,被友军拖出来用板儿车拉走,才捡了一条命。如果当时刘备运气差一点儿,三国历史就要被改写了。
(刘)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纯,过平原,子平荐备于从事,遂与相随,遇贼于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得免。--《典略》
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刘备与左将军封号始末小考,里面有简要涉及张纯之乱。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阅读,传送门如下:
刘备“左将军”名号始末——先主官职变化小考
03马相
中平五年(),大僭主董卓上洛前一年。益州流贼马相,在绵竹造反;为了壮胆儿,自称黄巾军。其实马相狗屁不是,混子一个;黄巾三十六方根本就不在益州。
十余年间,(黄巾)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杨、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后汉书皇甫嵩传》
马相先后攻破绵竹,雒县,杀汉廷所置刺史郤俭。
注:郤俭的孙子,滞留蜀地。跟随后主降魏,曾参与“乐不思蜀”事件。
马相占据益州郡、蜀郡和犍为。一共占了三郡两县,就开国称帝了。
益州郡(不同于益州)在今云南境内;犍为是川西门户,属今四川乐山。东汉时期,这些地区的开发程度极其有限,夷汉杂居,羌胡交错。看《三国志蜀书》,益州地区经常出现什么“牦牛王”、“槃木王”一类的酋帅妖贼,还是“后诸葛亮时期”的事儿;可想而知,中平五年()的益州,更是神魔乱舞了。
马相这个皇帝也没蹦跶几天。被益州当地一个土豪贾龙,率千把来人给灭了。史书称:“数日破走,州界清静。”
数日,应该是不足十日,等于马相这个皇帝就干了一个礼拜。在史书中平添一点儿笑料而已。
州从事贾龙领家兵数百人在犍为东界,摄敛吏民,得千馀人,攻相等,数日破走,州界清静。--《蜀书一》
04阙宣
初平四年(),大僭主董卓死后第二年。妖贼在下邳即位称帝。下邳,汉末属徐州;今江苏省邳州市。
阙宣的史料记载极少,仅在《魏书武帝纪》和《魏书八》中略有提及。阙宣是个很不成气候的无赖,手下仅有千余人便敢开国称帝。这种脑子不清醒的人,本该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属于一位被医疗条件耽误的患者。
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魏书一》
阙宣其实不值一提。背后真正的操盘手是:一个正史中酷爱交结流氓无赖的恶棍军阀。
陶谦背道任情,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泰山是个杀人犯。在徐州东海啸聚山林,搞黑社会,打家劫舍。陶谦表奏臧霸为骑都尉,招安了这群恶匪,为己所用。陶谦死后,臧霸先从吕布、再从曹公,还成了曹魏开国元勋。
注: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泰山贼臧霸的文章,传送门如下,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阅读:
令吕布和曹公忌惮的影子霸主——漫谈臧霸
丹阳是个佞佛、滥杀的痞子。先后投奔三家宗主并将其杀害(赵昱、薛礼、朱皓)。也不知道这种双手沾满鲜血的恶魔,怎么会和佛教扯上关系。陶谦把广陵、下邳、彭城三郡的后勤工作交给笮融,笮融竟公开倒卖国有物资,还拿赃款去铸造纯铜佛像,搞得民不聊生。后与扬州刺史刘繇交锋,战败被杀。大乱才告终止。
泰山,是个贪财好货的流氓。据说本是妖贼出身,还有说是黄巾余党的,已不可考。曹公父亲曹嵩避难徐州琅琊,赴兖州投奔儿子的路上,带了数百车财物。陶谦指使张闿截杀,曹嵩被灭门,财宝都被运到了陶谦家里。陶谦交结恶贼、丧尽天良,竟至于此。
三国志作者陈寿,直言:(陶)谦背道任情,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
观陶谦其人其行,初平四年()“天子”阙宣出现在徐州下邳,是一点儿不奇怪了。
下邳郡是徐州的刺史治,类似今天的省会。很难想象在刺史治的眼皮子底下竟然出现了“天子”,搞不好是陶谦自己故意扶持的马甲和小号儿。
郡治底下出现“天子”了,陶谦不仅不讨伐,还伙同阙宣一起做贼,四处打家劫舍,杀人放火;之后又把阙宣杀害,兼并了他的部曲。这简直是养鸡杀鸡、梁山火并的路子。徐州六郡,比妖贼僭主更可怕的,恰恰是刺史陶谦。
下邳阙宣自称天子,(陶)谦初与合从寇钞,后遂杀宣,并其众。--《魏书八》
05袁术
建安二年(),袁术在寿春(今安徽淮南)称帝,建号“仲家”。
因《三国演义》及衍生作品影响,袁术大概是东汉末期最有名的僭主。本文上述诸人,也许有读者朋友不甚清楚;但袁术称帝,几乎是所有三国爱好者的共识。关于僭主袁术,我就不多介绍了。在此谈谈他的建号。
袁术的建号很有趣。仲家,一说仲氏。
仲者,行二也,天下第二。你说都僭逆称帝了,还天下第二,直接“老子天下第一”不就好了吗?当个皇上还当得这么畏畏缩缩的,看看之前的张举、张纯、许昭、马相、阙宣,占领个把县城,手下千余人就敢继位称帝;还动不动“阳明皇帝”、“弥天将军安定王”。袁术雄踞淮南,割据徐、扬,手下精兵悍将十余万,竟然自号“仲家”,可能是史上最谦虚的僭主吧?
袁术奢淫放肆,荣不终己说起来,袁术这个僭主当的也够憋屈。汉末丧乱,生产力崩坏。袁绍的军队在河北,吃桑葚果腹,袁术的军队在淮南,竟然要下河捉蚌壳(蒲嬴)。粮食匮乏至此,曹公能靠军屯起家,时势所然也。
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嬴。--《魏书》王沈版
袁术自己天天躲在宫里喝蜜浆、玩儿女人;手下军官却要撩起裤腿下河捉蚌充饥。最后十万大兵原地解散,仲家皇帝成了孤家寡人,灰溜溜投奔袁绍,被刘备截杀,吐血身亡。
(袁术)荒侈滋甚,后宫数百皆服绮縠,馀粱肉,而士卒冻馁,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魏书六》
陈寿痛心疾首,大骂袁术:
奢淫放肆,荣不终己,自取之也。
除上述五位公开称帝的大僭主;东汉末年还有四位虽未称帝,但公开使用天子卤簿法驾,甚至郊祀天地的“小僭主”。也一并为读者朋友介绍:
06宋建
灵帝末,凉州乱。枹罕(今甘肃临夏)宋建,趁乱称王,自号“河首平汉王”。宋建一个伪王,竟然还改元,不用汉廷年号。前后僭逆三十余年。具体称王时间已难考。
建安十九年(),夏侯渊进击。一个月不到,宋建乱党全灭。夏侯渊拜功表中,竟写道,宋建的伪朝廷,还设置了“丞相”和“公卿百官”。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陇西宋建自称河首平汉王,聚众枹罕,改元,置百官,三十馀年。--《魏书一》
07公孙度
公孙度是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因与僭主董卓的爱将徐荣是老乡,初平元年(),得以出任辽东太守。
公孙度到了辽东,大搞邪教宣传,掏出本儿小册子,上面写着六个大字:
“孙登当为天子。”
公孙度一本正经地和手下说:“我公孙度,字济升。升即登,所以,孙登,就是我公孙济升。我当为天子。”
逻辑十分感人,令人哭笑不得。
公孙度公开使用天子车服銮仪,还戴了九旒冕(诸侯王专用,天子冕十二旒)。又郊祀天地,还给汉太祖、汉世祖立庙,俨然是中兴功臣,承继汉祚一般。公孙度最后猪油烧心,竟把幽州辖区的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割裂出来,编了一个“平州”(不在汉末十三州中),自称“平州牧”。
曹公听闻公孙度这么能得瑟,想拉拢顺便提点一下公孙度。就赐封公孙度为武威将军(杂号),封永宁乡侯(乡侯是中等爵位)。
公孙度圆睁怪眼,大骂:
“我是辽东王!什么狗屁侯爵,去你的!”
然后把曹公和汉廷的印绶丢到武库吃灰去了。
(公孙)度曰:“我王辽东,何永宁也!”藏印绶武库。--《魏书八》
公孙家族在辽东和朝鲜半岛僭逆48年,前后将近半个世纪。直到曹魏景初二年(),公孙度之孙才被司马懿剿灭。
08刘氏兄弟
荆州刺史刘表,益州牧刘焉。哥儿俩都是东汉宗室。且都僭逆妄为。
刘焉是荆州江夏人。中平五年()入益州,击败当地流贼,站稳脚跟。
刘焉觉得自己牛逼大发了(焉意渐盛),在绵竹打造天子的车舆马具,顺便搞些神鬼谶纬的邪教传播,替自己登基做舆论宣传。事儿闹得太不像话,被荆州的刘表给汉廷打小报告,二人互相仇视。
焉意渐盛,造作乘舆车具千馀乘。荆州牧刘表,表上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魏书六》
刘表也不是啥好鸟,不仅在荆州大肆打造天子器物,还公然郊祀天地,摆出一副皇帝派头:出入前呼后拥,威风八面。比刘焉更加过分。
是时,荆州牧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后汉书列传第六十》
刘表道不相越,而欲卧收天运刘焉愤愤不平,本打算还击刘表,不料自己打造的僭逆伪器,竟被一场流星雨烧作灰烬。
天火烧的很厉害,最后绵竹竟呆不下去了,刺史治迁到雒县,最后迁至成都。
加上刘焉的两个儿子在长安政变中丧生,刘焉惊惧交加,背上生疮,活活疼死了。
时焉被天火烧城,车具荡尽,延及民家。--《魏书六》
刘表听闻刘焉老窝被流星雨烧了,可能也被吓住了。从此收敛了一些,终其世,并未建元称帝,只是时不时偷着过把皇帝瘾。
建安六年(),刘备败于中原混战,南下依附刘表,客居荆州近十年。刘表对刘备颇为倚重,虽有些许防备,二人关系也称得上和睦。刘备也从刘表这位前辈身上,学了不少僭逆的经验。耳闻目睹,以至于沾染恶习,汉廷忠良,一代人杰,最终竟堕落成曹丕的水准,在荆、益二州称帝践祚。
荆州、益州,恰恰是僭主刘表、与僭主刘焉的治所。刘备早年征讨僭主张纯,中年又践行两任宗室前辈的道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大概也算得上是一种循环吧?
我是宝青坊狐娘(胖咪)。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