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魏俊杰著两晋十六国政区新探出版

两晋十六国政区新探

编著者:魏俊杰著

定价:68元

ISBN:-7---6

出版时间:-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CZS),全书广泛运用各种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全面考订两晋十六国各类可考的地名。为全面考订两晋十六国政区地名,本书分三编对两晋十六国进行研究,上编概述地理,中编考订文献,下编补考研究。以此希冀推进对两晋十六国政区中两晋郡王封国、郡县得名、郡县治所变迁等诸问题的研究。

作者简介

魏俊杰:历史学博士,衢州学院教授,多年从事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目前主要研究两晋十六国史。参与出版专著《衢州古代著述考》《十六国疆域与政区研究》《衢州文献集成提要》,合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序言

自泰始元年()司马炎于洛阳称帝,至建兴四年()晋愍帝于长安被俘,为西晋时期。自建武元年()司马睿于建康称晋王,至元熙二年()晋恭帝退位,为东晋时期。自西晋永兴元年()匈奴汉国建立,至宋元嘉十六年()北凉亡国,为十六国时期。自西晋泰始元年()至太康元年(),南方有孙吴政权,这段时期孙吴政权辖域的政区,本书不作研究。自宋永初元年()至元嘉十六年(),南方有刘宋政权,北方有北魏政权,这段时间刘宋政权、北魏政权辖域的政区,本书也不作研究。本书考述的两晋十六国政区,是“两晋十六国”各政权统治辖域的政区,以现存文献记载的两晋十六国各政权的政区为限。

一、基础文献述评

研究两晋十六国时期的政区,必须从现存的文献入手。在有限的现存文献中,涉及两晋十六国政区地名最重要的文献是《晋书》《资治通鉴》,其次为《宋书》《魏书》《华阳国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唐宋类书及其他典籍也散见一些有价值的资料。除此之外,两晋十六国以来的子部、集部著述也有涉及两晋十六国政区地名者,此类著述如《世说新语》《高僧传》《开元占经》《陶渊明集》《文选》等。当然,有些典籍的记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清代以来诸家已有辨正。另外,出土的墓志、墓券、碑铭、敦煌文献、吐鲁番文书以及其他考古文字资料也提供了少量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在现存的各种史籍中,以唐修《晋书》记载两晋十六国史最为集中。《晋书·地理志》(下文简称《晋志》)以西晋太康年间政区为中心,兼及太康前后政区的变动,记载两晋十六国政区最为集中。但《晋志》的问题甚多,对东晋、十六国政区的记载也语焉不详,清代以来诸家多有补正。除《晋志》外,《晋书》中其他内容所载的政区地名也有极高的价值。当然,《晋书》记载的内容有不少错讹,对此清代以来的学者多有考辨,本书也有专篇考辨。不仅如此,《二十五史补编》《二十四史订补》收录对《晋书》的补志、补表皆具有不同参考价值。

《晋书》除帝纪时间记载十分明确外,其他各卷记载时间大多不够明确,《资治通鉴》(下文简称《通鉴》)作为编年体史书可补其缺。《通鉴》有众多史料不见于《晋书》记载,就其中的十六国史来说,其长于《晋书》的十六国史录,“不但数量大,而且涉及的内容也很丰富”。《通鉴》在编年上是严谨的,司马光及其助手首先将其收集到的资料按年月顺序编成丛目,在此基础上加以考订编排而成长编,对于诸书记载不一的史料再出考异,这使得《通鉴》的系年大致可信。当然,也有学者指出《通鉴》有“系年方式之过整”等缺失。就本书研究所涉及者,《通鉴》纪年可依者毕竟占绝大多数,至于少量系年错误,则随文考订。

《宋书》《魏书》有关两晋十六国地名的内容以《宋书·州郡志》(下文简称《宋志》)、《魏书·地形志》(下文简称《魏志》)最为集中。但是,《宋志》《魏志》也有不少错讹。成孺《宋书州郡志校勘记》、温曰鉴《魏书地形志校录》,尤其是胡阿祥《宋书州郡志汇释》,对考辨《宋志》《魏志》所载两晋十六国政区价值很高。刘宋、北魏上承东晋、十六国,故除《宋志》《魏志》外,《宋书》《魏书》涉及两晋十六国史事的记载都是研究该时期政区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8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