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垣崇祖的出色指挥,南齐取得了对北魏的寿阳大捷,刘昶也只得灰溜溜的班师回朝。可两国间的战事就这样结束了吗?
答案显然是没有。趁着刚刚击败北魏的势头,南齐也开始了在不同战场发起反击。建元二年(公元年,北魏太和四年)二月乙酉(十九日),崔文仲派遣陈靖攻克了北魏的竹邑戍,斩杀了守将白仲都。与此同时,崔叔延也攻破了北魏的睢陵,并斩杀了北魏淮阳太守梁恶。
至于西边屡屡挑事的李乌奴,南齐这边也准备腾出手去对付他。萧道成次子、豫章王萧嶷派遣中兵参军王图南率领军队从益州出发,由剑阁突袭李乌奴。另一边南齐梁州、南秦州两州刺史崔慧景也调集军队驻扎在白马,与王图南前后夹击李乌奴。李乌奴的乌合之众哪经得起这架势,惨败之后逃往武兴。
但南齐等到的也不都是好消息。当年八月,缓过神来的北魏又开始行动了,他们先是命徐州刺史梁郡王拓跋嘉前去迎接背叛南齐的角城戍主。接着又派军队出兵朐城、连口、角城、下蔡等地,准备再战南齐。
局势一下子又变得对南齐不太友好。先是崔慧景派去武兴进攻李乌奴的史裴叔被氐王杨文弘击败。接着当年九月,南齐汝南太守常元真和龙骧将军胡青苟又选择向北魏投降。好在萧道成反应也算及时,当年闰九月就派人前去巡视清水、泗水一带的各个据点,防备北魏进攻的同时稳定人心。
很快拓跋嘉率领的十万兵马就将朐山包围的水泄不通,朐山守将玄元度倒是临危不乱,选择环城坚守,等待援军到来。事实证明这招很有效,南齐青州、冀州两州刺史卢绍之果然派遣自己的儿子卢奂率兵前来援助。
有了援军,玄元度的反击开启,终于在九月庚寅日(二十七日)大败北魏军。北魏军本想再战,结果此时南齐朝廷派遣的崔灵建等人率领一万余人军队也已经由淮水进入东海。趁着黑夜降临的时候,他们每人各自举着两把火炬,声势十分浩大,北魏军见状赶忙逃了。
可北魏朝廷怎会就此死心,十月丁未日(十五日),他们又任命昌黎王冯熙为西道都督,与征南将军桓诞出兵义阳,又派镇南将军贺罗出兵钟离,准备再战南齐。
这时北魏前线边境也出现了骚动,原来是淮水北岸四州的百姓不愿意归属北魏,有南逃之心。萧道成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趁机派人煽动此地民众起事。北魏不得不先派军去讨伐他们,由于南齐方面接应缓慢,致使成功南归的人口寥寥无几。
等到两国再次交手已经是建元三年(公元年,北魏太和五年)的事了。北魏大军侵犯淮阳,萧道成赶忙命令领军将军李安民担任都督,与周盘龙等人前去援救被包围的守将成买。可惜援军还是来晚了一步,成买已经力战而死。此时周盘龙的儿子周奉叔,率领二百人冲入北魏军阵深处,大吃一惊的北魏军队方面赶忙派出一万多人的骑兵前去包围,结果被周氏父子前后痛击,空有人数优势却奈何不了他们,只得选择撤军。结果又在撤退的时候,遭到了李安民等人的追击,在孙溪渚又一次遭遇败局。
二月丁酉让(初七),南齐游击将军桓康又在淮阳击败北魏军队,并顺利拿下樊谐城。不甘心的北魏准备拿下蔡出气,谁知垣崇祖早有先见之明,防患于未然早就将下蔡方面的人力物力都迁移到了淮东地区。怒不可遏的北魏大军准备铲平下蔡旧城,结果又在己酉日(十九日)被垣崇祖率军击败。
面对新生的南齐政权,北魏多次用兵却毫无成功,反倒是损兵折将,南北对峙的局面依旧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