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东汉名士何颙曾如是评价他:“王佐才也。”一代书法大家钟繇曾如是评价他:“颜既没,能备九德,不贰其过,惟令君为然。”一代名臣王导曾如是评价他:“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史学大家陈寿曾在《三国志》一书中如是评价他:“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在世人的眼中,他是那个“荀令留香”的翩翩公子,是那个与诸葛孔明并肩的“第一流的智慧人物”,是那个温润如玉的完美男子。他,就是汉末名臣荀彧。他一生以汉臣自居,在东汉帝国大厦将倾之际,亲自为东汉帝国挑选了一位力挽狂澜的“英雄”——曹操,他希望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能够与汉室相安无事,小心翼翼的处理汉室与曹操的关系,直到那一天——曹操意图僭越,进爵魏公。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装聋作哑,自欺欺人了,在曹操信心满满,等着汉献帝下旨进爵之时,他从背后给了曹操狠狠的一刀——率领保皇派旗帜鲜明的反对曹操进爵魏公。曹操有着莫大的功勋,拥有重兵不假,但是荀彧却也是曹魏派系中仅次于曹操的核心人物,而且荀彧名满天下,德高望重,一时之间,曹操处在了风口浪尖之上,无奈之下,只能取消进爵的计划。随后,荀彧与曹操的关系彻底破裂,荀彧不久便撒手人寰。荀彧一生都在为汉室而奋斗,却没被写入《汉书》,而出现在了《魏书》之中,这或许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吧?荀彧是东汉末年的三大士族(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颍川荀氏)中的颍川荀氏的杰出人物,他与曹操初识于公元年。彼时的荀彧不到而立之年,却已是闻名天下的“王佐之才”,而曹操已年近不惑之年,却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东郡太守,比起袁绍兄弟、公孙瓒等人远远不及。可就是这样,荀彧却选择了为曹操效力,消息传出令人大跌眼镜。在荀彧的辅佐下,曹操先是占据了兖州,以此为根据地,攻略徐州、豫州等地。公元年,曹操率部东征徐州牧陶谦,荀彧替曹操坐镇后方,此时曹操部将陈宫等人趁机叛乱,豫州刺史郭贡又趁势进攻兖州。荀彧先是识破了陈宫等人的奸计,调集夏侯惇所部大军援救鄄城,随后又只身前往郭贡大营之中,逼退了郭贡大军,为曹操回师兖州赢得了时间。在平定了内乱后,曹操又听取了荀彧的建议,开始蚕食徐州。此时正值汉献帝刘协在国舅董承等人的护卫下,还都洛阳,曹魏阵营中对是否迎接汉献帝起了争执,荀彧力排众议,提出“奉迎天子”(后来曹操将其发展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与曹操率领大军前往洛阳迎接汉献帝,又以洛阳城破为由,将汉献帝接到了曹操控制区域的核心——许县。曹操因此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荀彧也先后被授予了侍中、尚书令等职务,开始了他长达十六年的尚书令生涯,这也是“荀令君”这一尊称的由来。荀彧并不是一个如张良一般,能够在战场上屡出奇谋的谋士,但却绝对是如萧何般的治世能臣,能够替曹操安定后方,选贤举能。荀攸、钟繇、戏志才、国家、陈群、司马懿这一个个后来在史书上留下过重要一笔的名臣,皆是因荀彧的举荐,方能在曹魏集团中有一席之地。在曹操击败张绣,擒杀吕布,歼灭袁绍,最终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荀彧没有一次曾随军出征,但是却能够“居中持重”,在官渡之战最艰难的日子里,源源不断的给曹操信心,支持他继续坚持下去,这才有了曹操的丰功伟绩。为了表彰荀彧的功勋,曹操先是让荀彧封侯,之后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荀彧的长子,与荀彧结为儿女亲家,到后来,曹操更是几次上表请求荀彧位列三公,后因荀彧拒绝而作罢。要知道,那个时候曹操也不过是三公之一的司空,让荀彧位列三公意思就是能与自己平起平坐,不管是不是作秀,也足以看出曹操对荀彧的重视。在乱世之中相互扶持的两人,一路走来,早已结下了深厚情谊,加上又是儿女亲家,两人的关系已经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可是,随着曹操的年华老去,感觉到时日无多的曹操,开始加紧篡国的部署,第一步便就是罢黜了三公,重新设立丞相制度,荀彧已经察觉到了曹操的想法,但是却选择了退让。直到公元年,曹操想要进爵魏公,加九锡之时,荀彧感觉退无可退,再让曹操这样下去,自己守护了一生的汉室将会不复存在,于是便有了两人撕破脸皮的那一幕。在荀彧的反对下,曹操没能进爵魏公,心狠手辣的曹操将荀彧调离了中枢,随后便有了那个空食盒的出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