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原点校本全新修订升级

《陈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全二册)

[唐]姚思廉撰

张维华、王仲荦点校

景蜀慧、郑小容主持修订

-7---2

繁体竖排

32开精装

.00元

《陈书》,唐姚思廉撰。全书三十六卷,分为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记载了南朝陈王朝三十三年的历史。

陈朝是继南朝萧梁之后,由陈霸先建立的王朝。陈霸先自言乃汉太丘长陈寔之后,世居颍川,永嘉南渡后,定居于吴兴长城县。梁末,助王僧辩平定侯景之乱。后又击退北齐,诛杀王僧辩,掌握朝廷大权。梁敬帝太平二年()禅代称帝,国号陈,改元永定。陈霸先为高祖武皇帝。永定三年(),其侄陈蒨即位,为世祖文皇帝。文帝崩后,太子伯宗即位。太建元年(),陈霸先侄、陈蒨弟安成王陈顼废伯宗自立,为高宗宣皇帝。其后宣帝子陈叔宝即位,是为陈后主。祯明三年()正月,隋朝大军攻入建康台城,后主被俘,陈朝灭亡。

陈霸先像

陈朝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西北与西魏(寻为北周所代)、东北与北齐相对峙。时西魏自南朝掠得巴蜀、汉中大片土地,国势方盛;北齐则将江北淮南大片区域收入囊中,国力仍强。陈朝所面临的是“江北之地,悉陷高齐,汉川、蜀川,没于西魏”(《通典》卷一七一《州郡一·序目上》)的局面,不仅失去了长江上游的益州,也丢失了江淮的屏障,是南朝版图最小、国势最弱的王朝。除了外部威胁,陈朝内部矛盾也错综复杂,梁朝宗室余众,思复故国,各地酋豪,拥兵自重,可谓“内难未弭,外邻勍敌”(《陈书》卷六《后主纪》)。即便如此,陈宣帝即位后,一度“志复旧境”(《陈书》卷五《宣帝纪》),于太建五年()三月,命吴明彻率军北伐,并在数月之间,收复江北淮南二十余州,但北伐战事很快由胜转败,陈朝国力由此愈加衰弱,最终为隋所灭,南北分裂数百年的局面宣告结束。

《陈书》署名姚思廉撰,实为姚思廉续其父姚察遗稿编次而成。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父姚僧坦(《周书》卷四七《艺术传》有传,作姚僧垣),精于医术,梁武帝时官太医正,西魏攻破江陵后入北,复以医术显于西魏、北周与隋朝。姚察少以文学知名,梁末乱离,笃学不废,梁元帝时任原乡令。在陈朝仕至吏部尚书,领大著作。入隋为秘书丞,并奉敕撰梁陈二史,卒于大业二年(),年七十四。姚察学问渊博,著述该赡,梁、陈史之外,还有《汉书训纂》三十卷,《说林》十卷,《西聘道里记》、《玉玺》、《建康三钟》等记各一卷,文集二十卷(《陈书》卷二七《姚察传》)。《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还著录姚察撰《汉书集解》一卷、《定汉书疑》二卷,卷三五《经籍志四》著录姚察撰《文章始》一卷。《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上》著录姚察撰《传国玺》十卷。

姚思廉字简之(《新唐书》卷一〇二《姚思廉传》称思廉本名简,以字行),陈亡后随父入隋,始迁关中,遂为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姚思廉在陈为扬州主簿,入隋仕至代王侑(即隋恭帝)侍读,以临危护主,有“忠烈”之称。入唐,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后迁著作郎、弘文馆学士,受到唐太宗的礼遇,“写其形像列于十八学士图”。官至散骑常侍,卒于贞观十一年(),年八十一。隋大业五年(),姚思廉与起居舍人崔祖浚等修撰《区宇图志》,又于贞观初年,撰写《国史纪传》三十卷,还曾参与修撰《文思博要》一千二百卷。贞观二年()奉诏与秘书监魏徵同撰梁、陈二史,并于贞观十年()撰成。

姚思廉像

姚察、姚思廉父子其他著述今皆亡佚,仅《梁书》、《陈书》存世。

姚察自梁末参与国史修撰。绍泰元年(),中书侍郎杜之伟领著作,举荐姚察“佐著作”,协助修撰国史。陈天康元年(),吏部尚书徐陵领著作,复引为史佐。陈宣帝时姚察“知撰梁史事”,陈后主时又“领著作”,仍为史官。隋开皇九年(),姚察受敕编撰梁、陈二代史,期间隋文帝曾“遣内史舍人虞世基索本”,其所上之本,后置于“内殿”(《陈书》卷二七《姚察传》)。姚察撰梁、陈二史未竟而卒,临终令子思廉续成其志。据姚思廉在《姚察传》中的记述,姚察生前撰成篇幅已颇可观,“梁、陈二史本多是察之所撰,其中序论及纪、传有所阙者,临亡之时,仍以体例诫约子思廉,博访撰续,思廉泣涕奉行”。今所见《陈书·高祖纪》、《世祖纪》卷末论赞,称“陈吏部尚书姚察曰”云云,当为姚察原稿;卷四至六本纪论赞称“史臣曰”,未署姚察之名,当经姚思廉笔削续撰。

隋炀帝大业年间,“内史侍郎虞世基奏思廉踵成梁、陈二代史,自尔以来,稍就补续”(《陈书》卷二七《姚察传》),同时,“思廉上表陈父遗言,有诏许其续成梁、陈史”(《旧唐书》卷七三《姚思廉传》),旋因战乱,未及成书。唐武德五年十二月,高祖诏中书令萧瑀等修魏、周、隋、梁、齐、陈史,其中秘书监窦琎、给事中欧阳询、秦王文学姚思廉修陈史,历经数年,不就而罢(《唐会要》卷六三,《旧唐书》卷七三《令狐德棻传》)。贞观二年,姚思廉再次奉诏撰修梁、陈二史。十年正月,房玄龄、魏徵、姚思廉等撰成周、隋、梁、陈、齐五代史(《唐会要》卷六三《史馆上·修前代史》),五史全部告成。《梁书》和《陈书》的修撰,历经陈、隋、唐三朝,“更数十岁而后乃成”(曾巩《陈书目录序》)。若从隋开皇九年()姚察受命修撰《陈书》算起,至唐贞观十年()成书,姚思廉父子撰修《陈书》的时间,前后通计近半个世纪。

《陈书》修订本

《史通》外篇《古今正史》云:“陈史,初有吴郡顾野王、北地傅縡,各为撰史学士。其武、文二帝纪,即顾、傅所修。太建初,中书郎陆琼续撰诸篇,事伤烦杂。姚察就加删改,粗有条贯。”顾野王撰《陈书》三卷、傅縡撰《陈书》三卷,见《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上》,当为姚察撰修《陈书》时所参考,今已不传。姚思廉整饬姚察《陈书》旧稿时,亦曾“删益傅縡、顾野王所修旧史”(《旧唐书》卷七三《姚思廉传》)。又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唐朝初年可见有关陈朝的典籍,尚有陆琼撰《陈书》四十二卷,迄于宣帝;赵齐旦撰《陈王业历》一卷,以及《陈永定起居注》八卷、《陈天嘉起居注》二十三卷、《陈天康光大起居注》十卷、《陈太建起居注》五十六卷、《陈至德起居注》四卷等,此外,陈朝礼律典章、职官杂仪之书当时也还多有存世。这些著述,皆属姚氏父子撰修《陈书》的参考范围,其中起居注保存较完备,当是《陈书》本纪部分的重要史源。

姚思廉编撰梁、陈二史时,秘书监魏徵与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奉诏总监梁、陈、北齐、北周、隋五史修撰,所以《陈书》卷六《后主纪》末有魏徵总括陈朝一代兴亡的论赞。此外,《陈书》卷七《张贵妃传》末“史臣曰”之前,有魏徵对后主在位期间宫廷史事的一段详述,皆是魏徵以五代史监修官的身份参与《陈书》撰修的痕迹。

魏徵像

中华书局点校本《陈书》,由王仲荦先生总负责,张维华先生承担点校工作,宋云彬先生负责编辑整理,一九六六年前基本完成点校和编辑工作,一九七二年出版。点校本以商务印书馆影印的百衲本为底本,参校了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武英殿本和金陵书局本等版本,以及《南史》《通典》《册府元龟》《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和《通鉴考异》等典籍;对前人的校勘成果,则主要采用了张元济、张森楷两种《陈书校勘记》稿本以及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等书。由于比较广泛参校了各种版本,综合前人著述,对清代以来学者的校勘成果也多有汲取,点校本在校勘、订误等方面有不少创见,在分段和标点方面尤能悉心体察史家叙事的内在逻辑,顾全史文节奏与史事完整性,处理颇见惬当。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好评,是目前最为通行的整理本。

《陈书》点校本

修订遵循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作总则和工作程序,以原点校本为基础,订正其中的错讹遗漏,统一体例,弥补不足。在充分尊重原点校本校勘成果的前提下,清理复核了原点校本的全部校勘记。原校勘记无误者,保留沿用;可补充新的文献证据者,适当补充改写;有误者加以订正并另拟校勘记;原点校本对底本有重要改动而未出校以及少数失校之处,酌情补加校勘记;原校勘记确实无必要或与修订体例不合者则予以删除。同时遵照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标点分段办法,修改完善标点,对个别分段进行了适当调整。

《陈书》点校本校勘记原有条,修订本增加到条。其中,修订本新增校勘记条,删除原校勘记约条,改写原校勘记约条,修改补充原校勘记条,沿用原校勘记73条。

《陈书》修订本

此次修订选用中华学艺社本为底本。此本作为中华学艺社辑印古书之九,用日本静嘉堂文库本及北平图书馆甲库所藏三种宋刊残本拼为全本,于一九三三年十一月由上海涵芬楼影印出版,随后编入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二十四史》,故与百衲本《陈书》实为同一版本而印行稍早。此外,以平安写本、残宋本、宋甲本、宋乙本、静嘉堂本、国图本、南监本、北监本、汲本、殿本为通校本;以三朝本、局本为参校本。修订中我们注重参考《陈书》早期刊本和写本,以版本对校为基础,充分运用本校、他校,审慎使用理校。凡底本有误者,据校本改正,并出校说明;义可两通者,保留底本文字,异文写入校勘记;底本无误而校本有误者,一般不出校勘记;底本及校本皆误者,一般保留底本原貌,出校说明。

此次修订高度重视古今学者的学术成果,对清代以降尤其是点校本《陈书》出版以来学术界的校勘与研究成果,广泛收集并充分参考和采纳吸收。

点校本《陈书》修订组

二〇二一年六月

南朝《齐》《梁》《陈》三书修订,历时十余年,《南齐书》、《梁书》修订本已先后付梓,《陈书》修订本作为精心结撰的收官之作,几经易稿,终于杀青。至此,南朝三书的修订工作,宣告完成。

《陈书》修订工作始于年夏版本调查,同年,修订方案通过专家评审,次年,修订样稿经专家审定通过。年,修订主持人之一郑小容博士撰成修订长编初稿。年《南齐书》修订完稿后,修订组在对《陈书》版本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更换底本,调整补充通校本和参校本,并补充完善了他校的文献和版本,参考吸收相关学术领域最新的校勘和研究成果,其后历时约两年半,用讨论课的形式,对《陈书》文本进行深入研读,重新撰写了修订长编和校勘记。最后又用了一年多时间,完成长编和校勘记的修改审定。年5月,原定在中山大学召开定稿会,未料广州突发新冠疫情,修订组和编辑组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和干扰,以线上会议的方式克期完成了定稿会讨论。

《陈书》线上定稿会

《陈书》修订前后多年,前期的版本调查和长编初稿撰写,主要由郑小容承担;后一阶段的版本调查、新撰长编和校勘记的最后修改定稿,由景蜀慧完成。修订组成员周文俊、李丹婕、黄一明、王晓真、唐星、洪绵绵、汪舒桐等潜心投入,严谨认真,承担了长编撰写和后期修改、校样通读等一系列重要工作;李琪慧、余煜珣、何欣、饶栩元、李傲然、宋宜臻、何颖等也先后积极参与读书讨论和长编修订稿撰写,专注努力,付出甚多。

修订过程中,多位审稿专家及陈苏镇教授、孟彦弘研究员、仇鹿鸣教授、聂溦萌博士、赵灿鹏教授、中华书局二十四史修订办和《陈书》编辑组等各位先生,以及陈力教授、史睿副教授、李霖副教授、吴滔教授、郭立暄研究馆员、刘勇教授、于薇副教授等,悉心审阅修订长编和校勘记,帮助检核考订版本,指疑纠谬,提出宝贵意见,对完成修订工作帮助良深。在此谨致真诚谢意。

十多年来,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的历任领导和中古史教研室的各位同事,对《齐》《梁》《陈》三书修订工作始终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理解和信任,内心感激无以言表,谨致以最深挚的感谢。

景蜀慧

二〇二一年七月

(本文节选自《陈书》前言与后记,内容有删改)

《南齐书》修订本

《梁书》修订本

《陈书》修订本

活动预告

《陈书》修订本新书分享会

时间:.8.:00开播

嘉宾:徐俊中华书局执行董事

孙文颖、李勉《陈书》(修订本)责任编辑

观看:小程序、哔哩哔哩、抖音、百家号、当当APP搜索“中华书局”观看,搜狐教育、腾讯新闻、中国经营报新文化镜像、好书探视频号、东城区第一图书馆闻花学苑同步转播

扫码预约直播间

(统筹:陆藜;编辑:白昕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