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足糟糕成绩让人怀念高俅,宋史为

近年来,由于中国男足的成绩实在是太糟糕了,远在宋代的高俅就成了经常被球迷提到的人物。因为高俅身上有两个标签,一是宋代奸臣,二是中国足球第一高手。

相声里面就调侃说:“自从高俅退役后,中国足球一千多年没有缓过劲儿来。”

《水浒传》里面的高俅太有名了,所以很多人以为,高俅在宋代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大人物。

了解古代人物,第一手资料是《二十四史》,查阅以后,再去查找其他的资料如《资治通鉴》等,然后再找其他的史料。

高俅是宋朝人,大家就去查阅《宋史》。但是,在《宋史》当中,你找不到高俅的传记。二十四史中最为庞大的《宋史》,居然没有高俅的传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宋史》庞大到什么程度?以中华书局最权威的版本为例子,中华书局二十四史共有63本,其中被称为“良史”的史书,如《史记》有3本,《汉书》有3本,《新唐书》有6本,《明史》有6本,而《宋书》达到了惊人的11本。占了整整六分之一的份额。

《宋书》被后人称之为“卷帙浩繁”,浩繁到什么程度,它写了多人的列传,比《旧唐书》的人物整整多了一倍。

在这多人的人物列传中,其实有不少都是些无关紧要之人,白白占了很多的篇幅。

问题在于,多人的列传当中,居然没!有!高!俅!没!有!高!俅!

高俅的棺材板都要敲碎了!为什么,高俅是北宋的高级官员太尉,享受“开府仪同三司”的待遇,职务相当于武装部长,职级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

不管高俅是好人坏人,你总要把他写进去历史吧。反正元朝人就是没写,典型的“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那么,高俅在《宋史》中有没有被提到呢?答案是提到了,在《宋史·李若水传》中提及了高俅,是这样描写的:“李若水……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

里面有几个重要的信息:一是高俅死于靖康元年,就是公元年,可以说,高俅相当会选择时间死,而且是正常病死的;二是高俅是“开府仪同三司”,地位非常高;三是按照惯例,皇帝宋徽宗都准备出席他的追悼会了,可见高俅的地位和名望;四是被这个叫李若水的人上书叫停了,因为李若水认为高俅是坏蛋,败坏军政,不仅不能去追悼,而且还要剥夺他所有的荣誉,应当唾弃他。

反之,这个李若水可是个大大的忠臣,跟随宋钦宗与金人谈判,毫无惧色,大骂金人是狗辈,坚决不投降,最后被金人害死,年仅35岁。

“靖康之耻”后,有从北方逃跑回来的人告诉宋高宗,金人最佩服的就是李侍郎李若水,说他是最有气节的南朝(南宋)人。

既然正统史书没有,那么真正的高俅形象,只能从其他史料中查找,基本上可以还原高俅的真正面目。

后人总结过高俅的罪过:第一是搞形象工程。高俅作为太尉,管理着众多禁军,在军队训练上玩花架子,搞形象工程。

第二是占用禁军土地为自己盖房子。史书《靖康要录》说高俅身为军政总管,侵夺军营里面的土地,为自己建盖房子,叫“以广私第”。

第三无偿占用兵士劳力,为自己干私活。史书上说高俅贪欲很重,高俅不仅把公家军营的地皮建盖自己的住宅,而且把威风凛凛的高级禁军当作了自己的私人劳力,强迫他们为自己盖房子、搞装修。

第四是军队管理混乱。军士花钱雇工匠到高俅家干活,可以免于操练;没钱的士兵,只能自己出去打工赚钱,也无法参加操练。

可以想像,这样的部队能有什么战斗力?等到如狼似虎的金军大举进攻,开封城内几十万的禁军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北宋的失败,高俅要负一定的责任。

但是高俅也有优点,一是他没害过什么人,和童贯、秦桧等真正的奸臣有所不同;二是知恩图报,有人叫刘仲武的人,曾经帮助过高俅,高俅记得一辈子,一直与这家人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帮忙。另外对老东家苏东坡后人也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只要苏氏子弟到首都,他都送钱送物。

高俅的这些所做所为也赢得朝中其他大臣的好评,觉得他为人不错。

这应当就是真实的高俅了。万分遗憾,不知道什么原因,元朝人编撰《宋史》的时候,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就是把高俅给遗忘了。从《宋史》人物列传的缺点来看,是无意忘记了。

所以后人对高俅的认识,全部都是从小说《水浒传》里面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258.html