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战乱不堪,为何能兴起军

中国古代的军市自战国时期兴起,在秦汉三国时期发展壮大,盛极必衰,发展到五代十国时期便衰落了,自此之后,军市便在中国史上销声匿迹了。为什么军市能在战国产生呢?其实究其原因,不过是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所需要。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礼崩乐坏,商品经济发展,国家战乱不堪,四处战争,军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了。军市的产生及发展壮大都为当时的国家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军市的含义及其功能军市—顾名思义,在军队里面的市场,军市起源于战国时期,而那个时候的军市就是指在军队驻扎地或屯戍地临时设立的市场。军市是由军人组建,军队掌管,军市有着自己特殊的功能,但各个时期的军市的功能不尽相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军市的功能逐渐扩大。最初在战国时期,军市的设立主要是为了给当时的士兵提供生活日用品的,有史记载:“军中有市,听军人各以土物自相贸易。”军市主要是根据当时战争时的特殊需要而产生的,为了防止挫伤士兵的士气,甚至规定不允许有女子进入,史载:“令军市无有女子,使视军兴。”而到了后面的朝代,军市的功能不再只是之前那些,军市是功能增加了可以向急需用钱的士兵贷款。军市起源发展的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总会产生前代没有的新的东西来适应这个时期的社会环境,而军市就是战国时期伴随着军队和战争产生的新的适应战争需要的一种市场,其实在战国以前也会发生战争,但为什么没有出现军市呢?其实军市的出现主要还是与当时的经济和士兵制度以及当时战争的规模与时间相关,而到后期的繁荣发展也与当时的经济,社会的需要息息相关。1、国家经济的发展为军市的形成提供了经济基础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国家是工商食官制度,手工业主要由官府垄断,土地制度也是井田制,普通百姓不能与没有商品进行买卖,更没有土地进行生产,所以春秋战国以前不可能存在市的,更不可能会有军市。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礼崩乐坏,井田制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百姓拥有土地,可以进行生产,而且手工业上方面私营手工业兴起,百姓有了可以自由交易的东西之后,市开始兴起,军市也是由于士兵日常生活用品的交易而产生的。再加上战国兼并战争不断,到后来形成了战国七雄,七国的地域范围扩大,政治上形成了局部统一,各地的将自己的物资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易,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壮大。除此之外,在战国时期无论是水路交通还是陆路交通都很发达,水陆交通的发展为商品交换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战国时期市场的发展,而军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市场,战国发达的商品经济为军市的形成提供了经济条件。2、战国的郡县征兵制度使军市的形成成为了可能早在春秋时期郡县就已经发展,到了战国已经发展完善,战国时期征兵制度已经从国人兵役制度向郡县征兵制度转变,百姓成了最主要的兵源。但百姓原本就没有战斗经验,所以需要对这些新兵进行专门的训练,而百姓参加军队就没有了精力去经营土地,所以还需要给军队发放军费,另外国家还专门设置了常备军,常备军的待遇要优于普通的士兵,而军市是为士兵自给自足而设立的,常备军的设置以及军费的需要为军市的设立提供了可能。3、战争的规模扩大与时间持续时间长为军市的设立提供了前提战国时期由于军队兵器、装备、战争方式这些的改进,使得战争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有史记载:“魏国出兵围攻赵国邯郸,用兵三年没有取胜。”可见在战国时期,一场战争所需要耗费的时间越来越长,战争时间越长,所消耗的军费也就越多。再加上战国时期实行的是郡县征兵制度,兵源主要来源于百姓,军队人数增多,以及战国七雄国家强大,军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需要投入的军费也越来越多,由于国家长时间处于战争当中,军费消耗过的,又是小农经济,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支撑军队战争,军市的税收和租金可以为军队提供军费支持,军队规模的扩大、战争持续时间的增加使得军市的形成成为了必然。4、国家的强大为军市发展提供了条件秦朝时期国家统一,在经济和军事力量上都得到了发展,在秦朝时期将士的粮食、武器和衣服这些都是由国家统一供给的,秦简《金布律》当中记载:“受(授)衣者,夏衣以四月尽六月禀之,冬衣以九月尽十一月禀之,过时者勿禀。后讲冬衣来年。囚有寒者为褐衣。”军市本就是为了提供军费和给将士提供日常生活用品的,如秦朝这样都由国家供给,军市就应该消失,但是在秦朝军市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较之战国时期更加发展,将士们将多余的粮食拿到军市上去贩卖,以此获得更高的收入,军市也由此发展而非消亡。5、戍守边境的需要秦朝虽然一统六国,但秦朝北面有匈奴虎视眈眈,南面有百越之乱,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镇守南岭,派几十万士兵戍守边境,虽然士兵的粮食、武器以及衣服这些都是国家供给,但是边境距离京都咸阳较远,而且当时交通落后,所以并不是每一次打仗物资都能及时送到,那么这些物资就需要在军市上进行购买。除此之外,早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就已经对军市进行官方的管理,还制定了相应的规则,在秦国的《商君书艮令》里面就记载了:“令军市无有女子;而命其商人自给甲兵,使视军兴;又使军市无得私输粮者,则奸谋无所伏,盗粮者不私稽,轻惰之民不游军市。”到了汉朝军市兴盛起来,在军市上不再仅仅只是售卖军人的生活用品和粮食,在汉代商品的种类更加丰富,并且交易的形式也是多元化的,例如贳买、贳卖,另外军市在汉朝得到重视,汉朝统治者还专门设有军市令来管理军市、调控物价、收取市租。6、参军人数越来越多到了汉朝,特别是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人口增加,为了巩固边防,汉武帝派遣更多的士兵戍守边疆,而且士兵的家人可以随军,这样一来边军的规模越来越大,边疆的人数除了士兵还多了许多家属,如果全靠朝廷供给会增加朝廷财政负担,在汉朝鼓励军队自给自足,有史记载:“边防军队广泛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扩大军市交易,以改善生活问题;收取军市租税,以补充军费不足的问题。”给军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军市带来的影响军市随着战争的发生而产生,作为一种特殊的市场,军市无论在加强军民联系、补充军费还是在促进经济的发展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给国家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帮助。1、促进军民之间的交往军市里面的物资基本上都是由老百姓提供的,在军市里虽有规定不允许女子进入,但提供物资的商人是可以进入其中与士兵进行交易,军民之间没有强买强卖,而是自愿交易,通过军事交易自己没有的东西,史载:“故候史觻得市阳里甯始成,贳买执胡隧卒。”军市让士兵与平民近距离接触,有利于增强军民之间的联系,促进边境军民团结,维护国家统一。2、提供军费军市作为一种市,理所应当要交税,而军市上交的税,并不会收归国家财政部门,而是留给将军犒劳士兵所用或者直接发给将士们充当军费,统治者不会干涉军市上收到的税,有史记载:“魏尚为云中守,军市租尽以给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一旦发生大的战争,朝廷的财政负担会加重,有时候,军队的物资,军费并不会及时到位,史载:“卫青比岁十余万众击胡……而汉军士马死者十余万,兵甲转漕之费不与焉……赋税既竭,不足以奉战士。”而军市的存在刚好为军费不足提供了后勤保障。3、促进经济的发展汉代的军市发展壮大,各国各地的商人都可以在军市上进行贩卖商品,而在边境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也不发达,但是由于需求旺盛,各地的物品都运到西北军市上贩卖,给西北的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内地先进的生产力被传入军市周围,当地的商人、农民学习先进的技术,提高生产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史记载:“卜式者,河南人也……式入山牧十余岁,羊致千余头,买田宅”。可见在当时商人在军市上售卖商品,收益颇丰,军市的发展也促进了生产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总结军市是为了满足军队需要而设立的一种特殊的市场,在战国时期兴起,随着时代的发展、军队的规模越来越大和时间越来越长,再加上戍守边境的需要,使得军市不断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军市为军队提供了军费支持,弥补了国家军费不足的问题,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军市的形成,军市又反过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