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文化长城传说故事十三北齐筑城

北魏虽一统中国北方,并进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却因政治体制难统一,内乱不断,最终分裂为西魏和东魏。其中,西魏被权臣宇文泰所挟持,而东魏逐渐被丞相高欢掌控。其在东魏的地位,足以和东汉末年的曹操相提并论,后世称之为北齐王朝奠基人。

高欢之子高洋继其父、其兄高澄之后,继续把持朝政,后登基称帝,成为北齐的初代皇帝。北齐虽为南北朝时期的割据政权,国祚仅二十七年,却因临碣石、筑长城等几件大事与秦皇岛地区关系非常紧密。

一、高洋临碣石

北齐文宣皇帝高洋在历史上是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其功业自矜,赏罚无度,纵欲酗酒,残暴滥杀,是少有的“暴君”。也有人说其,励精图治,厉行改革,重用杨愔等相才,删削律令,并省州郡县,减少冗官,严禁贪污,注意肃清吏治;前后筑北齐长城四千里,置边镇二十五所,屡次击败柔然、突厥、契丹,出击萧梁,拓地至淮南。征伐四克,威振戎夏。投杯而西人震恐,负甲而北胡惊慌,怀有圣主气范,被突厥可汗称为“英雄天子”,为北齐一代英主。

“暴君”也好,“英主”也罢。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观其所作所为,确实非等闲之辈。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高洋的性格应是“杀伐果断”。“快刀斩乱麻”这一成语就源于此人。少年高洋的一句“乱者须斩!”赢得了父亲高欢的青睐与赞许,也为其在乱世中赢得一丝生机。

父亲高欢辞世不久,年仅二十九岁的大丞相哥哥高澄也被厨奴刺死,事出仓猝,朝中一片混乱。这时,23岁的高洋挺身而出。当时的高氏臣僚对高洋基本上都是心存轻视,然而,高洋在平叛时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乱、镇静从容,以及随后的一系列政治措置,让那些轻视他的臣僚大吃一惊。十月,高洋以咸阳王坦为太傅,潘相乐为司空。十一月,吐谷浑遣使来邺城朝贡。南朝梁的齐州刺史茅灵斌、德州刺史刘领队、南豫州刺史皇甫慎等都献城归附。十二月,他又以并州刺史彭乐为司徒,太保贺拔仁为并州刺史。高洋雷厉风行,一方面亲自指挥卫队,搜捕刺客,“自脔斩群贼而漆其头”;另一方面亲理朝政,大小军事之事,井然有序。混乱的政局马上又得到了控制。魏孝静帝元善见只好封他为丞相、齐王。

第二年,年仅24岁的高洋称帝。同年十一月,高洋即皇位的消息一传到西魏宇文泰耳朵里,宇文泰便亲率大军东进,他想试探试探这位年轻的新皇帝是否像他老对手高欢一样骁勇善战。西魏大军一直推进到建州。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和才能,高洋趁机纠合六州鲜卑,举行了一次规模庞大的军事演习。漫山遍野,刀枪林立,鼓声喧天,宇文泰不由感叹万分:“高欢并没有死啊!”说罢急忙班师。宇文泰觉得自己力量不如北齐,所以也一直偃旗息鼓,不敢轻易东向。高洋时期,东西两国之间基本趋于平安无事。

即位第三年(天保三年年),高洋乘北国封冻、不宜施战之机,亲率北齐军队用兵库莫奚。代郡(今山西大同)之战中,北齐军大获全胜,仅牲畜即俘获十余万头。

又一年,高洋兵锋指向契丹,效法魏武帝曹操兵出卢龙道。身为一国之君的高洋“亲逾山岭,为士卒先”,“露头袒膊,昼夜不息,行千余里,唯食肉饮水,壮气弥厉。”在君主身先士卒的鼓舞下,此次与契丹之战,一直打到渤海之边,方鸣金收兵,俘虏士卒十万之众,得牲畜十万余头。天保四年(年)十月十八日,胜战回军的高洋登临碣石山(秦皇岛市昌黎县西北),观看大海。想必心情相比也如曹操一样,澎湃浩然。

取得大胜之后,高洋没有急于进行休整,而是趁着己方士气高昂的机会,以突袭方式向北用兵突厥,乘对手无备顾盼之机,大溃其军,直追至朔州之北,迫使对方送上降书顺表,方才罢息。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中,高洋屡战屡胜,这在古代历史上,自然是比较少见的战绩了。毕竟,高洋不是立足于城池的防守,而是长途奔袭和客场作战,这对主帅的指挥能力,自然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二、北齐筑长城

在对外用兵的同时,北齐开始修建长城。北齐长城主要修建了三段,共修筑了六次。北齐所筑长城规模之大,仅次于秦、汉长城。仅秦皇岛地区遗存的北齐长城遗存16.38公里,经过山海关区第一关镇、石河镇、海港区北港镇、石门寨镇、青龙满族自治县祖山镇、肖营子镇。据历史学家考证,许多保存完好的明长城都是在北齐长城基础上修筑的。

北齐长城从天保三年开始修筑,至天保七年(公元年),“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六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北史·齐本记》卷七)。“六十里一戍”《资治通鉴》作“率十里一戍”。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考证,西河指北齐南朔州西河郡(今山西汾阳),总秦戍为鲜卑语军戍名称,位置在今山西大同西北境。海是指今秦皇岛市山海关的海边。这段公里的长城当是利用了天保三年所筑的黄栌岭至社平戍长城和天保六年所筑的夏口至恒州长城,加以连缀增补而成,其夏口至秦皇岛沿海的部分是沿燕山南麓而筑的。

三、最后的战将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从天保三年(年)以后,文宣帝高洋北击库莫奚、东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属匈奴族)。南取淮南,势力一直延伸到长江边,这时北齐的国力达到鼎盛。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虽然高洋将北齐的国力推向了巅峰,但是,正如同唐玄宗李隆基一样,在取得一定成就之后,他们都没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是选择了懈怠,这不仅葬送了之前的努力,更导致所在的国家走向了衰落。

根据《北齐书》等史料的记载,高洋即位至天保六年(年),随着四邻安定,大权在握,高洋意志开始松弛,由勤勉走向残暴,并沉溺于酒色之中。对此,高洋母亲娄太后看到高洋整天沉溺在酒色之中非常生气。有一次,她举起手杖朝高洋打去,大骂:“什么样的父亲生什么样的儿子!”面对母亲的教诲,高洋没有幡然醒悟,而是继续意志消沉。

因为长期沉溺于酒色之中,高洋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于是在天保十年(年)十月甲午日(公历11月25日)突然病逝,时年34岁。对此,在笔者看来,34岁去世的年龄,自然属于英年早逝了。

总的来说,高洋在位时,北齐的国力达到鼎盛。疆域扩大到今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古一部及苏北、皖北的广大平原地区,人口达万户、万口。土地之广,人口之众,军队之强,粮储之多,成为当时三个割据势力中最强大的一个。不过,伴随着高洋的英年早逝,尤其是他没有善始善终,北齐开始走向了衰落甚至灭亡。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北齐灭亡后。北齐营州刺史高保宁,抗周拒隋,曾在秦皇岛地域转战,坚守营州长达六年之久。高保宁镇边,能和诸戎,史书称其“夷夏重其威信”。北齐灭亡,周帝遣使招慰,高保宁拒不投降。隋立国后,隋文帝兵出卢龙塞不能剿灭。高保宁也多次率兵西进,希冀复国。虽兵寡将微不能成功,中反间计被杀,却为那乱臣贼子当道的南北朝与荒唐的北齐一朝存留了一丝血色。有史官赞扬其:“俱表忠节,不然则丹青简册安可贵乎?”史书对其评价:“唯此诸将,荣名是保,不愆不忘,以斯终老。傅子之辈,逢兹不造,未遇烈风,谁知劲草。”

END

·山海传奇·

了解更多与秦皇岛长城有关的传说故事请走进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线上展厅吧!

-线上观展-

识别图片即可观展

秦皇岛发布沿海强市、美丽港城。这里有权威发布的态度,要闻聚集的热度,民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