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中涛
吴说墨迹01我们的“南宋元明行草15家”专题班已经进行到第二周。在过去的一周中,可能受直播教学的推动,各学员都在积极完成作业,再次出现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这种“当仁不让”的临帖态度和学习氛围,很多时候是可遇而不可求。希望我们能够将这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下去。
上周我们主要是临习南宋赵构和陆游的书法作品。在此过程中,我提出了一个新看法:明代杰出书法家徐渭(字文长)的结字和用笔除了取法文天祥外,其行书很可能也受到了陆放翁的影响。虽然这种看法未必就正确,但至少我们在学习南宋书法史过程中,有了新看法和新观点,这就是进步。
吴说墨迹我觉得咱们绝大多数书法学习者,尤其是有较好的行书临帖基础者,不少人都被宋四家“套牢”了,一直希望自己对于宋四家写好了再换写其他的,而且可能都有点“魔怔”了。如果我们眼光放宽一点,对于南宋、元、明的行草演进线索有所了解后,我们可能会有下面这些新感受:
首先,南宋、元、明这三个朝代的书家,他们对于宋四家的吸收和消化,已经比我们做得好太多了。其次:放在书法史上,我们无论再怎么努力,其实都是普通人而已。南宋、元、明的书法高手太多了,这些高手也都沦为书法史上的普通人,何况我辈?再次,认清了我们是普通人的事实后,我们不如干脆将他们走过的道路也走一遍,也算完成了一个悦己悦人的过程,总之比写流行体和展览体要有意思得多。
吴说游丝书02本周我们的理论授课重点为两位南宋书法家,一是吴说,二是吴琚。算是宋书家中的“二吴”。
吴说,字傅朋,号练塘,杭州钱塘(浙江杭州)人,南宋书法家,诗人。对于他的生卒年代,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一种记载是他生于约年,约于去世,享年78岁,也是高寿。如果这个时间大致正确,我们以宋高宗赵构的生卒时间为一个参照系,就大致可以了解吴说的生活年代。
吴说墨迹赵构(-),享年81岁。以出生时间为对照,吴说比赵构年长15岁。从书法史的角度看,吴说和赵构可视为同时代的人。赵构《翰墨志》称:“绍兴以来,杂书游丝书,惟钱塘吴说。”由这赵构的这个记载也可看出,吴说的年龄确实应该比赵构大一些。
至于吴说的“游丝书”,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图片是,将一行草书的字迹一笔写出,笔画没有间断。这种游戏性质的字体,自然没有多少艺术性可言,且我们能够看到的图片,未必就是出自于吴说。我们临帖的重点,应该放在吴说流传于世的手札墨迹上面。
吴说墨迹03吴说传世墨迹,基本上是手札,其他性质的书迹几乎看不到。好在吴说的这些手札墨迹数量还为数不少,因此能够让我们了解到吴说的书法史意义所在。
吴说墨迹选京东好评率97%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60购买从吴说的手札墨迹看,他的最大意义,就是能够不受北宋“宋四家”(苏、黄、米、蔡)的巨大影响,而直接取法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他的这个书法学习取向,与宋四家同时期的薛绍彭的临帖思路是一样的。他的这种思路,又直接被元代书法盟主赵孟(赵松雪)所继承。
吴说墨迹最为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将吴说的传世手札,与赵松雪的手札放在一起,就会有这样的感觉:赵松雪手札的那种结字、用笔和章法,很明显受到过吴说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或许是直接的(赵松雪直接临写吴说的墨迹),或许是间接的(赵松雪临写其他曾学习过吴说墨迹的书家),或兼而有之。
不仅如此,从吴说的手札墨迹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吴说对于元代康里子山、鲜于枢,明代唐寅、文征明、王宠等人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换句话说,吴说是连接北宋与元、明行草书法演进线索的一座重要桥梁。
吴琚墨迹04吴琚则是多数书法学习者较为了解的南宋书法家,主要原因是书法史提到他主要学习米芾。吴琚同样也是生卒年不详。虽然吴琚的书法主学米芾,但也杂糅了苏东坡和黄山谷的一些元素。此外,吴琚学米,将米的结字加以程式化:多数为一个倒三角形结构。
吴琚墨迹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39.3购买吴琚将米字结构加以种程式化的做法,倒是更受一些书法学习者的欢迎。毕竟有了吴琚结字的“模板”,学起来更容易。不少所谓学米芾的人,其实是在学吴琚。这当然也是一种更容易的方式,只是结果是可能会写得越来越死板。
吴琚墨迹北宋以后的书法,由于楷书字体已经停止演变,从本质上说,南宋、元、明的书法史,其实更多是一部行草书演进和探求史。我们南宋元明行草15家”专题班,目的就是希望找到这个行草演进的清晰线索。
.03.29
附:学员临帖作业选
#中国书法史基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