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五七六年十月,北周大军东征,仅仅不到四个月就灭了北齐,中国北方重新统一。此时,北周皇帝宇文邕三十五岁,以他的才干和南方陈帝国的衰弱,也许他很快就可以完成全国的统一,但他本人却在公元五七八年突然暴病身亡,国家政权陷入混乱。
来自北方的威胁宇文邕灭掉北齐之后,就准备统一中国。当时中国的南方是陈帝国,北面则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少数民族突厥。中国很多朝代都被北方的少数民族灭掉,我们在这一部中讲到的“八王之乱”之后所发生的“五胡乱华”,指的就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后来唐帝国时期的突厥对大唐形成很大的威胁;北宋的契丹、南宋的女真、灭亡南宋的蒙古等,都是从北方来的少数民族;明朝的灭亡也与北方民族有关。
那么,最开始对汉民族形成威胁的就是匈奴。汉武帝重用大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多次出塞远征,把匈奴赶到了大漠以北。真正解决匈奴问题的,实际上是东汉时期的外戚窦宪,他当时把匈奴人赶得不知下落,一直追到了燕然山附近。燕然山就是现在蒙古境内的杭爱山,这座山几乎把现在的外蒙古分成南北相等的两半。窦宪命令《汉书》的作者班固在燕然山刻石记功。
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写过一本《罗马帝国衰亡史》,说这批匈奴人离开了草原后向西走,和当时其它的野蛮民族混在一起,最后灭亡了罗马帝国,所以窦宪对匈奴的攻击,间接造成了古罗马帝国的灭亡。
当匈奴离开草原之后,草原上就空下来了,当然就会有别的游牧民族填补进来,继之而起的就是鲜卑族。鲜卑族曾经一度统一了中国长江以北地区,随后北魏孝文帝汉化,还有一部分鲜卑人留在了草原上,跟其它民族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叫柔然。
柔然这个民族也一度十分强大,但是维持的时间比较短。柔然最强大的时候,其地域东达大兴安岭,西抵新疆准噶尔盆地一带,所以这也是一个几乎横跨中国东西国境的大民族。
东晋末年,在甘肃的张掖地区,出现了一个少数民族叫突厥,他们以娴熟的打铁技术得到了柔然的重用,突厥民族由此强大起来。
北周武帝战前暴死宇文邕想统一中国,先从哪里下手呢?
南方的陈帝国虽然这个时候很衰弱,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它虽然不具备足够的进攻北周的能力,但是因为有长江天险,防守有余,所以一旦开战,战争可能旷日持久。如果这个时候突厥从北方进攻的话,北周的情况就比较危险,所以宇文邕就决定先灭突厥。这是我个人的分析。
公元年六月,北周大军集结,马上就要出发时,北周皇帝宇文邕突然暴死。宇文邕死的时候年仅36岁。唐代僧人释道宣写了一本书叫《广弘明集》,其中提到,宇文邕是疠气内蒸、身疮外发,也就是得了一种很奇怪的病,遍体糜烂而死。此事在《周书》或《北史》中都没有记载,但是有一个旁证,就是公元年,宇文邕曾经要攻击北齐,没怎么打就退兵了,《周书》中记载,宇文邕说自己是“去岁有疹疾”,所谓“疹疾”就是皮肤病。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