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着很多令人感觉十分奇异的故事与人,这些故事与人吸引着我们不断的去探索、去了解、去研究,而疍家人就是其中之一。疍民,又称蛋民、蛋家、疍户、蜑、蜒、游艇子、泉郎、白水郎、卢亭子、龙户等。他们世代居住在海上,“以船为生,以船为家”就是对他们生活最好的诠释。那么,疍家人又是从何而来?他们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让我们来一探究竟。海上的疍家人一、疍家人及“疍家人”名字的起源疍家人的祖先是什么人?他们为何要在海上生活?这些目前还没有定论,在学界有几种说法,仅供大家参考。1.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疍家人的祖先是当时秦始皇征发五十万大军开戍南岭时,当地的不甘为秦所掳而逃往江湖以渔业为生的部分土著越人。历史上疍民的分布首先集中在四川、云南等地。秦汉以来,巴蜀、湘、黔地区等地区都有关于疍家人的记载,“蜒”这一记载最早见于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其地东至鱼腹,而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其属有濮、賨、苴、共、努、賨苴、夷、蜒之蛮。”《南齐书·高逸·名僧传》亦载:“建元之年为巴州刺史,绥坏蛮蜒。”《隋书·地理志》“: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徭。”隋唐之后,疍家人开始向东南迁移,主要迁往两广、福建沿海地区。《隋书·南蛮传》载:“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蜒、曰儴、曰俚、曰僚、曰伍,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另外,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清人屈大均《广东新语》以及《广西通志》、《广东通志》等史书及地方志都有两广、福建地区疍民的活动记载。在明清时疍家人发展到了高峰,遍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等东南沿海一带。2.还有一种说法是,疍家人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在元末那个动乱的时代,一部分蒙古人为了躲避战乱,南下迁徙,其中一部分成为了海盗,另一部分人在海上漂泊,以捕鱼为生。这些也就是今天疍家人的祖先。虽然疍家人的先祖并不能确定,它在不同历史时期融入了不同的族群;但是在现代人类学家的考察分析下,证实了疍家人不属于一个独立民族,而是我国沿海地区水上居民的一个统称,属于汉族。疍家人的渔船而“疍家人”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好几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早前他们居住的船,外形就像蛋壳漂浮于水面,所以叫做“疍家人”;另一种说法是因为这些人一直生活在海上,就像是浮在海上的鸡蛋,所以被称为“疍家人”;而疍家人自己则认为,他们常年在海上与风浪搏斗,生死难以预料,如同蛋壳一般脆弱,所以称自己为“疍家人”。疍家棚二、疍家人的服饰疍家人的服饰与汉族区别并不是很大,其传统服饰形式一般以黑、蓝为主。其中较有特色的就是“疍家帽”。疍家帽是一种用竹篾竹叶做成的斗笠,直径约40厘米,帽檐会微微下垂5厘米左右,帽子顶部是一个正六边形,这样的设计可以防雨水,也有遮风避雨的作用。疍家的姑娘们还会用材质各异的配件装饰在疍家帽上。此外,为了使疍家帽不容易被风吹落,帽上有一个以红、橙、黄、白、紫、蓝、黑等胶丝配上闪闪发亮的贝类小珠编织而成的四耳笠带。疍家棚三、咸水歌与疍家人的婚礼咸水歌是疍家人口口相传的歌曲,它没有固定的歌谱,基本就一个调。而咸水歌之所以被称为咸水歌,一说是它传唱的地方基本位于海上,都是咸水,所以叫咸水歌;二是,有学者认为“咸”字在粤方言中继承了古义,主要指与男女爱情有关的事。而咸水歌的内容也是以男女爱情为主,所以叫做“咸水歌”。因此在明清后,咸水歌就为疍家人传唱并成为了婚嫁当中的重要内容。在旁晚时分,亲朋好友齐齐赴宴,新娘就会一边敬茶,一边唱着咸水歌,收取盘茶红包。粤剧《疍家女》而除了唱咸水歌外,疍家人结婚时,亲朋都会用制作疍家衣的布料作为贺礼送给新人。新娘的家人,也会送新娘6尺的布料作为嫁妆。在结婚前,新娘便会选取其中红色的布料制作婚服。疍家人的婚礼四、疍家人的禁忌因为是水上人家,疍家人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些禁忌。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说“翻,沉,搁”等字,因为这是不吉利的,会使得船翻沉,搁浅等,因此需要用其他字眼代替,“翻个头”要说“转个头”,“搁”要说“放”等等。煎鱼时,只能煎一面,不能翻过来煎,同理,吃鱼时,不可以吃完一边后,把鱼翻过去吃,而是应该吃完上面的肉,把骨头剔开,再吃下面的鱼肉;而且吃鱼时,第一筷不能动鱼头,鱼头代表船头,第一筷吃鱼头会有将船毁了的不吉利的寓意。五、明清之后,疍家人的困境与转型在明代,由于东南沿海及海上并未平定,加之有倭寇经常扰边,实行了海禁政策,后代虽有时废除,但基本沿用,直至年。而这也使得“以海为田”的疍家人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很严重的压缩。再加上严重的渔业税收,法律上地位的低下,豪绅的欺凌,使得疍家人的生存越发困难。面对这样的困境,疍家人不得不或主动或被动的转型。有的人从事商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的商业的发展;还有的人由出海捕捞转型为水产养殖,使海洋渔业经济的发展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而充当船手等佣工的疍家人补充了东南沿海经济发展时遇到的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投身军队成为海军的疍家人也维护了海防;亦或是被动的成为地主的佃农进行农业耕作。直至今日,疍家文化慢慢地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大家基本也只有在个别地区能看到少数的疍家人及疍家文化。深圳渔人码头文史君说疍家人虽不确定起源于什么时候,但距今至少也有几百年的历史。见证并经历了无数历史的他们如今也因为时代的发展,很难跟上现今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如许许多多曾经存在于过去中的事物一样,慢慢消逝。这不禁让人感到惋惜。因此,文史君觉得:虽然谁也无法挡住历史长河的冲刷,但我们能努力收集和保护好疍家人传统的风物风俗,使得疍家人,这些特殊的汉族人,不被历史所遗忘,使得更多历史的痕迹得以保持。参考文献:1.葛旭:《明清时期东南沿海疍民生存困境与转型之路》,《淮南师范学院学报》,年第1期。2.张先清、刘长仪:《从“他者”到“国民”—近代中国关于疍民的公共话语与族界建构》,《学术月刊》,年第12期。3.黄丽华:《海南疍家人的民俗文化及其旅游开发》,《中州大学学报》,年第4期。(作者:浩然文史·江西师大瑶湖读史)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