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卷帙浩繁,此10佳句已成经典,读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所以将与《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年),计卷,约万字。主要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其中,又以前四史水平较高。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给留下了许多令人受益终身的经典名句: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史记》译文:有钱人赞助别人钱财,仁义道德的人用言语教导或指导他人。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译文:能够做到一件事情的人未必能够说出他是如何做的,而能够说出怎么做这件事情的人不一定能够做得好这件事情。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汉书》译文: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是百姓赖以生存的衣食来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多,而忧智之不博。《后汉书》译文:不应为地位不高而羞愧,应因德行不崇高而羞愧。不因得到的报酬不高而耻辱,应该因为自己的见识不广阔而耻辱。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三国志》译文:良将不会为了怕死而苟活着,壮士不会为了求生而毁掉自己的名节。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不务先富民,而唯言益国,岂有民贫于天下,而国富于上邪?《南齐书》译文:不先使民众富裕起来,而只谈什么国家利益,难道有百姓穷于天下,而国家富强的事吗?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暴,与乱同道,莫可测也,后嗣何观!《旧唐书》译文:背着木柴去救火,扬起沸水来止沸,用残暴来代替残暴,与原来的混乱同出一辙,其后果之严重是很难预测的,这样下去,后世子孙们将会怎么看呢?人非有才之难,而非用其才之难。《明史》译文:人不是才能难得,而是自己把才能施展出来实在困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