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古代战争中的汉字文化,解释其中所

中国最好白风医院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

华夏文明五千年,政权的更替、朝代的兴亡与战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战争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代的战争更是不计其数。

如果我们要研究古代汉字,则不可不提与战争有关的汉字,本文从与古代战争相关的汉字中选取六个具有代表性汉字,阐释其中的所蕴含的汉字文化内涵。

孙子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士兵的生死,政权的存亡,不能够不认真的考察对待。

从古代汉字中与战争有关的汉字所占比重来看,我们也能感受到战争在古代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据学者们对甲骨文的统计数据,其中与战争有关的字,如表示兵器的“矛”和“盾”,夏商之交时的部落方国“土”、“羌”和“周”,战场上要用到的“射”和“御”,士兵被俘后的“虏”、“囚”和“杀”等字,占到总数的8%.

然而,用来表示人们日常生活中与衣、住、行方面的文字的总和也不过大约占到总数的10%。

先说“战”、“争”两字。战,形声字,“战”的本义为动词“打仗”、“作战”,《曹刿论战》:“公将战,曹刿请见”,汉朝的《乐府诗集·木兰诗》中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为众人所熟知,又如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古代汉语中,“战”也可做名词,即“战争”、“战事”,《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又见于唐·陈子昂《送别崔著作东征》:“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

争,《说文》日:“争,引也。”“争”最初即是两人用手做“争夺”之势,表“争夺”之意。古代汉语中“争”首先做动词“争夺”,《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只早莺争暖树”,又表示“竞争”、“较量”,西汉·贾谊《论积贮疏》:“并举而争起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也表示“争论”,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礼记·曲礼》:“分争辩讼,非礼不决”。

“战”、“争”两字连用,也并非现在才有,而是古已有之,东汉苟悦《汉纪·高后卷六》:“本纪称孝惠高后之时,海内得离战争之苦,君臣俱无为,故惠帝拱己”。

又如,西汉刘向《战国策叙录》:“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

以上两个“战争”均与现在的意思接近表示“武装斗争”,“战争”也做“争斗”、“斗争”讲,如唐·皇甫氏《原化记·京都儒士》:“儒士方悟,开门尚自战傈,具兢昨宵与物战争之状,众大骇异”。

再说“兵”、“戈”二字,首先说“兵”,兵字,从甲骨文到小篆,都作双手举斤的样子,斤字本是一种武器的象形,双手举着武器,冲锋陷阵,杀敌制胜,这就是“兵”。

现在的“兵”字,看上去似乎上面是“丘”、下面是“八”,旧社会,“丘八”就是老百姓去兵痞的蔑称,但将“兵”字分为“丘”和“八”是不对的,《说文》里就已经说明“从丹持斤”,也就是说,“兵”字的上半部分是“斤”,下半部分和“具”、“共”等字的下半部分相同。

那么“斤”是什么,《说文》日:“斤,斫木也。象形。”可见“斤”原本是一种锋利的工具,最初的时候和“斧”区别,并称“斧斤”,《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斧”和“斤”常配合使用,久而久之,其区别逐渐淡薄,以致成了同义词,段玉裁更是说“斤”是“斫木斧也”。

再说“戈”,带有“戈”字又与战争、兵器有关的汉字不在少数,这也说明了“戈”字的重要地位。

“戎”、“战”、“武”、“戊”、“戟”、“裁”、“戮”、“戳”、“戒”等字都不同程度的跟战争和武器有关。

《说文》日:“戈,平头戟也。”先秦时期,戈是一种主要用于勾、啄的格斗兵器。流行于商至汉代。

受石器时代的石镰、骨镰或陶镰的启发而产生,原为长柄,平头,刃在下边,可横击,又可用于勾杀,后因作战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为长、中、短三种。

商代已经有了铜戈,直到秦代作战时仍用戈。一般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步兵。戈的击法有勾挂、扎挑等。最早的发现的青铜铸的戈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截至年,距今约年。

古人后来也将“兵”、“戈”两字连用,用来代指“兵器”、“战争”或“军队”,如《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七十回:“执兵戈者,皆陈列于殿下,非奉宣召,不敢擅自入殿。”(指兵器)。

《三国演义》第九六回:“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指战争),岳飞《奉诏移伪齐檄》:“顺逆二途,蚤宜择处。兵戈既逼,虽悔何追。”(指军队)。

最后说“矛”、“盾”二字,首先说“矛”,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直刺和扎挑的长柄格斗兵器。

矛是古代军队中大量装备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矛”的篆体写作“巾”,《说文》日:“矛,酋矛也。建於兵卓,畏二丈。”这里除了说明“矛”的尺寸之外,还说了“矛”是一种在兵、车上使用的武器。

《周礼·考工记》上说,酋矛柄长二丈,是步卒使用的兵器,夷矛柄长二丈四尺(均周尺),是战车上使用的武器。

在战争中厮杀,除了有攻击性武器,当然还要有防御性武器,接下来说防御性武器“盾”,“盾”篆文写作“启”,像人持盾之形,《说文》日:“盾,腋也。所以扦身蔽目。”“胶”即是“盾”。

“自相矛盾”的故事家喻户晓,它出自《韩非予·难一》,现在,“矛盾”是一个哲学逻辑名词,或用来比喻相抵触的言行或事情。

在古代汉语中,也有“矛”、“盾”连用的情况,如表示“以文词相辩难”,五代时期王定保的《唐摭言·争解元》:“会郡中有宴,乐天讽二子(指张祜、徐凝)矛盾。”

又表示“违抗”,如明代王铰的《春芜记·忤奸》:“想着我宠冠臣邻,我屈指朝中半从顺,怪伊行敢相矛盾。”

又表示“屏障”,如《宋书·萧景传》:“荤蛮悉渡汉水来降。议者以蛮累为边患,可因此除之。景日:‘穷来归我,诛之不祥。且魏人来侵,每为矛盾,若悉诛蛮,则魏军无碍,非长策也。

古代战士作战时通常左手持盾掩蔽身体,右手持矛击杀敌人。

兵器从一开始就因战争产生,《老子》中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古人将“武”解释为“止戈为武”就是要表达“能够止战才是真正的用武之道”。

从文字学的角度看,人们对“武”的解释显然是错误的,但这却反映了人们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备注:本文为转载文章,原作者孙飞(陕西师范大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