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悠 http://nb.ifeng.com/a/20180412/6499385_0.shtml茶座君此文,感觉不是一道送分题,而是一篇送命文。茶座君的那些广东同事、朋友不知会不会打我。一笑。广东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有发达的经济,蔚起的人文;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民俗传统保存最完好的地方。这样一块热土,在唐宋诗词里的形象,却只能说较为抱歉。与“不到潇湘岂有诗”的湖南相比,广东虽然是一省之隔,不仅山川地貌不一,文化风俗不同,诗词里的形象也是天差地别。历史上的岭南开发得较晚。在唐宋时期,广东被中原人视为“畏途”。这里远离中原王朝,人员稀少,可谓真正的“天高皇帝远”。这里炎热潮湿,虫毒弥漫,对此,古人一概称之为:瘴气。在缺医少药的年代,这是致命的,身体不好的人弄不好有性命之忧。“得千人奏之,悉配防岭南。亲戚相送,哭声遍于州境。至岭南,遇瘴疠死者十八九。”(《北齐书》)因此,如果有文人被贬到广东,给他们的打击,相当于是沙俄流放西伯利亚的存在。也由此造就了唐宋诗词里的广东,大多是落后、荒凉乃至蛮荒的景象。1.度大庾岭宋之问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宋之问曾被贬为泷州(州治在今广东罗定县东)参军,本诗是他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宋之问品行不佳,后人多有人讥议。但人品不等于文品,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他诗歌的欣赏。大庾岭是南岭的五岭之一,处于江西大雄与广东南雄交界处,因岭上多梅花,也称梅岭——陈毅元帅曾赋诗《梅岭三章》。宋之问被贬前往军所,刚刚到达大庾岭,眼望那苍茫山色,眼泪巴巴地望着北方,幻想着总有回去的那一天。事实上,这样的贬谪文学,算得上唐代岭南诗的主流。2.谪岭南道中作李德裕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文人一旦被贬岭南,心理上给他们带来的冲击不说,首先要迎接的就是生理上的挑战。李德裕本诗可见一斑:在意象选取上,毒雾、蛇草、沙虫,已让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在情感表达上,作者用了蛮、愁、畏、不堪等词语,更为加剧了低落的感觉。李德裕是中唐名相。但“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险恶的官场更是如此,名相也成了政治的牺牲品。有唐一代,很多著名文人都有被贬广东的经历。特别是到了中唐时期,朝廷里党争流行。只要有斗争,就有失败方。失败者免不了遭贬。一贬,就把你贬到天高皇帝远的岭南。中唐时期的几位著名诗人,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都尝过被贬的滋味。韩愈三到广东,第一次是受兄长韩会被贬影响到广东,后两次是自己被贬。贞元十九年(年),韩愈被贬连州阳山县令。期间,他在阳山留下了许多有关连州的诗篇,比如《燕喜亭记》《宿龙宫滩》《贞女峡》《次同冠峡》《同冠峡》《湟水答张十一功曹》《送惠师》《送灵师》等,其中散文《燕喜亭记》跌宕流畅,古今传诵:“其丘曰俟德之丘,蔽于古而显于今,有俟之道也。其石谷曰谦受之谷,瀑曰瀑曰振鹭之瀑,谷言容,瀑言德也。洞曰寒居之洞,志其入时也。池曰君子之池,虚以钟其美,盈以出其恶也。泉之源曰天泽之泉,出高而施下也。”元和十四年(年),韩愈又因谏迎佛骨一事再次被贬广东,任潮州刺史。在赶往广东的路途中,行至蓝关这个地方,韩愈碰到了来送他的侄孙韩湘(就是传说中八仙之一的韩湘子),遂写下了著名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在这里,韩大大还是毫不客气地把广东这边的江称为“瘴江”——瘴气之江。但大大到潮州后,修水利,杀鳄鱼,更为重要的是,大大特别重视文化的作用,他大力推行“仁义”之道,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短短八个月内,培养了大批人才,把偏僻落后的潮州建成了“先进文化示范区”。潮州人非常感念韩愈,将笔架山改称韩山,山下的鳄溪改称韩江。宋朝时期,潮州时任通判陈尧佐倡议建立了韩文公祠,即今天的韩愈纪念馆。韩祠石柱有联云: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海峤;到官才八月,潮平鳄诸,于今香火遍瀛洲。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刘禹锡,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互相诗文唱和,史称“刘柳”。受王叔文革新失败影响,两人曾一同被贬湖南。后来,两人再次被贬,而且离长安距离更远。一个在广西柳州,一个在广东连州。不过,在唐代,两地同属于岭南道。他们一同南下,跨长江,过洞庭,逆湘江,直到衡阳分别,然后各奔东西。4.岭南江行柳宗元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本诗应该写于柳宗元被贬柳州的路途中。这是对舟行岭南江中的描写,但他笔下的岭南,仍然是一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模样。此诗借岭南的特异风物:象迹、蛟涎、射工、飓母等意象,曲折地反映出当地荒凉落后的自然环境。5.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刘禹锡行尽潇湘万里馀,少逢知己忆吾庐。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地远何当随计吏,策成终自诣公车。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我们终于见到了一首心态比较明朗的诗。“诗豪”这个名称真不是白叫的。虽然日子比较清苦,但诗人的心情还不错,不像其他文人诗里的岭南,大多数一片悲苦之声。心态真的很重要。柳宗元被贬柳州,心里老大不情愿,后不多久便病逝,年仅47岁。大柳宗元一岁的刘禹锡洒脱许多,尽管被贬连州后一直在外飘荡,但最终还是回到了京城,终年71岁(算得上高寿了)。刘禹锡后来还结交了另外一位好友白居易,他们二人互相唱和,史称“刘白”。心态还有比刘禹锡更好的,那就是苏东坡。他的乐观,是来自骨子里的。6.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苏轼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的好友王巩因为受到使苏轼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巩受贬时,其歌妓柔奴(寓娘)毅然随行到岭南。元丰六年()王巩北归,出柔奴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不承想,后来东坡先生也被贬岭南。本词集中展现了东坡先生的豁达与乐观。“万里归来颜愈少”,现在成了网红名句: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如果改变不了环境,那就不如改变自己。如果改变不了自己,还可以改变内心。因此,东坡先生这样安慰自己:此心安处是吾乡。我相信,这不是先生一时故作此语,他是真爱上了这片土地。7.惠州一绝苏轼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苏轼一生多次被贬。从湖北黄州贬到广东惠州,后来再贬海南儋州。海南是大陆版图的尽头,是真正的天涯海角。此时已无法再贬了,再贬就真的扔海里喂鱼去了。于是,东坡有了调笑自己的自画像:“心似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玩笑归玩笑,乐观的心态已展露无疑。在惠州时期,东坡吃到了荔枝——这一天生的尤物。因为傲娇的个性,在没有现代化交通方式和冷藏技术的古代,就算是皇家,也不敢说可以实现荔枝自由(你看,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为了吃荔枝,已经被骂得老惨了)。那么,对于吃货达人东坡先生而言,每天能吃上荔枝三百颗,情愿长期做广东人。同样被贬,在东坡的笔下,那些凶神恶煞的意象不见踪影,呈现出明朗的诗境,豁达的心态。在宋代,也许是岭南得到开发,像唐代那样视广东为畏途的看法大减。就像有些人,发现春天里的广东,其实珊珊可爱。8.春日岭南孙正平窗前修竹霭如云,巧语春禽只听闻。睡起蒲团趺坐稳,惟将茗椀对炉薰。广东属于亚热带气候,从四月到十月,会度过一个漫长的夏季。而冬季,是不存在的。不过,此话也不能说得太绝对。事实上,广东偶尔也会下雪。来自顺德的本土诗人区仕衡,捕捉到了这一稀奇景象:9.岭南大雪区仕衡海冻珊瑚万里沙,炎方六出尽成花。洛阳纵有行春令,谁问袁安处士家。当然,关于广东的诗词,最出名的的还是文天祥的那首诗。10.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末年,蒙军一路南侵,势如破竹。公元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与此同时,南宋流亡小朝廷崖山海战失败,最后的据点被攻破,四百余年赵宋文化毁于一旦。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天祥在广东写下了这浩气凛然的诗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崖山海战遗址号外:其它岭南诗歌欣赏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是唐朝第一位当上宰相的岭南人,也是一位比较有影响的广东本土诗人。送人游岭南司空曙万里南游客,交州见柳条。逢迎人易合,时日酒能消。浪晓浮青雀,风温解黑貂。囊金如未足,莫恨故乡遥。送人游岭南戴叔伦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岭南道中曹松百花成实未成归,未必归心与志违。但有壶觞资逸咏,尽交风景入清机。半川阴雾藏高木,一道晴霓杂落晖。游子马前芳草合,鹧鸪啼歇又南飞。送周愿判官归岭南姚系早蝉望秋鸣,夜琴怨离声。眇然多异感,值子江山行。由来重义人,感激事纵横。往复念遐阻,淹留慕平生。晨奔九衢饯,暮始万里程。山驿风月榭,海门烟霞城。易绡泉源近,拾翠沙溆明。兰蕙一为赠,贫交空复情。客居岭南张子龙天风吹白波,归客欲如何。炎国逢花早,春船载雨过。畏蛇焚瘿木,防蛊种衰荷。洞口商人妇,时时送夜歌。岭南鞭春范端臣一辞湖上月,三见岭南春。怪鸟呼如鬼,痴猿立似人。蛮商通海舶,渔户杂江滨。尚有鞭牛扑,纷拿起路尘。岭南荔枝不可寄远龙眼新熟辄以五日颗奉晦叔张栻荔子如今尚典刑,秋林圆实著嘉名。虽无赪玉南风面,却耐筠笼千里行。本文由“诗词茶座”原创首发。一个有情怀、有温度的诗词自媒体号,全网同名,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